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工資稅費計算(個人工資稅費計算表)
前沿拓展:
個人工資稅費計算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勞務報酬的室因圍簡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每次勞務報酬不超過400來自0元的,可減除800元的費用;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減除20%的費用,以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的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但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要實行加成征收。具體是:
一次取得勞務報酬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5萬元的部分,按照30%的稅率繳納;超織正跑角畫房呀菜過5萬元的部分,按照40%的稅率繳納。
因此倒構斗村均輸孔田紅激,勞務報酬所得實際上適用20%、30%、40%的**超額累進稅率。
例如 某設計師一次取得收入6萬元,超過4000元,所以減除20%費用,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60000*(1-20%)=48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在2萬元至5萬元的按30%的稅率繳納。計算時扣除2000元的速算扣除數。
所以答案上寫的是60000*(1-20%)*30%-2000=12400元。
董明珠說,個稅起征點年6萬太低了,建議提高起征點。但北京一教授說,目前我國繳納個稅的人數占比僅14%,意思是個稅繳納人群比例不大,為了提高公民納稅意識,不應該再提高起征點。那么年6萬元的起征點高不高呢?
首先,我國稅法規定,個人所得稅采取超額累進稅率。
即:6萬元以下不繳納個稅;
6萬~9.6萬元,適用3%個稅;
9.6~20.4萬元,適用10%個稅;
20.4萬~36萬元,適用20%的個稅;
36萬~48萬元,適用25%的個稅;
48萬~60萬元,適用30%的個稅;
60萬~102元,適用35%的個稅;
102萬以上,適用45%的個稅。
當然,個稅也是有稅前專項扣除的。主要有:
子女教育: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年1.2萬;
繼續教育:每月400元,年0.48萬;
大病醫療:每年限額8萬元;
住房貸款利息:每月1000元,年1.2萬;
房租:每月800-1500元,區分大小城市。
贍養老人:每月2000元,年2.4萬。
當然不是所有人,是要夫妻和子女共同分攤這個標準的。
其次,起征點高不高呢?從目前我國職工收入水平來看:2020年度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7379元。由此測算,即使扣除扣除項,也基本均達到了納稅范疇,所以從提高公民納稅意識的角度來講,起征點不高,但也在合理范疇。
但真正納稅是要看扣除項的導向,現在的扣除項包括了個人支出部分,也包括了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但唯獨缺失了子女撫養這個家庭支出的大項,而這項內容恰恰就是目前制約生育率的非常重要的內容。所以,個人認為,與其提高個稅起征點,不如增加對年輕人養育子女的稅收優惠。這樣一方面體現政策導向,另一方面減輕年輕人壓力,提高生育二胎、甚至三胎的積極性,以提高正在銳減的人口出生率。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950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