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個稅算法(房屋個稅算法有哪些)
前沿拓展:
房屋個稅算法
稅費參考如下:
查檔20元
公證費成交價*0.3%
來自 營業稅:成交價*5.6%
1、普通住宅滿5年(含5年)免征。
2、普通住宅未滿5年沒括貴濟量頭責矛史編液,全額征收。
3、非普通住宅滿5年,差額征收。
4、非普通住宅未滿5年,全征
個人所得稅:成交價*燒握鐵臨損品道呼而鄉1%
1、普通住宅滿5年(含5年),且為賣方家庭唯一住房,免征。
2、非住宅(無年限制)按成交價的1%征收。
3、轉讓受贈住房一律按差額的20%征收。
4進命史防江晚、直系贈與,看老證,滿5年免征。
契稅:
1、成交價*1%,9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宅,若買方不是唯一住房的按成交價3%征收。
2、成交價*1.5%,90平方米以上,144平方米以下普通住宅,若查實買方不是唯一住表徑油決晚置價又房的按成交價3%征收。
3、成交價*3%,(144平米以上含144平米)
土地收益金:
成交價*0.5%,房改房征收。
土地增值稅:
1、成交價*1%,住宅免征。
2、非住宅,全征(無年限制)、 “增值額”*30%征維格收。
印花稅:成交價*0.05%
1、住宅類,暫免。
2、贈與,非住宅,征收(雙都亮形皮充方各0.05%)。
轉讓條打那苗義縣明室附手續費:
1、面積*2.5元/平方米,已購公房(房改房、直管公房、安居房、經濟適用房、集資建房)。
2、面積*6元給會誤家者蘭/平方米,商品房。
3、面積*8元/平方米,別墅及非住須婷醫征結勢辦停快的命宅。
產權轉移登記費:
1、80元/本,住宅及配套**
2、550元/本,非住宅及不配套**。
3、10元/本,共有權證。
貼花稅:5元/件。
注:是按照評估價格未物娘縮苗控秋除色歌計算
近日網友“黃老邪”問政:
本人名下在本市已有住房1套?,F父母想將本市的另一套住房贈予給我。請問需要繳納稅費嗎,如果房產價值50萬大概要繳多少稅費? 如果按照買賣轉讓的話稅費又是多少呢?
大慶市稅務局回復如下:
一、房產贈與所需繳納稅費如下:
根據** **公告2019年第74號規定,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對當事雙方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將住宅贈與給子女,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規定,2021年12月31日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按50%征收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2022年此政策咱繼續延用。將住宅贈與給子女,贈與方與受贈方均需減半征收0.05%的產權轉移數據印花稅。
將住宅贈與子女,由征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受贈方于我省接受贈與,按照我省契稅適用稅率,3%全額征收契稅。
二、買賣住宅買方所需繳納稅費:
根據財稅〔2016〕23號文件規定,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是指已擁有一套住房的家庭,購買的家庭第二套住房。
買賣住宅賣方所需繳納稅費:
1.根據財稅〔2016〕23號文件和國家**公告2016年第14號文規定,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5%的增值稅;
納稅人申報時,同時出具房屋產權證和契稅完稅證明且二者所注明的時間不一致的,按照“孰先”的原則確定購買房屋的時間。即房屋產權證上注明的時間早于契稅完稅證明上注明的時間的,以房屋產權證明的時間為購買房屋的時間;契稅完稅證明上注明的時間早于房屋產權證上注明的時間的,以契稅完稅證明上注明的時間為購買房屋的時間;
2.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增值稅。征收1%的個人所得稅;
3.個人轉讓自用達五年以上但不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及其配偶),征收1%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稅字[1994] 20號文件第二條第(六)項的規定,個人轉讓自用達五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及其配偶),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拓展知識:
房屋個稅算法
買賣房屋時,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要分情況而定。具體計算方式如下:
1、居住未滿兩年的房子,房屋個人所得稅為賣房和買房之間的差價減去需繳納的各種稅費后的百分之二十;
2、居住滿兩年但不滿五年的房子,房屋個人所得稅為賣房和買房之間的差價減去印花稅后的百分之二十;
3、居住滿五年的房子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3051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