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計算速算扣除表(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表最新)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計算速算扣除表
舉例說明:某明星演唱會,一次性取得勞務報酬收入60000元,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
稅法規定納稅人取得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實行加成征收。
(1)應納稅所得額=60000*(1-20%)=48000元
(2)未加成應納稅額=48000*20%=9600元
(3)加成部分應納稅額=(48000-20000)*20%*50%=2800元
(4)應繳納個人所得稅=9600+2800=12400元
為了簡化計算,對加成征稅采用速算扣除數法。每次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直50000元的,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2000元。應繳納個人所得稅=60000*(1-20%)*30%-2000=12400
年收入15萬元需要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還需要根據個人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等具體情況分析測算后,才能計算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我們用了一組數據來說明一下。比如,張某2020年全年取得收入15萬元,社會保險金等專項扣除9600元,專項附加扣除2000元。則計算張某2020年個人所得稅。
張某2020年全年應納稅所得額=150000元-60000元-9600元-2000元=78400元
張某2020年應納稅額=78400*10%-2520=5320元。
而假如張某2020年沒有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則張某2020年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50000元-60000元)*10%-2520元=6480元。受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的影響,沒有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則張某2020年需要多繳納1160元。
通過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影響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因素,即有個人取得收入總額的大小,也有可以享受的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金額的大小。不同的收入總額和扣除項目金額直接影響了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金額的大小。
個人綜合所得應納所得稅金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全年收入額-60000元-社保、住房公積金費用-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享受的其他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綜合所得適用七級超額累計累進稅率,稅率為3%—45%。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綜合所得的收入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個人取得的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以每年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0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后的余額。其中,專項扣除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支出等;其他扣除包括個人交付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等。
總之,年收入15萬元需要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即取決于個人的綜合收入總額,也取決于可以享受的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個人收入總額和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金額的大小對決定了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我是智融聊管理,歡迎持續關注財經話題。
2022年5月29日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149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