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漲了,卻發現扣掉一大截,看看你是否被個稅“冤枉”了。
1、個人所得稅新政策
2019年起,《個人所得稅法》得出臺,對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綜合所得方式等方面進行了調整,有些人可能沒意識到,在調整前和調整后所扣稅款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發放漲薪后工資時,可能反而會從工資中扣稅。
同時,新政策規定,企業必須對工資收入、勞務報酬、著作權使用費等類型的收入, 扣除各項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后,依據工資所在稅率表進行計算。
2、誤差來源及排除方法
個人所得稅扣除的金額存在一定誤差也是普遍情況,主要是由于年終結算等原因導致扣稅金額與實際應扣稅款存在差異。在發現問題后應該及時與企業或稅務機關聯系核對發現問題的原因。
同時,對于一季度工資未到達起征點的,后續月份發到達起征點后的工資會增加應繳稅款,這種情況下需要及時更新個稅計算公式,避免稅款重新計算后出現一定誤差
3、如何減少個稅繳納金額
減少個稅繳納金額的方法有很多,以下幾點是比較實用的:
(1)合理規劃收入,選擇個稅計算方法,將可能增加個稅的收入安排到低稅率檔次中。
(2)扣除各種可以扣除的稅前項目,如房租,子女教育支出等,在計算個稅之前,通過各種扣除減少應納稅所得額。
(3)提供公益捐贈證明,根據最新規定,個人納稅人的全年個人所得稅繳納額中,可以減除本人向公募慈善捐贈的金額。
總結
隨著個稅政策的不斷升級,工資帶來的稅收壓力也越來越大,我們必須充分了解相關政策并正確計算個人所得稅,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070752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