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威海個人所得稅:山東威海個人所得稅
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2020威海個人所得稅:山東威海個人所得稅,以及2020威海個人所得稅:山東威海個人所得稅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本站哦。
威海稅務:提振信心,稅惠助力高新技術企業“賦能加速”
記者 李孟霏 通訊員 劉明佳 黃小怡
向“智造”要活力,以創新拓市場。
連日來,在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威海銀興預應力線材廠區,10條全自動化流水生產線正開足馬力“加速奔跑”,機器運轉的噪鳴聲充滿了生產車間,先進的鑄造、加工、裝配等關鍵設備和軟件開發、試驗測試平臺令人目不暇接。
2020年,威海銀興預應力線材有限公司由工信部、**工經聯命名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作為國內首批、山東省首家專業生產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鋼絞線的民營企業,山東省最大的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鋼絞線的生產制造企業,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青藏鐵路、京滬高鐵、京廣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多項國家級重點工程的建設。
回顧公司這些年的發展歷程,銀興財務總監張德仁說道,“好政策落地生根助力企業創新。94年建廠以來,國家一直在加大對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力度,特別是企業所得稅近年來更加注重鼓勵創新,通過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并實行提前享受等措施,逐步形成覆蓋企業成長和創新全生命周期的稅收政策支持體系,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資金占用成本,減輕了科技研發負擔,給足了我們發展底氣!”
2021年以來,實施多年的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兩輪升級,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威海市環翠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專家團隊,進行“靶向”專業輔導,“點對點”服務提高退稅辦理效率,助力惠企紅利“精準入袋”。據記者了解,2021年至2023年,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接近2000余萬元。此外,企業還享受到增量留抵退稅、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減征、安置殘疾人員所支付的工資加計扣除等多項稅收優惠達298萬元。
當然,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創新”的背后蘊藏的是對多極化競爭的應對及未來發展的無限潛能。
作為處于產業鏈下游的制造企業,威海銀興的創效空間不僅取決于自身的管理水平、生產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且受制于產業鏈上游諸如工程設計、原材料供應、設備制造等各個中上游“鏈環”的“擠壓”。因此,延長產業鏈條,實現由低層次、低附加值施工,向中**和高附加值工程產品延伸,就成為“調結構、轉方式”的必然選擇。
“我們擁有一支成熟的團隊,現有技術人員80余人,通過與**鐵道科學研究院合作,公司研發了350公里高鐵軌道板用大直徑、高強度預應力螺旋肋鋼絲,核心技術世界領先!”張德仁自豪地說道。
除此之外,“高鐵預應力線材無酸洗拉拔關鍵技術”、“預應力混凝土軌枕、軌道板用搓絲定尺螺旋肋鋼絲”、“跨海大橋預應力鋼絞線”和“路面鋪裝預應力特種材料”等技術成果持續涌現,企業參與起草行業標準1項,制定國標、行標10項,獲批專利40余項。
在實現高新技術“點上的突破”后,銀興團隊保持著對全產業鏈和全行業產生的“線上的影響”熱情與活力。企業自主研發的無酸洗拉拔生產技術,解決了傳統預應力線材生產時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的共**技術難題,可廣泛應用于預應力鋼絞線、鋼絲、鋼棒等高**能預應力線材的生產,實現了預應力線材行業的節能環保目標,工藝達國際領先水平,引領行業綠色環保發展,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為突破發展瓶頸,領跑市場,威海銀興將科技創新視為激烈競爭下的“制勝法寶”,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尤其是今年以來購入大量設備、材料用于生產技術和工藝的改造,研發費投入達1000萬元以上。
“公司目前正在鉆研低消耗預應力鋼絞線生產工藝核心技術,處于技改攻堅的關鍵階段。”張德仁介紹,“但是在**沖擊下,企業的經營成本上升,鋼材、煤炭價格不斷上漲,再加上由于參與大型基建項目工期較長,在外流動資金常年保持在1億元以上,公司生產流動資金壓力非常大。”
“拼”的背后少不了財稅政策的支持。源源不斷的稅惠“活水”提振了市場主體信心,為企業心無旁騖搞生產、謀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據悉,新的研發費用政策下,企業每年能多享受300余萬的稅收優惠。張德仁興奮地說道,“我們會把‘真金白銀’的稅收優惠用在科技創新的‘刀刃’上,為企業打破‘卡脖子’技術難題蓄勢賦能,爭做‘**道路最堅固的鋼筋鐵骨’!”
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近年來,威海市環翠稅務部門立足發揮職能作用,通過大數據識別建立符合政策條件的本地企業名錄,采取稅企微信、短信提醒、專題講座等定向宣傳培訓方式,向高新技術企業宣傳解讀最新稅費政策和辦稅**作指南,通過“一對一”精準對接、“跟蹤”式服務模式,針對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點問題進行“專家問診”和“靶向治療”,及時引導企業準確歸集研發費用,實現應享盡享、激發創新活力,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威海市環翠區稅務局研發費用稅惠升級 助力民族制造業“展翅騰飛”
大眾網·海報**記者 叢婕 通訊員 黃小怡 威海報道
近日,記者走進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擺渡車、加油車、牽引車等車輛一字排開,工人們正忙著焊接、組裝、調試車輛。
據悉,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空港地面設備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創立至今,公司從單一的飛機電源車產品,發展到集空港裝備、軍工裝備、消防救援裝備、移動醫療裝備等六大產業板塊于一體,從國內第一臺飛機電源車、第一臺抱輪牽引車等,到生產出全球首臺電動50噸飛機牽引車、電動14噸和35噸平臺車,一大批空港裝備填補了國內乃至世界空白,飛機地面報輪移動裝備關鍵技術更是企業掌握的國內唯一生產技術。秉承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威海廣泰走出了一條由仿形設計到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完成了由行業“追隨者”到“領跑者”的角色轉變。
新技術的應用是民族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當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新政策作為減稅降費的“重頭戲”,為企業科技研發再“加油添薪”,激發持續自主知識產權創新活力,有力推動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為了打破國外品牌的技術壟斷,企業持續加大技術投入,在技術研發上不惜投入巨資,我們成立了150多人組成的科研團隊,斥資3.1億元建成了行業唯一的‘國家空港地面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工藝、配方、設備等多方面進行突破創新,每年研發費用占全年銷售收入5%以上,這些投入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費用上的優惠政策真的給足了我們發展底氣!”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王明亮感慨道。
在創新驅動下,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11.9億元,同比增加19.21%,目前企業生產排單已到明年4月。政策利好的提前兌現,不斷鼓勵著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究其如此,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到底有何威力呢?
