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獎金個人所得稅怎么算(月度獎金怎么扣個人所得稅)
前沿拓展:
季度獎金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法律分析:
季度獎金個稅計算方法:1、發(fā)放獎金的當月工資高于5000元時,獎金扣稅方式為:獎金*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稅率是按獎金/3(一個季度時間)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2、員工當月的工資薪金不超過5000元,再發(fā)放的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3、但可以將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后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其中“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以收入額扣除規(guī)定標準的免稅所得(如按規(guī)定繳納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后的數(shù)額。季度獎通常隨發(fā)放當月的工資收入一并計入當月個稅的征收,其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是: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其中需要注意了解的是:應納稅所得額=工資收入額+季度獎金額-社保費用-免征額,社會保險費用不計入個稅征收范圍;
法律依據(jù):
《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guī)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執(zhí)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guī)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衍生問題:
年終獎金并入全年綜合所得計稅還是單獨計稅好?
年終獎到底是單獨計稅,還是要并入綜合所得計稅,主要看何種方式對納稅人有利。如果我們的綜合所得少,匯聚清算的時候不需要交稅,可以選擇并入綜合所得計稅;如果我們的綜合所得多,本來匯算清繳時就需要補稅,可以選擇單獨計稅。
極目**記者 曾凌軻
12月29日電,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決定延續(xù)實施部分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專家介紹稱,國家實施減稅降費政策以來此前多以企業(yè)為受惠主體,此次繼續(xù)延續(xù)部分個人所得稅稅收優(yōu)惠政策相當于給全體工薪階層送了大禮包,增強了公民的獲得感。以年收入20萬元,年終獎為6萬的工薪階層為例,稅收優(yōu)惠政策下可少交稅近2000元。
12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決定延續(xù)實施三大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具體而言,一是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單獨計稅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二是將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至2023年底;三是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政策延至2022年底。上述政策一年可減稅1100億元。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稅務系副教授王敏向極目**記者介紹稱,這次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的延續(xù),對工薪而言可以節(jié)約少則幾百多則幾千甚至上萬的稅收支出。同時也有利于國計民生以及提升人們的消費水平。
“以全年一次性獎金為例。全年一次性獎金的概念類似于年終獎,如果沒有此次政策延續(xù),年終獎是要分攤到每個月的工資里來計算個人所得稅的,這樣個人收入可能會觸及更高的邊際稅率。但現(xiàn)在有了優(yōu)惠政策,年終獎就是單獨計稅了。如果一個人年收入是20萬元,年終獎6萬元,沒有其他綜合所得。沒有優(yōu)惠政策,他的納稅總額就是15080元。有優(yōu)惠政策納稅總額則為13270元,共減少了1810元。”王敏解釋稱。
王敏進一步解釋稱,第二條,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本來需要補稅,現(xiàn)在不用補了。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也不用補交了。此條優(yōu)惠政策除了減少了納稅人負擔外,也減少了稅務局在個人稅收領域的工作強度,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稅項領域。第三條,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也即股權激勵不納入工資范疇計稅,而是單獨計稅,適用稅率為綜合所得年度稅率。
王敏表示,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實施減稅降費政策,2021年前三季度減稅降費總額已達9101億元。不過此前,降稅降費的主體以企業(yè)為主,這次延續(xù)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相當于將受惠主體擴大至公民個人。
對于此次優(yōu)惠政策是否會影響國家稅收入的問題,王敏表示影響不大。“2020年,國家稅收總額154310億元,其中個人所得稅總額是11568億元。以2020年稅收收入為基礎計算,減稅1100億元,占全國個人所得稅總額9.5%,占全國稅收總額0.7%。”王敏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客戶端,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線索,一經(jīng)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拓展知識:
季度獎金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目前年終獎個稅計算方法有兩種:單獨計算納稅、并入綜合所得計稅按年計算納稅。
一、單獨計算納稅
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獲得年終獎金的個人,可以選擇不將年終獎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個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按月?lián)Q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來計算所得稅。
計算公式: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二、并入綜合所得計稅按年計算納稅
居民個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將全年一次性獎金并入當年綜合所得按年計算納稅,即發(fā)放的全年一次性獎金與居民個人當月薪金,采用累計預扣法計算個人所得稅。
注意:關于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還有兩種選擇,但是從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來計算個人所得稅。
不同計稅方式,年終獎個人所得稅金額不同
例如某職工每月工資15000元,季度獎金4000元,年終獎金為48000元。每月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五險一金為2000元,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按照單獨計稅方法來計算,該職工全年一次性獎金的應納稅額=48000*10%-210=4590元。
