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的簡單計算(個人所得稅的簡單計算題)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的簡單計算
個人所得稅年終匯繳計算方法:
1、工資薪金所得:在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受雇而得到的報酬,個人與支付報酬單位存在雇傭與被雇傭關系;工資薪金所得=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應發放的工資薪金總額;
2、勞務報酬所得:個人**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個人與支付報酬單位不存在雇傭與被雇傭關系;勞務報酬=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800)或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1-20%);
3、稿酬所得:個人因此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所以,其實際稅率為14%;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 = 特許權使用費(不超過4000元) – 800元或特許權使用費(超過4000元)乘(1 – 20%)。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二條 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后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個稅在改革以后,不僅僅是提高了個稅的起征點,更是重新建構了個稅的計算體系。不管是財務工作者,還是普通的**大眾,都需要加強對于個稅計算方法的學習。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綜合收入額-60000-“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由于個稅需要每月進行預繳,所以我們職工年度的個人所得稅應退或應補稅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相應年度已預繳稅額。
也就是說,我們在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候,即可能補稅,也可能獲得退稅。具體需要補稅還是退稅,就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收入情況進行具體計算了。
綜合收入的具體范圍
在計算個稅時,個稅的稅率是固定的,我們根據實際的應納稅額進行查找即可。在這樣的情況下,個稅里面綜合收入的計算,反而成為了一個難點。
具體來說,個稅里面的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和稿酬所得。
在這四項綜合收入當中,工資薪金所得是我們最常見的收入形式。如果我們的收入只有工資收入所得一種,在據實預繳后,基本上就不需要補稅或退稅了。
在自媒體發達的時代,勞務報酬所得的收入形式也是越來越常見了。如果我們平常只有勞務報酬所得,那么我們在個稅匯算清繳的時候,肯定可以獲得不菲的退稅額。
而對于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和稿酬所得來說,更是涉及的人更少。稿酬所得還好一些,畢竟自媒體人士也有依靠稿費生活的,但是,特許權使用費很多人估計都沒有聽過。
我們另外需要注意就是,這四項收入雖然在個稅匯繳清算時,需要并入綜合所得,但是這些收入在預繳時,都有屬于自己的申報方式。這也是為什么會出現,需要退稅的主要原因。
個稅改革的趨勢
從總體來說,我們國家個稅的征稅方式,屬于混合制。即個稅正從單一稅制向綜合稅制改革。
個稅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并入綜合所得的收入雖然只有四種,但是所有收入都并入綜合所得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不僅如此,個稅在專項附加扣除方面,還是有進一步擴展的空間。不管是“三胎”政策的配套政策的具體實施,還是贍養老人方面的傾斜,都是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虎說財稅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的簡單計算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式是: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 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比如小明月收入是8000元,三險一金是1000元,沒有其他的專項扣除,那么他每月應繳稅費是:(8000-5000-1000)*3%=90元。因為小明的應繳納稅額在3000元以內,所以他是按照最低標準的3%稅率來扣費,如果高于3000元標準的話,應該按照更高標準來扣稅。當然了,符合條件的人可以申請扣除專項附加,這樣可以有稅收優惠的。
個人所得稅的簡單計算
2019年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采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3%至45%。個人應納稅額=綜合所得-5000元起征點-“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項目-依法已確定的其他扣除項目-專項附加扣除。
詳情
官方服務
官方網站康波小秘書
個人所得稅的簡單計算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實際收入-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的簡單計算
宋聰聰律師
擅長:婚姻家庭
咨詢律師
張保剛律師
擅長:公司法務
咨詢律師
劉勇律師
擅長:損害賠償
咨詢律師
王莉律師
擅長:勞動工傷
咨詢律師
陳娜律師
擅長:稅務合規
咨詢律師
朱哲雨律師
擅長:合同**
咨詢律師
李昌鎖律師
擅長:經濟**
咨詢律師
李金杏律師
擅長:債權債務
咨詢律師
查
看
更
多
官方電話
在線客服
官方服務
官方網站電話咨詢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949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