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每年都可以退嗎(個人所得稅每年都退嗎)
大家好,關于個人所得稅每年都可以退嗎(個人所得稅每年都退嗎)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過沒關系,因為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個人所得稅每年都可以退嗎(個人所得稅每年都退嗎)的知識點,相信應該可以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如果碰巧可以解決您的問題,還望關注下本站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事關個稅,又有新變化!多交的稅怎么退?官方詳解
來源:**網科普
8月31日,國務院發布提高個人所得稅有關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的通知。詳情如下↓
為進一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和贍養老人的支出負擔,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定,國務院決定,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等三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每個嬰幼兒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
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
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獨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非獨生子女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3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500元。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涉及的其他事項,按照《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上述調整后的扣除標準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稅政司 **所得稅司有關負責人就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一、此次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以下簡稱“一老一小”扣除)政策的考慮是什么?
****、國務院高度重視增進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質。**的**報告明確指出,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在個人所得稅方面,2018年以來,圍繞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教育、養育、住房、醫療、養老等重點支出領域,設立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7項專項附加扣除,在每月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基礎上,再予以疊加扣除,兼顧了家庭的差異**負擔和支出,使個人所得稅制度更加科學合理。
近年來,進一步減輕生育、養育和贍養負擔的呼吁較多。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3項專項附加扣除與“一老一小”直接相關,提高相關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有利于進一步減輕家庭撫養贍養負擔,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
二、“一老一小”扣除提高后的標準是多少?
自2023年1月1日起,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3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其中,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現行每孩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也就是說,每個孩子從出生到完成學歷教育,其父母每個月可以在稅前扣除2000元,每年2.4萬元,這些扣除可以由父母雙方分別享受,也可以由其中一方享受;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獨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非獨生子女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3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超過每月1500元。
三、今年以來,納稅人已經填報享受“一老一小”扣除的,如何按照提高后的標準享受扣除?
今年以來,納稅人已經按照原標準填報享受2023年度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的,自9月份起,信息系統將自動按照提高后的專項附加扣除標準計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此前多繳的稅款可以自動抵減本年度后續月份應納稅款,抵減不完的,可以在辦理2023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繼續享受。
四、今年以來,納稅人還未填報享受“一老一小”扣除的,應該如何享受?
納稅人還沒有填報享受2023年度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的,可以在個人所得稅APP或者通過任職受雇單位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后享受。納稅人自9月份納稅申報期起,就可以由任職受雇單位按照提高后的新標準扣除,也可以在辦理2023年度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按照新標準申報扣除。
來源/**網科普綜合**、央視**、FM93交通之聲
3月1日起,2022年度個稅匯算開始,這些人可退稅
中新網3月1日電(記者 李金磊)3月1日起,2022年度個稅匯算正式開始。一些人又可以領到國家的退稅“紅包”了,不過,也有人需要補稅。
2022年度個稅匯算開始
2022年度匯算辦理時間為2023年3月1日至6月30日,個稅再次進行“多退少補”。
這些人需要辦理個稅年度匯算:已預繳稅額大于匯算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2022年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匯算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
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繳稅額
個稅APP截圖。
3月1日當天預約已滿
稅務部門繼續推出預約辦理服務,有匯算初期(3月1日至3月20日)辦理需求的納稅人,可在2月16日后通過個稅APP及網站預約上述時間段中的任意一天辦理。
截至2月28日,個稅APP顯示,3月1日當天預約已滿。3月2日-3月20日仍然可以預約。
3月21日至6月30日,納稅人無需預約,可以隨時辦理。稅務部門表示,2022年度匯算的時間跨度4個月,全天候24小時隨時辦理,納稅人辦稅時間非常充裕,無需搶在前幾天扎堆辦理。如納稅人確有緊急情況,又沒有預約到合適日期,也可以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稅服務廳直接辦理。
納稅人注意這些事情
根據《國家**關于辦理2022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對符合匯算退稅條件且生活負擔較重的納稅人,稅務機關提供優先退稅服務。**完成匯算存在困難的年長、行動不便等特殊人群提出申請,稅務機關可提供個**化便民服務。
中新財經注意到,此次增加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個人養老金等可以在匯算中予以扣除的規定。2022年參加了個人養老金的納稅人,可以使用個稅APP掃描年度繳費憑證上的二維碼即可生成年度扣除信息并自動填報,在辦理匯算時享受個人養老金稅前扣除。
個稅APP顯示,申請退稅是權利,個人可以放棄退稅。但是需補稅的納稅人,匯算期結束后未足額補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將依法加收滯納金,并在其個人所得稅 《納稅記錄》中予以標注。
個稅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獎金計稅方式如何選擇?
中新財經溫馨提醒,全年一次**獎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換算稅率單獨計稅的政策,延續至2023年底。
因此,此次個稅匯算,如果你有年終獎,需要在單獨計稅或者全部并入綜合所得計稅之間做出選擇。
不同的計稅方式會影響納稅金額,大家可以通過個稅APP,按照兩種計稅方式都**作一下,但先別確認,比較一下哪一種計稅方式更劃算,最后就選擇哪一種。
你退稅還是補稅?(中新財經)
【編輯:唐煒妮】
欄目主編:顧萬全 張武 文字編輯:程沛
來源:作者:中新網
個人所得稅3月1日開始退稅,有人退了上萬元,這樣**作能多退些錢
個人所得稅3月1日開始退稅了,有人退了上萬塊錢,這樣**作,能多退一些錢!
