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稅個人所得稅(個體股東分紅個人所得稅稅點)
各位老鐵們好,相信很多人對分紅稅個人所得稅(個體股東分紅個人所得稅稅點)都不是特別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下關于分紅稅個人所得稅(個體股東分紅個人所得稅稅點)以及分紅稅個人所得稅(個體股東分紅個人所得稅稅點)的問題知識,還望可以幫助大家,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股東分紅需要繳納個稅高達20%?千萬不要慌,兩個方法繳稅不到3%
股東分紅需要繳納多少稅?根據股東的身份就會有不同的納稅方式,股東分紅是按照個人分紅所得的百分之二十支付,如果是屬于上市公司這種情況可以減半征收,如果股東是公司的法人,那么還是會按照 百分之二十五的比例來進行繳納稅款的。
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有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權利!
核定征收
自從2022年4月1日起小規模納稅企業是免征增值稅附加稅的,只需要繳納個人經營所得稅,在稅收優惠園區成立個體工商戶可以享受園區的稅收優惠政策核定征收,核定個稅,在山東、河南園區核定征收綜合稅率1.75%,開具一百萬的**只需要繳納1.75萬的稅款即可完稅,只需要提供相應的基本資料,從開始企業注冊、工商登記、代賬、開票納稅都是園區一站式服務,不需要本人親自到場。
自然人代開
一般情況是個人與企業發生業務往來之后,企業給到個人一般報酬之后企業會要求個人提供相應的**,個人就只能去稅務大廳代開,按照勞務報酬20%-40%繳納稅款,稅負壓力就比較大,但是選擇在稅收優惠的園區進行自然人代開,像山東、河南園區自然人代開綜合稅率1.85%-2.5%根據開票金額和品目選擇不同的園區,
自然人代開比核定征收就要簡單很多,不用注冊企業,只需要提供業務合同和開票信息即可!
總結:依法納稅,合理節稅,守法經營!!!如果您有稅務方面的相關需求、歡迎私信、留言,您也可以關注我,不定時的分享避稅干貨!
股東分紅個稅高達20%?不要慌,告訴你2個方案,交稅3%輕松提現
對于股東分紅來說是讓企業內不少人都非常難受。剛拿到的資金,稅已繳納完畢,直接縮水一大半。這是很多股東都不想看到的。那么該怎么規避股東分紅個人所得稅?
可以通過工資薪金、申請稅收優惠的方式來合理避稅。按照個稅規定,個人股東獲得企業分配的股息、紅利時,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所以,最終股東能夠拿到的錢大大縮水,不少股東為了規避這部分的稅款,往往會采取一些錯誤的做法,比如向企業借款等,但這樣的方式不但不能達到節稅的目的,反而還會給企業帶去很大的風險,很容易引起稅務稽查。
那么,股東分紅到底應該如何合理避稅呢?小編在這里簡單說—說這2種方式,若想要進行長期專業的安全稅務籌劃,也可以溝通哦!
一、通過發放工資薪金進行籌劃
股東也是公司的一名員工,可以按普通員工為其發放工資,提前提取收益。
通過發放工資薪金進行籌劃時,還需要注意,2019年個稅改革后,員工的工資薪金按照七級累進制進行計算,適用稅率3%——45%,同時,還可以申請六項專項附加扣除,降低稅負,但籌劃時應特別注意發放的工資金額,適用稅率應低于20%,否則也無法達到節稅目的。
二、利用稅收優惠進行籌劃
一般來說,企業都是采用自然人直接持股的方式,這種方式就意味著分紅時需按照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股東可以通過投資個人獨資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將投資企業注冊到稅收優惠區,通過稅收優惠區的財政獎勵政策,返還不同比例的稅,從而達到節稅的效果。
其中,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可以申請核定征收,稅負率極低,可以達到較好的節稅效果。
案例分析:
下面以個人獨資企業開票500W進行稅負演算:
增值稅:500W/1.03*3%=14.56w附加稅:14.56*3%=0.44w所得稅:500W/1.03*10%*35%-6.55=10.44w
合計25.44w,稅負為5.08%
可見,個人獨資核定征收后,可以將40%的所得稅降低到5%!
企業如何享受稅收優惠及核定政策?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注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
園區對注冊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財政扶持按月返還,當月納稅,次月扶持獎勵;
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征收,核定后綜合稅負4%以內;
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某實業公司在稅收優惠區成立公司為例:
假設2020年,實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1000萬元,對企業的扶持數額如下:
增值稅獎勵1000*50%*50%=250萬
企業所得稅獎勵1000*40%*50%=200萬
2000萬稅收,可獲得450萬的扶持獎勵
總結:
2022年了,還在企圖以個人賬戶走帳或者現金支付的方式,來“避稅”(偷稅漏稅)的老板們,別再在危險的邊緣瘋狂嘗試啦!稅務監管不只是稅務機關在對你進行**,而是包括銀行、工商等多部門等立體**。
最后如果您有稅務籌劃方面的相關需求,歡迎留言、私信(我會第一時間回復)。您也可以關注我,我會不定時分享避稅干貨,希望可以幫到您!
老黎說稅: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
2023年第211講,說稅收,談風險,講政策。今天說說:“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應納稅額”。
一、政策規定
(一)應納稅所得額
1.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不扣除任何費用。除有特殊規定外,每次收入額就是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以每次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2.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這二種所得與上述所得不同,屬于間接性投資所得或消極所得,不涉及生產經營活動,一般沒有費用支出,也不是人們賴以維持生計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個人所得稅法》依照國際慣例,未對這些項目所得規定減除費用,即以每次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股份制企業在分配股息、紅利時,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應得的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紅股的股票票面金額為收入額,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4.個人股東取得公司債權、債務形式的股份分紅,應以其債權形式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減去債務形式應付賬款的賬面價值的余額,加上實際分紅所得為應納稅所得,按照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5.需要注意的是,扣繳義務人將屬于納稅義務人應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收入,通過扣繳義務人的往來會計科目分配到個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權隨時提取,在這種情況下,扣繳義務人將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分配到個人名下時,即應認為所得的支付,應按稅收法規規定及時代扣代繳個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二)應納稅額的計算
1.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20%
2.偶然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偶然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得獎、中獎、中彩所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20%
二、政策依據
《國家**關于印發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
《國家**關于個人股東取得公司債權債務形式的股份分紅計征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8〕267號)。
《國家**關于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征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1997〕656號)。
關于分紅稅個人所得稅(個體股東分紅個人所得稅稅點)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00856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