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澳門個稅稅率(澳門個稅稅率表)

前沿拓展:

澳門個稅稅率

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征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個稅起征點是2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fā)工資-四金)-2000
  實發(fā)工資=應發(fā)工資-四金-繳稅
  扣除標準:2008年3月份起,個稅按20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級數(shù)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說明1不超過500元的不超475元的501、本表含稅級距指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后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后的余額。2、含稅及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2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超過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10253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超過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151254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超過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203755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超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251,3756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超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303,3757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356,3758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超58,375元至70,375的部分4010,3759超過100,000元的部分超70,375元的部分4515,375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所得適用級數(shù)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說明1不超過5,000元的不超過4,750元的501、本表含稅級距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的余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所得。2超過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超過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102503超過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超過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201,2504超過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超過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304,2505超過50,000元的部分超過39,250元的部分356,750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然后就其余額按比例稅率20%征收。減除財產(chǎn)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按比例稅率20%征收。級 距勞務報酬所得稅率稅款加征1不超過20,000部分20%一成2超過20,000-50,000元部分20%五成3超過50,000元部分20%十成 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工資、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驟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每月取得工資收入后,先減去個人承擔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金、醫(yī)療保險金、失業(yè)保險金,以及按省級**規(guī)定標準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再減去費用扣除額1600元/月(來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員、華僑和**、澳門、**同胞在**境內(nèi)的所得每月還可附加減除費用3200元),為應納稅所得額,按5%至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是: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統(tǒng)一由支付人負責代扣代繳,支付人是稅法規(guī)定的扣繳義務人。


來源:南方日報

南方日報訊(記者/肖文舸 通訊員/岳才軒)日前,《** **關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qū)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的通知》正式發(fā)布,此次個稅優(yōu)惠政策受惠面和優(yōu)惠力度進一步加大:對在合作區(qū)工作的境內(nèi)外高端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15%的部分直接予以免征;對澳門居民,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澳門稅負的部分予以免征。

“本次新政具有受益群體廣、優(yōu)惠力度大、享受更便捷3大特點。”廣東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以來,合作區(qū)統(tǒng)一適用粵港澳大灣區(qū)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此次新政相較于原有政策,受益群體顯著擴大——境內(nèi)外人才都涵蓋,有利于吸引境內(nèi)外“高精尖缺”人才和澳門居民來合作區(qū)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

優(yōu)惠力度方面,政策實施后,境內(nèi)外人才實際稅負不超過15%,相較于我國現(xiàn)行個人所得稅稅率,合作區(qū)工作的境內(nèi)外人才實際的稅負水平將明顯降低。同時,為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yè)生活環(huán)境,澳門居民在合作區(qū)個人所得稅負將與澳門地區(qū)一致,有利于推動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yè)的新家園。

同時,享受政策的方式也將更便捷。此次個稅優(yōu)惠政策將綜合所得、經(jīng)營所得和補貼性所得等勞動性所得納入優(yōu)惠范圍,明確政策享受方式為超過15%稅負部分直接免征,并在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時直接由稅局辦理退稅,進一步簡化手續(xù)、提高效率,大大提升了優(yōu)惠人群的獲得感,為加快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打好基礎。

拓展知識:

澳門個稅稅率

之了解釋
現(xiàn)在已經(jīng)稅改啦。5000起步。

稅率有3%,10%,20%,25%,30%,35%,45%

起征點改為5000元起步了,是累積年應納稅所得額來計算,匯算清繳,多退少補了。

應納稅所得額 = 稅前工資 – 個稅起征點 – 三險一金 – 專項附加扣除 – 其他依法扣除

應納稅額 =累積應納稅所得額 * 預扣除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 已交個稅

澳門個稅稅率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二)經(jīng)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財產(chǎn)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根據(jù)個人的收入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
2018年8月31日將個稅免征額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2019年1月1日實施。
稅收的意義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公共權力,按照法律所規(guī)定的標準和程序,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強制取得財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分配關系。它體現(xiàn)了一定社會制度下國家與納稅人在征收、納稅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種特定分配關系。
稅收與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習慣上稱為稅收的“三性”。
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統(tǒng)一的整體。其中,強制性是實現(xiàn)稅收無償征收的強有力保證,無償性是稅收本質(zhì)的體現(xiàn),固定性是強制性和無償性的必然要求。

