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公積金計算(社保公積金計算器)
前沿拓展:
社保公積金計算
社保的繳費是按月工資水平計算的。如果這個工資水平低于當地的最低繳費標準,就按最低標準參保。
所以,至于你的繳費是按你的實際工資還是其他的,你得對比一下實際情況。當然也不排除不少公司為了省錢,選擇最低標準給員工參保的情況
至于繳費多少,是按照在社保局申報的繳費基數乘以繳費比例得出來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么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所謂的住房公積金,是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根據《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定,以本人實際工資作為繳存基數,按照一定比例繳存,用于改善住房條件的基金積累,具有職工福利的性質。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我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起步還是比較早的,是在職工住房改革進程中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解決過去由單位包分配住房過渡到用市場化方式解決職工住房、居民住房的配套辦法。由于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是按照國務院令的方式發布的,屬于國務院的規章,具有法律法規的性質。
繳納住房公積金的范圍,也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逐步擴大的。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范圍還只限于城鎮在崗職工,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城鎮所有的企業和民辦事業單位、**團體等。但在各個地方**出臺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實施辦法中,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范圍擴大到了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但由于靈活就業人員需要自己繳納全部住房公積金,所以繳納的積極性不是很高。
繳存住房公積金的用途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在繳存住房公積金以后,可以按照當地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規定,在購買商品房時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利息要遠遠低于商業貸款的利息,這是繳納住房公積金后的最大好處,這也是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住房公積金的最大動力。

二是住房公積金全部實行個人賬戶管理,不管是單位繳存部分還是個人繳存部分,都歸個人所有。只要是購買商品房的職工,每月都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來償還按揭貸款,不需要償還貸款也可以作為一筆存款,作為今后的應急費用。
住房公積金的繳存,用人單位和職工都是按照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本人的工資作為繳存基數,新職工或是新調入的職工,是按照上月本人的實際工資作為繳存基數。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定最低為5%,最高是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從各地的規定來看,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最高不能超過12%。之所以要對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做出最高12%的規定限制,主要是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同時也是減輕財政支付負擔的需要。

對于其他企業,比如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民辦事業單位等,最低的繳費比例也是5%,最高為12%,但是對于這類企業也可以超過12%的比例繳存,但超過12%的繳存比例以上的部分,要按照國家規定納稅。之所以要出臺這樣的規定,主要是住房公積金是要列入企業的經營成本的,也就是在稅前列支,部分單位多繳住房公積金,主要還是為了合理個人所得稅管理的需要,所以作出了超過12%以上部分,是不能列入企業經營成本的,需要照章納稅。
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按照四川的規定最低的繳存比例為10%,超過24%以上的部分要按照國家規定納稅。個體工商和收入比較高的靈活就業人員,之所以想繳納住房公積金,也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的。一方面可以解決買房時解決住房公積基金貸款的問題;二是為了增加成本,合理納稅的需要。

綜上所述,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按照住房公積金的統一規定,最低為職工本人上年度工資的月平均工資作為繳存基數,最低的繳存比例為5%,由單位和職工個人按照同比例繳納。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最高不能超過12%;其他企業可以超過12%,但超過12%以上的部分要按照規定納稅;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承擔全部繳存比例,最低繳費比例為10%,超過24%以上的部分要納稅。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2645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