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公積金計算器2015(社保公積金計算器2022計算器東莞)
前沿拓展:
社保公積金計算器2015
領取的時候按退休地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算,比如2019年領取的時候按照2018社平工資,2020年領取的時候按照2019年的社平工資,這里的年份不一定是一個自然年的,要按社保年度的,比如2018年7月1號到2019年6月30號是一個社保年度
擴展閱讀:【保險】怎么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4月6日,《深圳經濟特區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也是深圳首次以立法形式規范住房公積金制度。
近年來,圍繞公積金存廢問題不乏爭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公積金制度并不會取消,而是將進行改革。恰如深圳在上述立法說明中指出,1999年國務院制定出臺了《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02年和2019年進行了兩次修正,《管理條例》實施至今已二十多年,在住房公積金業務快速發展過程中,相關規定已難以滿足現實需要。
從職工個人的角度,尤其是在房價高企的大城市,公積金對于購房、租房等住房消費無疑有著重要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公積金的繳存情況也能一定程度反映城市的企業結構與競爭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選取了2020年GDP十強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和南京,從公積金繳存人數、人均繳存金額、公積金支持購房和租房等幾個維度作對比分析,哪些城市的職工享受到了更好的公積金福利?未來的公積金制度又將有哪些可能的改革方向?
北京人均月繳存公積金約為深圳2.3倍
一方面,繳納公積金的人數既與城市的就業人口基數有關,另一方面,根據相關規定,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需為在職職工繳存公積金,但在實際經濟活動中,包括國家機關、國企等“體制內”單位執行得更好,而私營企業等則可能并未落實。
此外,包括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等一般并未繳存公積金。這導致,一般越是民營經濟、個體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公積金的覆蓋面往往越低。
以北京和深圳兩大一線城市為例,2019年各自的就業人口數量分別為1273.0萬和1283.37萬,相差僅約10萬人,但北京實繳公積金人數為882.98萬人,深圳僅為661.77萬人,相差200多萬。
北京作為國家機關、央企、國企總部的聚集重地,其人均公積金繳存額同樣一枝獨秀,是唯一一個月繳存超過2000元的城市;相比之下,以民營經濟作為中堅力量的深圳,人均公積金繳存額不足北京的一半,并且在十座城市中“墊底”。
杭州的月人均繳存額為1798元,僅低于北京,但2019年杭州就業人員為720萬,公積金的覆蓋范圍僅約為44%。
十座城市里,武漢的實繳職工人數最少,僅為238.69萬人,2019年武漢就業人員數為623.13萬,即公積金的覆蓋面僅有38%左右。
大多情況下,公積金的繳存比例為單位與個人各一半(個人繳存比例可等于或高于單位繳存比例,但不可超出規定的上限),這也意味著,繳存金額越高,相當于職工享受到了更多單位福利。在比較城市的工資收入時,公積金這一項相對隱性的福利也不可忽視。
而在新業態頻頻涌現的背景下,包括深圳、蘇州、成都等在內的城市,在今年發布方案或已經獲批允許靈活就業人員自愿繳存公積金,以擴大公積金制度的覆蓋面。
2020年,**靈活就業從業人員規模已達2億左右。如何讓這一日益壯大的群體也能享受到公積金福利,將是公積金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點。
GDP十強城市的公積金繳存情況
(數據來源:各地公積金2020年年報)
上海發放的住房貸款最多
繳存之后,個人如何享受到公積金福利?主要通過購房貸款和提取兩種方式。
從2020年實際發放個人住房貸款的情況來看,上海發得最多,也是唯一一個發放貸款總額超過千億元的城市,并且發放貸款數量達到15.08萬筆,意味著給15.08萬的購房人或家庭帶去了實惠,這一數字大約是廣州的2.9倍。
目前,公積金貸款利率是2015年10月調整并實施的,五年以上公積金貸款利率3.25%,對比商業房貸利率有極大的優勢。據上海市住房公積金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通過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在貸款合同約定的存續期內可節約職工購房利息支出192.18億元。
上海公積金支持了最多的購房人,也與其活躍的住房市場交易有關,僅以二手房為例,數據顯示,2020年上海二手住宅成交約30.2萬套,同比增長27.0%,創下近4年來新高。同期,北京、廣州和深圳2020年的二手房成交量分別為16.9萬、13.1萬、9.5萬套。
而從人均獲得公積金貸款的金額來看,四大一線城市對購房者的支持度最高,尤其是北京,每筆平均貸款金額達到了75.64萬元。
一方面,這與四大一線城市房價總體較高有關,另一方面,各個城市對于公積金貸款的上限作出了限制,這也直接影響了單筆的貸款額度。
其中,北京是最“寬松”的城市,個人住房貸款最高額度120萬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單繳存職工和雙繳存職工的最高額度均為120萬元。
深圳的額度在四大一線城市中最低,單繳存職工最高額度50萬元,雙繳存職工最高額度90萬元。
深圳一位IT業白領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深圳的房價已經動輒數百萬,90萬甚至只有50萬的公積金貸款額度,的確顯得有些杯水車薪。
相比之下,杭州和南京的公積金可貸款額度均超過了深圳,單繳存職工最高額度50萬元,雙繳存職工最高額度100萬元,其中杭州還額外指出,高層次人才在杭州首次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申請公積金貸款額度可按家庭當期最高貸款限額上浮50%確定。
在四大一線城市之外,杭州、武漢和南京平均每筆公積金貸款的數額也較高,均在55萬元以上。
GDP十強城市的公積金貸款和提取情況
(數據來源:各地公積金2020年年報)
深圳人最熱衷提取公積金租房
對于一些沒有購房打算的職工而言,繳存公積金的意愿可能并不高。而要想增加繳納意愿,必須要擴大公積金的有效用途。
近兩三年的一個趨勢是,提取公積金用于租房變得愈發普遍。根據全國住房公積金年度報告,2018年住房租賃提取公積金730.4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4.22%;2019年,支持1013.82萬人住房租賃提取住房公積金937.83億元,支持人數增長32.28%。
尤其是在房租價格較高、外來人口較多的大城市,公積金支持租房更是有著重要意義。被稱為“**之城”的深圳尤其典型,2020年深圳人提取公積金金額中,用于租房的比例高達42.10%,遠高于其他城市。
受2020年**的影響,多個城市為幫助緩解職工的租房資金壓力,提高了公積金提取額度,其中,深圳曾規定2020年7月至12月期間,每月可提取的租房額度由當月應繳存額的65%提升至80%。
相比于提取公積金用于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以及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等,租房不可一次性全額提取,且單月提取額度受到限制,這使得深圳在2020年的人均提取金額較低,僅為17249元,在十座城市中“墊底”。
但深圳2020年提取公積金的人數為359.94萬人,僅低于北京,說明公積金的使用覆蓋人群較廣。
在十座城市中,蘇州和重慶提取公積金用于租房的比例較低,尤其是蘇州僅為0.06%。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蘇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官網得知,租商品房提取公積金所需材料包含了身份證件、婚姻關系證明、無房證明以及房屋租賃合同(協議)等。
一些城市則大大簡化了申請材料。以北京為例,租住商品房,無須提供房屋租賃合同和房租費**,只需證明確屬無房的,便可申請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每人每月額度為1500元;如職工除提供無房產證明外,同時還提供租房合同及實際房租支出**,則每月提取的金額不得超過本人月繳存額,也不得超過月房租實際支出。
當前,在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時,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備受強調。若要擴大公積金對于租房的支持力度,在實際**作中,簡化申請材料、提高提取額度,或許將是各個城市可以努力的方向。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3045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