澳門個稅稅率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取得的各種應稅所得為對象所征收的一種稅。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shù)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 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shù)
1 不超過500元 不超過475元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過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過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過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 000元至40 000元的部分 超過16 375元至31 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 000元至60 000元的部分 超過31 375元至45 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 000元至80 000元的部分 超過45 375元至58 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 000元至100 000元的部分 超過58 375元至70 375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 000元的部分 超過70 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額為: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月工資、薪金收入總額-800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月工資、薪金收入總額-800-3200(適用于外籍人員、華僑、**、澳門和**同胞)

全月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全月應納稅額=全月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例1]宏遠工廠發(fā)放4月份工資,職工張某當月工資為2400元,則其應納稅額為:

應納稅所得額=2400-800
=1600元

應納稅額=500×5%+(1600-500)×10%
=135元

或者:

應納稅額=1600×10%-25
=135元

[承例1]外籍專家馬克,月工資**幣6200元。按照規(guī)定,對于外籍人員等,除了扣除800元費用外,還應扣除附加減除費用3200元。則其應納稅額為:

應納稅所得額=6200-800-3200
=2200元

應納稅額=2200×15%-125
=205元

企業(yè)當月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款為全部職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納稅額。

宏遠工廠4月份職工工資總額為256 000元,根據(jù)計算,應納個人所得稅額為3900元。

在具體進行會計核算時,企業(yè)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付工資 256 000

貸: 現(xiàn)金 252 1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 3 900

在具體計算應代扣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時,有如下幾種特殊情況需要進行考慮:

(一)一次領取數(shù)月獎金、年終獎金或勞動分紅的應納稅額

按照規(guī)定,對于職工一次取得的數(shù)月獎金、年終加薪或勞動分紅,可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由于對每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稅時已經(jīng)按月扣除了費用,所以對上述獎金、年終加薪或勞動分紅計稅時不再扣除費用,全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納稅額。如果職工每月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不足800元,也就是說平時每月收入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則在計算上述獎金、年終加薪或勞動分紅應納稅額時,應當將其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扣除800元費用(如外籍專家等還應扣除附加減除費用3200元),其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按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額。

[例2]某工廠發(fā)放年終獎金,職工李某應發(fā)年終獎12 000元。李某月工資收入1800元左右。

按照規(guī)定,對于李某取得的年終獎,可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由于已經(jīng)按月扣除了費用,所以上述年終獎全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即:

應納稅所得額=12 000元

應納稅額=12 000×20%-375
=2 025元

則該公司應代扣代繳李某個人所得稅2 025元。

(二)企業(yè)為職工(包括其他雇員)負擔個人所得稅稅款

有些企業(yè),為提高職工收入水平,在勞動合同中就明確規(guī)定為職工負擔全部或者部分個人所得稅,其支付給職工的工資、薪金是不含稅的凈所得或者是含部分稅款的所得。比如某企業(yè)聘用某人擔任總工程師,合同規(guī)定月薪為稅后凈所得5 000元。在這種情況下,在代扣個人所得稅時,首先應當將不含稅收入換算成含稅收入,然后再計算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具體又可以分為如下兩種情況:

1.企業(yè)為職工負擔全部稅款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支付給職工的是不含稅的凈所得。在計算代扣的個人所得稅時,首先應當將不含稅收入換算成含稅的應納稅所得額,然后再計算應納稅額,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一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shù))÷(1-稅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應當注意:在上述兩個公式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是指不含稅收入按不含稅級距(見表13-1)對應的稅率,而計算應納稅額公式中的稅率則是按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下面通過具體例子加以說明。

[例3]某工業(yè)公司聘用王某擔任工程師,合同規(guī)定月薪為稅后凈所得8 000元。2月2日企業(yè)按規(guī)定向王某支付1月份工資8 000元。

