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區民政局(玄武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前沿拓展:
近日,南京市玄武區鎖金村街道全新打造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街道兒童關愛之家面向兒童開放。在這關愛兒童、保護兒童的陣地,還活躍著一批基層兒童“安全員”。
【無差別對待每個兒童 護佑童心茁壯成長】
鎖金村街道的孩子們在社工的帶領下,在一間充滿童趣的活動室內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校外時光。除了定期組織活動,兒童“關愛之家”還通過設置“丁阿姨信箱”“紅色教育基地”“兒童劇場”“親子讀書吧”等特**域,去傾聽孩子的聲音、助力孩子的成長。
南京市玄武區鎖金村街道兒童關愛之家負責人、南京市玄武區鎖金村街道民政主任丁冬冬說:“丁阿姨信箱不僅僅設在街道二樓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同時也設在我們轄區附近的4所中小學。主要是針對家庭暴力,包括未成年人受欺凌的相關情況,或者有一些想傾訴的問題都可以投入信箱。這個信箱由我本人來定期開啟,給大家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保護。”
【構建區街社**保護 部門聯動精準幫扶】
丁冬冬原先是玄武區**“少年家事庭”的一名法官,豐富的工作經驗讓她非常清楚精神關愛和細致觀察遠比單純的物質幫扶更重要。經摸排,鎖金村街道有34名屬于困境兒童,涉及監護缺失、重大疾病等問題。其中一位叫冉冉的小朋友今年10歲,家庭情況特殊,其生活全由爺爺奶奶照顧,家庭經濟來源十分有限。
丁冬冬第一次上門的時候就感覺冉冉可能有一點近視。第二天,兒童關愛之家的社工給冉冉檢查了視力并購買了一個護眼燈。對于冉冉,經濟上**門每個月會為他發放2700多元的補貼,學業上每周還會給他提供課業輔導。兒童關愛之家也成了他的第二個“家”。
目前,南京市玄武區還建立了區級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社區兒童保護工作站,構建自下而上的反饋機制。聯合**、**、婦聯等20多個部門,為區內近400名困境兒童提供物質、心理、司法等全方位的保護。
南京市玄武區民政局局長、南京市玄武區未保委辦公室主任陳靜說:“比如說我們的**就有專門的青少年庭,**也有專門針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科室去開展工作。像婦聯有自己的家長學校,為未成年人成長教育提供更好的家庭環境。我們有自己的熱線電話,一旦發現緊急的情況,會把我們的任務通過派單的方式發到相應的責任部門和相應的屬地街道。”
【困境兒童一人一檔 “四色法”動態追溯】
記者了解到,這里的每一位困境兒童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檔案。檔案上還被標記了紅色、綠色、**以及藍色。紅色檔案的孩子需要緊急干預,**則是要做好兜底保障,藍色意味著需要關愛,綠色則表示要經常回訪。
檔案里面則詳細記錄了孩子的基本情況、家庭情況以及他們的保障情況,并附帶著困境兒童的風險評估表。這份評估指標總分為100分,分為2個一級指標、5個二級指標以及20個**指標。分數越高就表示兒童家庭監護缺失的程度越高,兒童遭遇困境的風險就越大。如果孩子的情況出現了變化,工作人員就要重新進行風險評估。
今年6月,新修訂施行的《未成年人保**》首次將“**保護”寫入其中。相比于過去的保護方式,現在的保護可以說是“覆蓋零遺漏、保護全方位、舉措有溫度”。
南京市玄武區區長、南京市玄武區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主任錢維說:“原來未成年人保護的職責是分散在各個部門。這次未成年人保**出臺之后,區里面要更進一步整合部門的職責,形成在區級層面的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加大投入和保障的力度,確保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當中,每年的投入不低于我們經濟增長的水平。加強檢查和督促,把未成年人保護納入到全區高質量考核當中。”
【江蘇:今年再建100個省級兒童“關愛之家”】
截至2020年底,江蘇有63.58萬名困境兒童。根據《關于落實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有關問題的補充意見》細化為6大類55種群體。根據《關于完善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的意見》,針對性提供生活、醫療、康復、教育、精神關愛和司法保護。全省600多家兒童“關愛之家”已服務困境和留守兒童20多萬人,今年還會建設100家省級兒童“關愛之家”。
大量的經驗告訴我們,對困境兒童來說,只發放基本生活補貼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多種途徑,解決他們監護環境、生活照料、心理關愛、教育輔導等問題。相比于“保障生存”,更要重視孩子們的未來發展。對于全社會的兒童來說,要提供無差別的保護與關愛,自下而上暢通溝通渠道,防患于未然。
(王雪彤 仇煜 報道)
(本條**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拓展知識:
玄武區民政局
協議離婚的話
需要兩人的身份證
戶口本。離婚協議書
還要帶著自己的結婚證去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1447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