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怎么算了(個人所得稅現在怎么算)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怎么算了
一、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怎么申報嗎?
1、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孫尼培區顯足料胡季度終了后十五日內河子燈找少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來自匯算清繳。還有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要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2、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醫好用一臨文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后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心徑業愛揚初阿新項三月三十一日前辦息報落理匯算清繳。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茶漢春教說經稅款。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二條
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吃距找督序官談為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后十五日內解階趕絲找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親樣,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弱位周察效胡規圓擴同式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請點擊輸入圖片盡皮段翻紅畫描述(最多18字)
二、生產經營所得投資者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嗎?
個體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一般是按照年度點況香重第科寫百繳交,計算方法是:應納個人所得物少失附穩孩稅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具體計算項目如下: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其他支出-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的虧損額;
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按降凱嚴做還鮮毛類燈還照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的范圍選擇: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5000元,適用稅率是5%,速算扣除數為0;
超過15000元整目斯談綠黃聲免鄉弦但不超過30000元,適用稅率是10%,速算扣然新漸間根國技廠除數為750;
超過30000元但不超過60000元苗,適用稅率是20%,速算扣除數為3750;
超過60000元但不超過元,適用稅率是30%,速算扣除數為9750;
超過元,適用稅率是35%,速算扣除數為14750。應納稅所得額中,各項扣除數額分別是:
成本:指個體工商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銷售成本、銷貨成本、業務支出以及其他耗費;
費用:指個體工商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已經計入成本的有關費用除外;
稅金:指個體工商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除個人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損失:指個體工商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其他支出:指除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外,個體工商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合理的支出。
三、個人所得稅申報流程是怎樣的?
1、領取申報表:
納稅人到辦稅服務廳申報納稅窗口領取《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2份并填寫,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辦理個人所得稅納稅年度申報的,領取《個人所得稅申報表(適用于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申報)》2份并填寫。
2、辦理申報:
納稅人持上述辦理材料到辦稅服務廳申報納稅窗口進行申報。
另: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應當填寫《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申報)》,并在辦理納稅申報時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同時報送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以及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3、繳納稅款:
(1)當期申報沒有稅款的,經稅務機關審核,納稅人提供的資料完整、填寫內容準確、各項手續齊全、無違章問題,符合條件的,當場辦結,并在《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上蓋章,返還一份給納稅人。
(2)當期申報有稅款的,納稅人需繳納稅款,稅務機關確認稅款繳納后開具完稅憑證予以辦結。
全國政協辦公廳制作3月9日推出“委員講堂”第三期節目,由全國政協常委、**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主講《個人所得稅改革 **在行動》。
個稅改革是2018年的焦點事件,個稅調整也是每年**期間的熱點話題。
去年10月1日起,新個人所得稅法過渡期政策實施,工資薪金起征點從3500元提至5000元,并適用新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今年1月1日起,新個稅法全面實行,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可以在稅前予以扣除。
張連起評價“這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第一次做到個稅(改革)和民生直接相關”,“本輪改革,向綜合所得稅邁出重要一步,力度之大范圍之廣空前”。
他在“委員講堂”上分析,**的個人所得稅原來更多側重分類抵扣,也就是在俗稱的起征點上減除基本費用,對于民生的考慮不多,對重點人群、重點行業的考慮不夠、**力度不夠。
修訂后的《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一大亮點是優化與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相關的納稅服務,明確工資、薪金所得可以由扣繳義務人在扣繳稅款時減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綜合所得在匯算清繳時減除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可以委托扣繳義務人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辦理匯算清繳。
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涉及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
“這次改革之后我算了一下,基本減除5000元后,有6000多萬免交稅,再加上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月薪在10000元左右的基本不用交稅了。”張連起說。
對于下一步的個稅改革目標,他認為應該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稅收制度不斷優化。借鑒國際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建立健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模式,使稅制更加科學規范,稅負更加公平合理。
二是稅收征管能力顯著增強。稅收征管措施和社會配套條件基本具備,稅源**機制較為健全,個人涉稅信息充分掌握。
三是調節收入分配功能有效發揮。充分體現量能負擔原則,稅收調節分配能力與社會期望差距不斷縮小,高收入者的收入得到有效提升,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的收入分配格局。
四是主體稅種地位逐步提升。個稅收入規模不斷擴大,收入占比顯著提高,作為我國稅制體系中主體稅種之一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張連起還在回答觀眾提問時表示,其認為45%的最高邊際稅率偏高,會讓納稅人有逃稅甚至偷稅的沖動,應該“把稅法制定和征管結合起來”考慮。
為什么這次沒有降低最高邊際稅率?張連起認為改革不是一步到位,這次個稅改革更多的是考慮中低收入階層的減稅效應,改革的效應還未能在一些高收入專業人士群體身上表現出來,但應作為下一步改革的內容。對于稅率級次的設定,既要充分考慮現階段收入水平差異,同時還要讓各個要素、各種人才資源達到優化配置。
據悉,“委員講堂”節目由全國政協領導同志提議創設,旨在組織廣大政協委員結合自身實際,全面深入地宣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闡述對**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認識與理解,更好發揮在凝聚共識、協調關系、服務大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此影響和帶動更多政協委員和廣大界別群眾凝聚在**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旗幟下,共同為實現**的**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努力奮斗。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怎么算了
個人納稅的標準是,個稅免征額由現行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為3%至45%。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7、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8、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一、個人所得稅如何申報?
1、申報人自行下載稅收管理系統客戶端,進行相關信息的填寫,例如就職企業的名稱等等;
2、成功進入申報入口之后,申報人可以選擇工資薪金的填寫入口;
3、申報人可自行填寫相關實際數據;
4、完成信息填寫后,點擊稅款計算**作,在系統成功計算之后,申報人可以點擊預填扣除;
5、申報人在提交申請之后,系統會出現自動彈框提醒申報人核對相關信息,確認無誤之后進行下一步**作;
6、申報人點擊申報表的提交后,系統會提示是否申報成功。
二、計稅公式是:應納稅額=個人當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以上就是關于繳稅標準的相關內容,個人所得稅是采用速算扣除數法計算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個人所得稅怎么算了
1、繳納社保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低于5000元,無需繳納個稅;
2、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0-3000元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3、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3000元-12000元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210;
4、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12000元-25000元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1410;
5、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25000元-35000元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2660;
6、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35000元-55000元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4410;
7、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55000元-80000元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7160;
8、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大于80000元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15160。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950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