由于支付給王某的工資為稅后凈所得,所以應當將不含稅所得換算成應納稅所得額,其計算方法為:

應納稅所得額=(8 000-800-375)÷(1-20%)
=8531.25元

在上式中,不含稅收入額為8 000元,查表15-1,其對應的級距為“超過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則其相應的稅率為20%。

根據(jù)上述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納稅額為:

應納稅額=8531.25×20%-375
=1331.25元

在具體進行會計核算時,對于由企業(yè)負擔的個人所得稅應作為企業(yè)應付工資,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付工資 9331.25

貸: 現(xiàn)金 8 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 1331.25

2.企業(yè)為職工負擔部分稅款

企業(yè)為職工負擔部分稅款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定額負擔部分稅款,另一是定率負擔部分稅款。所謂定額負擔部分稅款是指企業(yè)每月為職工負擔固定金額的稅款;而企業(yè)為職工定率負擔部分稅款是指企業(yè)為職工負擔一定比例的工資所應納的稅款或者負擔職工工資應納稅款的一定比例。

企業(yè)為職工定額負擔部分稅款的,應當將職工的工資、薪金所得換算成應納稅所得額,然后計算應代扣代繳的稅款,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職工工資+企業(yè)負擔的稅款-費用扣除標準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例4]某工廠從國外進口設備一套。為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特聘請美國工程師喬治來企業(yè)幫助設備的售后服務。合同規(guī)定,由企業(yè)支付月薪9 000元,并負擔其工資50%的稅款。則在支付工資時,應代扣稅款為:

應納稅所得額=(9 000-800-3200-375×50%)÷(1-20%×50%)
=5347.22元

應納稅額=5347.22×15%
=802.08元

應代扣稅款=802.08×50%
=401.04元

在具體進行會計核算時,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應付工資 9401.04

貸: 現(xiàn)金 8598.96

貸: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 802.08

(三)對實行年薪制的企業(yè)經(jīng)營者的計稅方法

按照規(guī)定,對實行年薪制的企業(yè)經(jīng)營者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其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稅,分月預繳的方法,即在企業(yè)經(jīng)營者按月領取基本工資時,減去800元費用按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額并預繳;年度終了后,企業(yè)按規(guī)定計算出經(jīng)營者應當領取的效益工資,然后將基本工資與效益工資合計,計算出平均每月應納稅額,在此基礎上再計算出全年應納稅額,其計算公式為:

月平均應納稅額=[(全年基本工資+效益工資)÷12-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年應納稅額=月平均應納稅額×l2

將全年應納稅額與預繳稅款進行比較,其差額即為應補繳的稅款。

[例6]某工廠實行年薪制,每月發(fā)放基本工資2 000元,年度終了后根據(jù)公司效益情況計算效益工資。1月末發(fā)放1月份基本工資2 000元,其應納稅額為:

應納稅所得額=2 000-800
=1200元

應納稅額=1 200×10%-25
=95元

則每月末企業(yè)在發(fā)放工資時應代扣代繳廠長個人所得稅95元。

年度終了后,企業(yè)計算出廠長當年應得效益工資48 000元,則全年應納稅額為:

月平均應納稅所得額=(2 000×12+48 000)÷12-800
=5 200元

月平均應納稅額=5 200×20%-375
=665元

年應納稅額=665×12
=7 980元

應補繳稅款=7980-95×12
=6 840元

則公司在向工廠支付效益工資時,應代扣代繳稅款6 840元。

(四)退職費收入和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的經(jīng)濟補償收入的計稅方法

對于職工取得的不符合《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規(guī)定的退職條件和退職費標準領取的退職費收入,按規(guī)定不屬于免稅范圍,因而在領取時應作為工資、薪金所得按規(guī)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由于退職費通常是一次性發(fā)放,數(shù)額較大,而且退職人員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nèi)沒有固定收入,因而按規(guī)定對退職人員一次取得較高退職費收入的,可視為一次取得數(shù)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并以原每月工資、薪金所得總額為標準,劃分為若干份的工資、薪金所得后,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如果按照上述方法劃分超過6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的,應按6個月平均劃分計算。

