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計算企業所得稅(一般納稅人怎么計算企業所得稅)
前沿拓展:
怎么計算企業所得稅
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是怎樣的的相關介紹,僅供參夫致點話置互么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司二爭草鎮置沉超立圓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核映束輪食雷雜陳校定征收企業所得稅方法適用于:按規定可以不設置賬簿的; 按規定應當設置但未設置賬測零薄的;不提供納稅資料的;雖設置賬簿,但賬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賬的;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所以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適用于不能正確提供企業利潤所得的企業。
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方法分為核定其應稅所得率和核定其應納所得稅額二種:
對于(1)能正確核算(查實)收入總額,但不能正確核算(查實)成本費用總額的;
(2)能正確核算(查實)成本費用總額,但不能正確核算(查實)收入總額的;
(3)通過甚建掉合理方法,能計算和推定納稅人收入總額或成本投失費用總額的企業。采用核定其應稅所得率的方法
納稅人不屬于混懷當逐具便士福以上情形的,采用核定其應納所得稅額。
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采用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應納所得稅額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應稅收入額×應稅所得率
或: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支出額十調于另克座松粉圖你/(1-應稅所得率)應分×應稅所得率
二、企業所日弦答得稅的.征收對象
1、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于**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2、非居民企業在**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于**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利兒鹽系完關**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3、來源于**境內、境外的所得的確定原則
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
(一)銷售貨物收入;
(二)提供勞務收入;
(三)轉讓財產收入;
(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張態席解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八命跟板延傷)接受捐贈收入;
(九)其他收入。
三、企業所得稅的規定
國家財**下發的《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117號),通知明確,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6萬元(含6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劑;
傅通研究:企業所得稅的介紹和計算
企業所得稅是我們企業面臨的最大稅種之一,對于企業來說,了解并學會**核算企業所得稅是重中之重,合理的規劃可以優化納稅,我們傅通研究今天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綱
1. 什么是企業所得稅
2. 企業所得稅如何計算
3. 稅務申報及繳納
4. 附錄:應納稅所得額調增調減(稅收優化相關)
1. 什么是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是我們國家對國內的企業或者組織的利潤所征收的稅。無論是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公司或者其他各類組織,只要通過生產經營取得了收益,都是要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的!
不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這兩種企業模式是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只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即可,原因比較復雜,讓我們以后再進行具體探究。
2. 企業所得稅如何計算
以下為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1 × 適用稅率#2-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1應納稅所得額: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企業的凈利潤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金額-彌補虧損
=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詳見附錄1,涉及稅收優化)
#2適用稅率:國家規定,企業所得稅為25%。但是國家為了推動經濟發展,對部分情況予以減免稅收,我們在下面兩個表格中詳細列出:
表一: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企業所得稅稅率
未到100萬元部分
2.5%
100萬元-300萬元部分
5%
上表中所提到的小微企業,必須是年利潤在300萬以下,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在5000萬元的企業,這三個條件中有一個不滿足,都是不適用上面的表格哦!
表二:重點扶持的特殊企業(需要獲得相應的認證)
特殊企業類型
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
高新技術企業
15%
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
(**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15%
線寬小于0.25微米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
15%
投資額超過80億的集成電路企業
15%
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
15%
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
10%
3. 稅務申報及繳納
稅務申報
企業/組織要按時進行稅務申報(納稅事項書面報告),這份報告的內容類似于清單,大致需要列明我們交稅的稅種、稅率還有納稅的項目等等,能夠幫助有關部門進行核查,減少公辦人員的工作量。(給國家行方便,就是給我們自己行方便!)
申報周期
企業所得稅可以分月或分季預繳,考慮到工作量,絕大部分的公司都會選擇按季度申報。
無論盈利或虧損,都應該在每個季度的最后十五天內,向稅務機關提交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在年度的最后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并完成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如果在季度預繳的時候預交的稅超過了實際應該交的稅,則可以收到退稅;如果少交則要進行補稅,國家采取多退少補原則。
4. 附錄:應納稅所得額調增調減(稅收優化相關)
附錄一:納稅調增項目表(可通過相應項目的調整規則,進行合理稅收優化,降低稅收成本)
納稅調增項目(即應納稅所得額扣減)
調整項目
調整規則
職工福利費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超過的部分不得扣除
工會經費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超過的部分不得扣除
職工教育經費
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
超過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納稅年度扣除
保險費
企 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五險一金”,準予扣除;
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在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內,5%準予扣除;
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扣除。
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
借款費用
向非金融機構借款費用支出,在不高于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可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企 業從其關聯方接受的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超過規定標準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不得扣除
業務招待費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銷售收入5‰,超過規定比例的部分不得扣除。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
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公益、救濟性捐贈
企業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扣除。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的滯納金、罰金、非公益捐贈、贊助等是不可以扣除的哦!
附錄二:納稅調減項目表(可通過相應項目的調整規則,進行合理稅收優化,降低稅收成本)
納稅調減項目(即應納稅所得額增加)
調整項目
調整規則
權益性投資所得
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所得免征所得稅;在**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投資收益
注:上述投資收益均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
技術轉讓所得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國債利息收入
企業因購買國債所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
虧損彌補
企業發生虧損,可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
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所得
除從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海水養殖、內陸養殖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外,企業從事其他農、林、牧、漁業項目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
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
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從事符合條件的環保、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
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所得稅
加計扣除
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發費,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企業安置殘疾人員的,在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支付給殘疾職工工資的100%扣除。
創投企業
創投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資源綜合利用
企業以《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國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的產品取得的收入,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
企業所得稅的分享就到這里啦,大家閱讀后產生的任何疑問歡迎在評論區中寫出,我們共同探討,感謝閱讀!
傅通研究一直致力于免費分享專業理論知識、政策結合實踐的研究成果給與更多企業,幫助企業規避風險、誤判和更持續性發展。歡迎關注我們。
聲明: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違者必究。我們將不會對所陳述的內容承擔任何形式的責任,請自行選擇有效信息。
文案:Joseph Zhang & Yuri Zhang 排版與校正:Joseph Zhang
拓展知識:
怎么計算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計算公式一般是:居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25%;非居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20%。而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當年的收入總額,減去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彌補以前虧損的余額。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
第四條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第五條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第六條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
(一)銷售貨物收入;
(二)提供勞務收入;
(三)轉讓財產收入;
(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八)接受捐贈收入;
(九)其他收入。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850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