“這幾年兩次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我們都趕上了。隨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的提高,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也在逐年增加。”據了解,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達7600萬元,享受的稅收優惠超1100萬元。再加上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還可以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估計公司全年企業所得稅優惠金額將超過4000萬元。“過去,企業必須在年度匯算清繳時才能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平時預繳時不得享受。從去年開始,企業面臨著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出口海運費也大幅提升而產品銷售價格不能同步上漲的生產壓力。這次稅務部門送政策優服務,精準輔導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資金占用成本,減輕了科技研發負擔,讓我們前進的步伐邁得更大些了!” 王明亮激動地介紹道。
據了解,隨著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的不斷加大,企業除了享受研發費用加計100%扣除的政策外,還享受了高新技術企業土地稅所得稅的優惠及軟件產品即征即退等相關稅收的優惠,每年可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減免6000多萬元,稅收的減免減輕了企業資金的壓力,推動了企業的發展,企業也充分利用這部分資金加大研發投入和產品**能的提升,攻克“油改電”等核心技術難題,增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產業鏈結構,推動民航行業向節能減排綠色方向發展,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截至目前,企業累計獲得了754項技術專利、46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積累了30余項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核心技術。同時,憑借著50%以上的國內市場占有率,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進口產品不再是國人唯一選擇。
2020年**肺炎**發生后,許多行業面臨空前的危機,威海廣泰迎難而上,進一步加大了裝備制造業的投入,立足特種車輛裝配優勢,提出“移動醫院”新概念,加大創新研發力度,致力于推動移動醫療事業的發展。威海市環翠區稅務局了解到企業的情況后,也立即組織成立了稅收專家顧問團隊,為扶助企業做好技術研發創新工作采取了“一對一”精準對接服務模式。通過不定期到企業走訪,了解項目建設進度、基建期間和經營期間的項目收入、稅收、享受減免稅情況等全方位信息,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稅收服務,并通過開展問需服務,定做“一戶一策”稅收方案,精準推送、精準輔導,根據具體情況量身對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實行納稅輔導、辦稅服務、政策享受、繳納稅款、風險提醒、納稅需求響應等一體的“套餐”定制服務,確保其對稅收優惠政策“全方位”享受,不斷提升其滿意度和獲得感。
比例擴大、范圍增加、口徑優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持續發力,“實打實”的稅惠政策,不斷助力科技創新主體高質量成長。今年以來,威海市環翠區稅務局運用稅收大數據,靶向推送智能化、個**化的政策解讀,同時組織業務骨干實地走訪企業,全方位提供“一戶一策”定制式服務,加強對高新技術等企業開展有針對**的輔導,推動優惠政策直達快享,幫助市場主體積極謀劃、用足用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堅定不移的貢獻稅務力量。
今年威海社保繳費基數下限調至3746元
10月26日,記者從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獲悉,按照省有關規定,2021年度我市職工社保繳費基數上限為18726元,下限為3746元,自2021年1月1日起執行。
今年社保繳費基數是怎么計算的呢?“根據相關規定,今年社保繳費基數的上下限是根據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確定的,最低基數是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基數是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300%。”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20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74906元,平均每月6242元,最低基數就是6242元×60%,為3746元;最高基數就是6242元×300%,為18726元。
“2020年養老保險實行省級統籌后,為了不影響社保繳費工作正常開展,年初,省人社廳根據測算數據將繳費基數暫定為3457元至19012元,并規定全省2020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公布后,對月繳費基數超出300%部分、不足60%的部分要多退少補。”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工作人員提醒,我市的參保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要及時辦理相關繳費業務。
參保企業職工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但不得超過上下限范圍,低于最低繳費基數或者超過最高繳費基數的部分,用人單位應于一個月內盡快補足、抵扣或退費。2021年1月1日至8月16日期間,職工月繳費基數低于3746元/月的,需按照3746元/月進行保底調整,調整后應繳費與實際繳費差額部分作補收處理。其中,企業參保職工涉及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個險種補差,檔案托管和靈活就業人員只涉及養老保險補差。
靈活就業人員可根據自身情況,在3746元至18726元之間選擇繳費檔次,并以20%的繳費比例計算繳費金額,多繳多得。今年按照年初暫定最低繳費基數3457元繳納的靈活就業人員,則需要補繳差額部分。(Hi威海客戶端記者 仲艷楠 通訊員 宋文秀)
值班總編:孫 鋒
復審:譚立勇
編輯:張雅文
2020威海個人所得稅:山東威海個人所得稅和2020威海個人所得稅:山東威海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分享結束啦,以上的文章解決了您的問題嗎?歡迎您下次再來哦!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10157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