[例7]某工廠職工趙某因某種原因而退職,工廠一次支付退職費54 000元。趙某在退職前月工資為2 000元,則事務所在支付退職費時應當代扣稅款為:

由于54 000÷2 000=27(個月),超過6個月,所以應按6個月平均劃分計算。

月應納稅所得額=54 000÷6
=9 000元

月應納稅額=9 000×20%-375
=1 425元

應納稅額合計=1 425×6
=8 550元

則工廠在支付退職費時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稅款8 550元。

另外,國稅發(fā)[1999]178號文件規(guī)定,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經(jīng)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shù)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nèi)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經(jīng)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yè)的工作年限,以起商數(shù)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再按規(guī)定扣除相應的費用后,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例7]張某在某工廠工作己經(jīng)8年,由于種種原因,解除了勞動合同,一次性支付張某經(jīng)濟補償費32 000遠。則應代扣個人所得稅為:

月應納稅所得額=32 000÷8-800
=32 00元

月應納稅額=3200×15%-125
=355元

應納稅額=355×8
=2840元

則工廠在支付經(jīng)濟補償費時應當代扣個人所得稅稅款2 840元。

(五)聘用外籍專家等不滿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的計稅方法

企業(yè)聘用外籍專家不滿一個月的,并支付不滿一個月的工資的,應按全月工資為依據(jù)計算實際應納稅額。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當月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當月實際工作天數(shù)÷當月天數(shù)

如果企業(yè)按日工資進行支付,也應以日工資乘以當月實際工作天數(shù)換算成月工資,再按上述公式計算應納稅額。

[例9]某工廠4月份從國外引進成套設備,合同規(guī)定由設備供應商派工程師指導設備的安裝、調(diào)試,其工資由工廠自行支付,日工資為**幣400元。工程師布爾在工廠共工作20天,按合同規(guī)定支付工資8 000元。則在支付時應代扣稅款為:

月工資=400×30
=12 000元

月應納稅所得額=12 000-800-3 200
=8 000元

應納稅額=(8 000×20%-375)×20÷30
=816.67元

四.對企業(yè)承包經(jīng)營、租賃經(jīng)營所得的計稅方法

按照規(guī)定,對企業(yè)的承包經(jīng)營、租賃經(jīng)營所得,以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表18-2計算應納稅額。其中,收入總額是指納稅人按照承包、租賃經(jīng)營以及轉包、轉租賃合同規(guī)定分得的所得和工資、薪金性質(zhì)的所得;必
回答者:XIAOSANG791 – 試用期 一級 11

參考資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21032.html

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澳門個稅稅率

公式:應交個人所得稅=(工資-個人交五險一金金額-個人所得稅扣除額3500(元)*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例:交個人所得稅=(工資5800元-個人交五險一金金額1044元-個人所得稅扣除額3500(元)*稅率3%-速算扣除數(shù)0元=37.68元。
應交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shù) 每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shù):
1,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shù)0;
2,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shù)105元;
3,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shù)555元;
4,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shù)1005元;
5,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shù)2755元;
6,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shù)5505元;
7,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的部分,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shù)13505元。
注: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的規(guī)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叁仟元伍佰元后(外籍人員按肆仟捌佰元)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后的余額。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wǎng)實用分享網(wǎng)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09446390.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国市| 铁岭市| 格尔木市| 铜鼓县| 寻甸| 塔河县| 石景山区| 右玉县| 丰镇市| 富宁县| 礼泉县| 柞水县| 龙南县| 贺兰县| 锡林郭勒盟| 丰原市| 安国市| 百色市| 东兰县| 连平县| 马鞍山市| 康平县| 集安市| 谷城县| 连云港市| 霍山县| 昌邑市| 开远市| 永靖县| 固安县| 长宁区| 泗洪县| 叶城县| 饶河县| 内江市| 霞浦县| 乌兰县| 黑水县| 塔城市| 中牟县| 榕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