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于一路向西的電影(類似于一路向西的電影名字)
前沿拓展:
作者:子非魚01 | 可購買一半產權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這句話是小時候看央視少兒頻道《奇思妙想》節目常說的臺詞。如今,這句話卻成為了當下各城市托舉樓市措施最好的注腳。
購買房子的一半產權,這個原本只適用于共有產權住房的游戲規則,有的城市將它擴大至所有新建商品房身上了。這個城市,便是昔日房價漲幅第一的大理。
8月1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發布了《關于印發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包含26條細則,其中第16條赫然寫著:
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共有產權”方式銷售商品房,購房人可以先期購買不低于50%的產權,剩余產權繼續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持有,由購房人租賃使用,再按雙方合同約定購買剩余產權。
來源:大理州**官網
也即,支持開發商讓購房者最低可購買50%的產權,剩下的一半產權開發商持有,并以租賃的方式租給購房者使用。
也即半購半租。
與共有產權不同的是,共有產權的規則是,購房者購買一部分產權,另一部分產權**持有,但購房者可以享受100%的使用權。
而大理推出的新政,購房人買下50%的產權之后,另一半產權還得向開發商支付租賃費用。不過,這些可都是紅本商品房,與共有產權在性質上有本質不同。
之前深圳某開發商也推出了類似活動,不過當時的項目只是產業公寓。
大理這一想法非常大膽,堪稱三四線城市**力度之最。政策適用于所有新建商品房,且有**文件支持。想法大膽的背后,是大理樓市不可言說的痛。
02 | 大理樓市不可言說的痛
趙磊的《成都》為成都做了最好的宣傳,而郝云的《去大理》也給大理帶去了不少流量。
尤其是在電影《心花路放》中,經過黃渤翻唱,那句“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很久沒有笑過又不知為何,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廣為人知。
多少人看完電影后,來了一場說走就走、毅然決然的西行之旅。
擁有蒼山洱海的大理,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和大多數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旅游資源豐富的城市一樣,大理的樓市,也是靠外地人支撐起來的。
在上一輪房地產牛市中,大理的房價被瘋狂炒作,均價一路從幾千元每平方米沖破了1萬元/平方米,2019年均價沖到了1.2萬元,成為當時西部地區唯一一個均價破萬的非省會城市。
2019年胡潤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大理房價漲幅高達11.7%,位居全球第二,國內第一。
來源:胡潤研究院
一個GDP只有1600多億,人口不過330多萬的自治州,理論上來說根本撐不起這個房價。但和珠海、廈門、三亞一樣,環境溢價才是這類城市最重要的樓市支撐。
然而,**改變了一切。從數據可以明顯看出。
**出現之前的2019年,全州共接待海內外旅游者5300萬人次,全年實現旅游業總收入941.9億元。僅靠旅游一項就攬金941.9億元,位居全國第50位。
**出現之后的2020年,全州共接待海內外旅游人數3921.2萬人次,比上年下降26.0%。全年實現旅游業總收入604.6億元,下降35.8%。
游客下降,旅游收入下降,失去了外地游客購房力量的支撐,大理房價從2020年開始就走上了調整之路。
尤其還疊加了本地人口的流失。七普數據顯示,大理過去十年常住人口減少了11.8萬,從2010年的345.6萬減少至33.8萬。
在這種背景下,大理房價2020年開始下跌,去年全國行情轉變更加速了大理房價下跌。
去年有權威媒體報道,跌破了萬元。
根據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最新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6月份大理新房價格環比下跌1%,同比下跌6.3%。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4%,同比下跌6%。
此外,國家統計局數據還顯示,大理二手房價格較2020年下跌了4.2%,是房價至少回到三四年前的33個城市之一,基本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對于這樣一座本身就不限購,經濟羸弱、產業單一、人口流失的自治州來說,托舉樓市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鼓勵房企通過“共有產權”方式銷售商品房,讓購房者半買半租,這是大理這種級別的城市能夠想出最好的,也是最市場化的方法。
03 | 會有效果嗎
這一招,確實能夠減輕剛需上車的壓力,但也只是將壓力后移了而已,后期將剩下的產權購買回來,壓力猶在。
不過,從減輕前期壓力的角度來看,會推動一波有效需求上車,緩解一下大理目前的商品房庫存量。
后續可能會有更多的城市跟進大理這一政策。
但效果著實有限,畢竟當下阻礙大家購房的,是樓市風波,是房地產信心不足,是口袋干癟,是對未來不確定的擔憂。
在這一連串的阻礙之下,原本在五六月份建立起來的微弱復蘇力量,7月份再次卸力。
克而瑞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
第一,2022年7月百強房企實現單月銷售**盤金額5231.4億元,環比降低28.6%。
第二,7月重點30城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6%,同比下降33%。
在這種背景下,下半年各城市還是會延續上半年的勢態,繼續出臺各種托舉大招,力度也會越來越大。畢竟在幾天前召開的重要會議上,官方明確表示,下半年各城市要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
下半年,保交樓、壓實城市主體責任是當務之急。只有解決了最近的樓市風波,才能重建購房者的信心。
在信心重建的基礎上,還得看宏觀大環境改善速度,大家收入的恢復速度,才能最終決定樓市是否能夠復蘇。
總之一句話,短期內,任何有力的大招,產生的影響都有限。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2648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