大家好,我是秦韻莞香,每年的個人所得稅退稅可以說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了,2022年個人所得稅申報3月1日開始了,退稅就是退錢,而不同的**作方法,退稅的結果也不相同,這樣**作,能多退點錢,有人退了上萬塊錢,這不是偷稅漏稅,這也不是避稅,這就是國家發給我們納稅人的福利,這個方法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建議大家**以便反復觀看學習。
首先我們在應用市場搜索下載“個人所得稅”APP,點擊登錄賬戶,如果沒有賬號的要先注冊一個賬號,記得用真實姓名、手機和身份證號。登錄然后進入APP首頁,下面就是重點了,點擊“常用業務”中的“專項附加扣除填報”。
首先給大家先解釋一下什么是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可以享受這6類專項附加扣除,可以抵扣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意思就是:每月繳稅的金額可以再減去這些滿足條件的費用,交的稅也就自然少了)
這里一共有六項,我們一項一項看,
1、子女教育
你的子女年齡從3歲到博士研究生畢業之前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階段,你每月都可以申請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點擊進去,選擇2021年后確定,準備好相關的資料按步驟填寫。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本人扣除比例選項的填寫,如果夫妻雙方收入相差比較大,可以選擇收入較高的一方100%扣除,如果夫妻雙方收入差不多,也可以每人扣除50%。
2、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的但未取得畢業證的年份是按照每月400元,取得**的當年按3600元定額扣除。
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如實填寫。
3、大病醫療
如果去年扣除醫保后,醫藥費支出超過15000元,那么在80000元以內可以據實扣除。需要留意的是,未成年子女和配偶的醫藥費是可以和你一起計算的,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填寫。
4、住房貸款利息
不管是納稅人和配偶在婚前買的房子,還是婚后共同買房,只要是享受了首套房貸利率的房子就可以申報扣除,房貸利息支出扣除標準為每月定額1000元,根據你的房屋所有權證、不動產權證、房屋買賣合同或者房屋預售合同填寫。
5、住房租金
如果你在直轄市、省會城市、每月扣除標準為1500元;如果你所在市轄區人口超過100萬,扣除標準為每月1100元;其余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800元。
需要注意的是,住房貸款和住房租金兩項只能二選一,但也有不少人既有房貸利息支出和租房支出,但是只能二選一就有點為難,想知道申報哪一項扣除比較多。
我對比了一下,專項附加中的租房如果抵18000,房貸抵12000,
如果單從扣除金額來看,按照最高扣除檔次是租房扣除高一些,并且沒有扣除期限,相對來說比房貸扣除要劃算。至于具體怎么選,還是要納稅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6、贍養老人
如果父母年滿60歲,獨生子女每月可扣除2000元;
非獨生子女的,和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
只要父母其中一位達到60歲就可以享受扣除,不按照老人人數計算。因此,個人所得稅申報中贍養老人只需填報一個就可以。
有人就因此算過一筆賬,假設你在北京租房,從事自媒體行業,并且需要贍養老人和小孩,同時正在接受繼續教育,去年稅前收入30萬元
如果你沒有填寫專項附加扣除,那么你去年的個稅總額就是19080元,如果填寫了專項附加扣除你就可以申請到58800元
那你去年的個稅總額將變成9600元
等于,如果你合理填寫了專項附加扣除,至少能給你多賺回來接近一萬塊錢呢。
接下來就進行最終的申報了
返回APP首頁,進入個人中心,銀行卡選擇界面,會自動帶出添加好的銀行卡。您也可以點擊【添加】,添加銀行卡信息。
選擇銀行卡后,點擊“常用業務”中的“綜合所得年度匯算”,
申報年度選擇2021年度,點擊“開始申報”
在匯繳地一欄選擇一家你目前任職的公司,點擊下一步。
查看確認“收入”和“費用、免稅收入和稅前扣除”各部分的數字有沒有問題
另外還有特別留意一下這個“專項扣除”。這個就是你任職的公司給你繳納的三險一金了,要仔細核對數額是否正確。
在下面一項“專項附加扣除”后面的數字就是上面填寫了以上六項專項扣除后,幫你多申請出來的抵扣額度。
點擊下一步,左下角“應退稅額”就是能退到你手里的錢。
點擊下一步,“申請退稅”,可以看到退稅申請進度。
這樣就大功告成了,接下來就等待審核,退錢了。
還有很多人認為自己收入低就不會退稅,其實,只要你交了稅,就存在退的可能。,我一個朋友,2020年的時候,他每月工資只有3000多元,根本達不到交稅標準,但是在年底發了2萬多元的年終獎金,結果按3%的稅率扣除了個人所得稅,總計600多塊錢呢。把年終獎計入全年綜合所得,結果個稅全部退回了。
所以說,大家千萬不要錯過了退稅時間,你只要交過稅,就應該去看看,說不定就會有退稅。那么,你們去年都退了多少錢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這個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如果覺得這個對你有用,請幫忙點贊,并請大家轉發出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我們下期再見。
好了,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10257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