若將該職工全年一次性獎金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來計算個人所得稅,那么該職工需要繳納的稅費為(15000*12+4000*4+48000-60000-2000*12-1000*12)*20%-16920=12680元。
由此可以看出,兩種年終獎計稅方式下納稅人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不一樣的,因此建議大家在繳納2021年終獎個人所得稅時,先分別采用兩種方式計算一下應納稅額,然后選擇更為劃算的計稅方法。
如果不確定自己選擇哪種計稅方式的,在2022年進行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時,在個人所得稅APP上可以分別選擇單獨計稅、合并計稅進行比對。在提交前的頁面都會有最終需要繳納的稅額,只需比較哪個更低即可。
季度獎金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一、年終獎個稅上報方法
網(wǎng)上申報當月工資薪金和年終獎的個稅,同一個人應同時錄入兩條申報記錄,所得項目為“正常工資薪金”和“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分別填列對應的“收入額”等項目進行申報。進行年終獎申報個稅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進行“年度獎金”申報時,必須填寫“當月發(fā)放工資金額”,該數(shù)字是作為判斷年度獎金計算的依據(jù)。如果實際當月有發(fā)放工資但在進行“年度獎金”申報的時候不填寫或填寫“正常月薪收入”為0的,則會導致年度獎金稅額計算錯誤造成少繳稅款。
(二)“年度獎金”申報僅計算年度獎金收入的稅額,不包括正常月薪收入稅額計算。如果當月申報的收入包括正常月薪收入和年度獎金的,則正常月薪收入應另行按“正常月薪收入”進行申報。
(三)“年度獎金”申報中所填寫的人員“當月發(fā)放工資金額”應和“正常月薪收入”申報中填寫的金額一致。
二、年終獎個稅計算
國稅發(fā)文件基本規(guī)定是:“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
1、發(fā)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于50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乘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于50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5000-月工資))乘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稅率是按年終獎-(50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一)員工當月的工資薪金超過「5000」元,再發(fā)放的年終獎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計算時,除以12找稅率,但計算稅額時,速算扣除數(shù)只允許扣除一次。
(二)員工當月的工資薪金不超過5000元,再發(fā)放的年終獎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可以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后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其中“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以收入額扣除規(guī)定標準的免稅所得(如按規(guī)定繳納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后的數(shù)額。
(三)員工一個年度在兩個以上單位工作過,只能按照國稅發(fā)文件規(guī)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年終獎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納稅人可以自由選擇采用該計稅辦法的時間和發(fā)放單位計算。
該條款的要點是:
1、一個員工1月發(fā)放的年終獎適用了除以12找稅率的優(yōu)惠計算政策,其它月份就不能再適用了。
2、一個員工一年一次,在兩處以上取得年終獎,也只能適用一次。
3、員工即使工作時間不足12個月,也可以適用一次。
(四)員工同一月份在兩個以上單位取得年終獎,可以選擇一個單位的一次性獎金按照國稅發(fā)文件優(yōu)惠辦法計算,從另一單位取得的年終獎合并到當月工資薪金項目繳稅。
國稅發(fā)文件規(guī)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如果同一個人同月在兩個企業(yè)都取得了年終一次性獎金,納稅人在自行申報時,不可以將這兩項獎金合并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享受一次性獎金的政策;對該個人按規(guī)定只能享受一次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優(yōu)惠算法。
總的來說,年終獎個稅上報有同正常工資薪金相區(qū)別的申報入口,申報時也要注意填寫當月發(fā)放工資總額,否則計算出的稅率會是與實際繳納不符的稅額。此外,年終獎個稅的計算應將年終獎金額作為單獨一個月工資看待,并以5000元為起征點計算個稅金額。
季度獎金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1、發(fā)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于35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工資低于35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35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稅率是按年終獎-(35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這里我們以一個示例進行計算演示:
小王在2013年12月工資6000元,同時領到2013年的年終獎20000元,當月所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如下:
1)當月工資個人所得稅=(6000-3500)*10%-105=145元
2)年終獎個人所得稅=20000*10%-105=1895元
當月個人所得稅總額=145+1895=2040元
臨時工工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及個稅計算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而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納稅人因從事設計、講學、演出表演等取得了收入,這些屬于勞務報酬所得,也應按規(guī)定繳納個稅。最新個稅起征點為3500元,而且這個3500元不是指工資額,而是指工資扣除13%的住房補貼和個人實際交的社保后的余額。稅后工資超過3500就需要交,沒超過就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扣除可以稅前列支的五險一金超過3500元,是5000的話計稅依據(jù)就是5000-3500=1500,每個月適用的稅率為一級稅率,個稅=1500*0.03=45元
附:個稅稅率級數(shù)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級距)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級距)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1不超過1,500元不超過1455元的30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7超過80,000元的部分超過57505元的部分4513,505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wǎng)實用分享網(wǎng)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349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