本文的標題是《實用賣房技巧》來源于:由作者:陳文娟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本號專聊房產,大多數文章說的都是買房。有買自然就有賣,本篇把作者的賣房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其實,可以不賣(不好看房價會漲的
本號專聊房產,大多數文章說的都是買房。有買自然就有賣,本篇把作者的賣房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其實,可以不賣
(不好看房價會漲的讀者可跳過本節,直接看第2條)
賣房第一大原因——置換。
大多數家庭在改善式購房時,現金資產不足,因此需要先把一套或多套房產變現,再去下叉一套心儀的房子。
這時,有兩個坑等著你。
1)第一個坑——賣房周期完全不可控。
作者的主觀經驗:若以自己的理想價位賣掉一套房,請做好賣一整年的心理準備。
12個月。
- 這并不是平均數
- 如果運氣好,可能掛牌1周就賣掉
- 如果掛牌12個月還沒賣掉,也不要吃驚
2)第二個坑——經濟上可能受損
以房換房,相對于持幣購房者,有一個天然優勢——不太怕突如其來的一波漲幅,讓我買不起。
通常來講,漫長的賣房周期里:
- 房價漲了,我高賣高買
- 房價跌了,我低賣低買
然而在置換時,大多數人是買更新、更大、更好的房子。
如重慶這種低房價城市,樓市一旦啟動,漲得最早、漲得最多的,恰好就是新房、次新房。
因此,如果“高賣”比樓市啟動前多賣出10%,“高買”可能需要多花掉15%。
為了完美避開上述兩個大坑,作者推薦的方案:抵押現有房產,同時買房。
本來計劃賣掉的房產,抵押給銀行(即辦一筆經營貸或消費貸),最多2個月,可拿到房產市值70%的現金。
在向銀行遞交完所有資料的同時,就可以去付買房定金了。
傳統方案A Vs 改進方案B
PS1:這里再次用到了“高評高貸”。這個**作在長期看漲的樓市條件下真的**。
PS2:抵押貸款涉及的所有成本(中介費、利息等)已全部計算在內。
2. 掛牌
除了少數“手牽手”交易,絕大多數時候,賣家需要同時與中介與買家打交道。
一般來說,賣家和買家都是普通口才、普通閱歷,只要賣家并不著急拋售,是不會被買家打壓的。
然而面對中介呢?普通賣家基本都會被碾壓。(買家也同樣被碾壓)
掛什么價錢合適?
經驗之談:所有線上平臺(app)展示的房價都不準確。
假如一定要挑一個,貝殼app是所有不準確的平臺里,最準的一個。
Step1
- 打開app,瀏覽一遍同小區的相似樓層、面積、戶型、裝修的房源,估算一個均價。
Step2
- 親自到小區附近10分鐘路程內的所有中介門店(無論大小),登記房源,掛牌價設定為Step1估算均價+5%以內。
Step3
- 家里裝智能門鎖是最佳方案。最好是可以聯網生成一次性開門密碼的。
- 如果要賣的房子已沒有居住,盡量給Step2的所有中介門店各配一把鑰匙。
- 如果實在是擔心中介/意向買家把屋內裝修家電弄壞,至少也給小區門口最大那家中介店一把鑰匙。
- 如果房子還在自住,可拿一把鑰匙給熟識并且長期在家的鄰居保管并幫忙開門帶看。
- 如果房子有租客居住,作者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因為所有租客都天生對帶看極度厭惡,開門看房十分麻煩。
- 屋內盡量整潔,不用的東西盡量拿走或扔掉,顯大。
- 老舊的燈泡全部換成高瓦數LED燈泡。
- 如果是高端房產,中介帶客戶看房時,賣家本人一定不要陪同。
Step4
- 如果不怕來電過多,再到58同城注冊一個賬號,把要賣的房子掛上去。數以百計的小中介每天都會在58同城找房源。
Step5
- 掛牌后不久,中介會時常打電話問“房子還在賣沒有?我這有客戶看房”。只需要回答“還在賣”、“哦”。
- 無論是掛牌時中介問“底價是多少?”,還是掛牌后“有個客戶誠心要,能少點不?”,一定回答“掛牌價就是底價”、“一分都不少”。
3. 談判
中介通過百般努力,找到了一個真實的意向買家,約三方面談了。
談判主要是談價格。(關于買家解抵押、付款周期、交房時間等問題本篇暫不展開)
想賣出高于平均價,并不強求賣家巧舌如簧(這只是個小小的加分項)。
劃重點:有原則、有理論的談價格。
- “別家是有賣得比我低的,我讓他先賣好了。等9000元/平的賣完了,我再賣我家10000元/平的。”
- 只有當買賣雙方的出價差距,縮小到總價2%以內,才開始采用菜市場砍價模式(你讓一步我讓一步)。
- 作為賣家心理定價原則:預期買家會砍到掛牌價92%,賣家還價到掛牌價98%,最后以95%成交。
- 以上只是作者自用的談判套路,僅供參考,讀者可自由發揮。
作者賣過3套自家房子,全部賣出了同小區歷史最高價。
PS:再次強調,相對于賣房,更推薦抵押。作者賣的3套中,1套是還沒下產權證的**安置房,2套是自己判斷漲幅鐵定跑不贏市場平均的全款房。
本文原作者為陳文娟,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文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224192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