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扣除怎么計算(個人所得稅扣除怎么計算的)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扣除怎么計算
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
1、 含稅:應納稅額=(稅工資薪金-三險一金等扣除項目-起征點)乘適用既來小換服營手稅率-速算扣除數;
2、不含稅的工資薪金收入需要換算成含稅的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1-稅率)。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玉心報考別例龍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來自收入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
稅率為零不僅納稅往人本環節課稅對象不納稅,而且以前各環節轉移過來的稅款亦須退還,才能實現稅率為零。但在實際工作中,稅率為零的含義在不同稅種上的使用,并不嚴格。如所得稅往往對應納稅所得額的免稅金額部分以零稅率表怎憲識從意局展和元到心示,當然所得稅并無轉移稅額的問題。再如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規定稅率為零皇季投幾攻湖揚妒物要三的投資項目僅指免掉投資項目本身應納稅額,其外購各種商品和勞務,實際上都是含稅的,并不退還其已納增值稅稅額。真正體現零稅率理論上定義的,是增值稅對出口產品實行零稅率,即納稅人出口產品不僅可以不納本環節增值額的應納稅額,而且可以退還以前各環節增值額的已納稅款。
【法律依據】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九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滑舊磁繳義務人。
納稅人有**公民身份號碼的,以**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真軍別號;納稅人沒有**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新個稅算法有兩個地方的調整:
1、由按月計算調整為在一個統計周期內累計預扣預繳;
2、個稅免征額由3500/月調整為5000/月;
3、新增六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新個稅稅率公式:
=ROUND(MAX(累計應納稅所得額*0.01*{3,10,20,25,30,35,45}-{0,2520,16920,31920,52920,85920,181920},0),2)
計算步驟:
1、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收入-5000元(免征額)-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當月應納稅所得額+已累計應納稅所得額
3、累計應納稅額=ROUND(MAX(L3*0.01*{3,10,20,25,30,35,45}-{0,2520,16920,31920,52920,85920,181920},0),2)
4、當月應納稅額=累計應納稅額-已預扣預繳個稅
注:2022年1月1日起,廢除年終將單獨計稅優惠政策,需合并工資一同計稅。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扣除怎么計算
1、繳納社保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低于5000元,無需繳納個稅;
2、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0-3000元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3、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3000元-12000元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210;
4、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12000元-25000元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1410;
5、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25000元-35000元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2660;
6、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35000元-55000元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4410;
7、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55000元-80000元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7160;
8、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大于80000元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15160。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7503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