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公式
前沿拓展:
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公式
1=100%,即固定資產原值
減:減去。
殘值率*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固定資產原值減去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作為計提折舊的依據。
大家好,我是Henry老師。
今天與大家聊聊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主要的折舊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
Henry老師提醒一下大伙:如果要變更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根據可比性原則,需要在報表附注中披露的。盡管這個是一個很細小的考點,大家也要好好掌握。
回歸正題,現在逐個介紹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其中工作量法只會簡單聊一下。
一.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也稱為“直線法”。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
Henry老師出一道題目考考大家:
已知某公司有一臺機器設備,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該設備的原價為200萬元,預計可使用4年,預計凈殘值為5萬元。該機器設備每年計提的折舊金額是多少呢?
年折舊額=(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200—5)÷4=48.75(萬元)
如果題目是問“月折舊額”呢?就應該在“年折舊額”的基礎上除以12。
月折舊額=(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12=(200—5)÷4÷12=4.06(萬元)。(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的計算公式:
三.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的計算公式:
Henry老師提醒大家:如果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額,記得要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到期的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Henry老師同樣也出一道題目考考大家:
2018年10月21日,甲企業購入一臺生產用設備。已知這臺設備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該設備的原價為1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5萬元。每一年具體應該計提多少折舊額呢?折舊總額又是多少呢?
首先套用公式計算年折舊率。
年折舊率=2/5×100%=40%
第一年應計提的折舊額:1000×40%=400(萬元)
Henry老師提醒大家: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即固定資產賬面凈值=2000—0=2000萬元。題目中的“預計凈殘值”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計算無關的。
第二年應計提的折舊額=(1000-400)×40%=240(萬元)
第三年應計提的折舊額=(1000-400-240)×40%=144(萬元)
第四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第四、五年的年折舊額=[(1000-400-240-144)-5]/2=105.5(萬元)
Henry老師解釋一下:從第四年起,就得改用年下平均法計提折舊。就是前文所提及的“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到期的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應計折舊總額可以用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即=1000-5=995(萬元)
或者將第一年至第五年所有的折舊額想加起來:400+240+144+105.5+105.5=995(萬元)
有不少同學容易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和“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弄混淆,具體的計算公式可以看下圖:
四.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相關的計算公式如下:
Henry老師出一道題目考考大家:
甲公司2018年購入一臺價值360萬元的生產用設備,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0。該生產用設備2019年應計提的折舊額為多少萬元?
年折舊率=5÷(1+2+3+4+5)=33.33%
年折舊額=(360—0)×33.33%=120萬元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今天就聊到這里。關注Henry老師,備考不迷路!
拓展知識:
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公式
平均年限折舊法計算公式:
年限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公式
年限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壽命(年)=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
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其特點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是相等的。
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公式
計提公式就是說你這個固定資產,它的使用年限一般會有一個嗯,大概的年限一般稅法上會規定然后嗯計提公式就是說你這個固定資產,它的使用年限一般會有一個大概的年限,一般稅法上會規定,然后嗯用你的固定資產的價值,然后減去這個余值,處于你的這個使用年限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29467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