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村地鐵站(魏公村地鐵站到北京大學口腔醫院)
前沿拓展: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建工機施集團獲悉,北京市海淀區魏公村小區棚戶區改造(1#辦公商業樓等3項)項目日前成功完成了鋼結構提升作業。與此同時,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唐托克托發電廠第三儲煤場建設項目也成功進行了鋼結構提升作業。這是北京建工機施集團在鋼結構提升安裝施工領域首次實現京內、京外項目同時提升、同時就位,實現了新的突破。
大唐托克托發電廠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是我國火力發電“航母”、世界上最大的火力電廠,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的重點工程。機施集團正在承建的托克托電廠第三儲煤場是當前國內在施最大跨度煤場封閉鋼結構項目、國內第三跨度預應力管桁架工程。煤場整體寬度224.5米,其中結構跨度222米,結構長度467米,結構高度為62.5米,總占地面積為10.4萬平方米。根據結構特點及現場環境,綜合考慮降低煤棚主桁架施工高度、解決煤棚中間段自身弧度及預留水平拉索結構施工空間等問題,施工過程中采用分段吊裝與累積提升相結合的施工方法,在以往無支撐超大跨預應力鋼結構施工中屬于首次,此施工方案最大的優點在于盡可能的把高空作業高度降低到離地面最低,有效保障了安全生產。鋼結構提升共計分為四個累計提升區域,每個累計提升區域分為兩次提升,總計提升量5800噸。首次提升區為一區,累計提升量為1600噸,第一次提升高度為28米,一次提升就位后需對接重約870噸的就位桁架,兩片桁架連接成整體后進行二次提升。控制提升后合攏的安裝精度及焊接變形是提升施工中的重中之重,包括鋼桁架上、下弦合攏對接口達32道,高空對接管截面最大為600毫米,壁厚最厚為30毫米,所有焊口壁厚均為中厚板的對接焊縫,涉及現場焊接工作量大,現場施焊環境條件差,焊縫質量易受大風天氣影響等諸多困難,安裝焊接難度大。首次提升完成后,將在9月初進行第二次提升,提升高度將達到62.5米,最終使鋼屋蓋安裝精準**。
與此同時,海淀區魏公村小區棚戶區改造(1#辦公商業樓等3項)項目中庭鋼屋蓋也同步精準提升到位。項目位于海淀區魏公村地鐵站西南口,**為一座超甲級寫字樓,助力老舊小區“華麗蝶變”。中庭鋼屋蓋由鋼桁架+單層網殼采光頂組成,提升面積達2500平方米,重量為1100噸,提升高度為20米。鋼桁架由8榀桁架組成,分段為51件構件拼裝;單層網殼采光頂托于鋼桁架之上,由658根矩形管拼裝。鋼屋蓋整體提升到位后通過桁架上10個支座與兩側塔樓相連,經過焊接后使兩座大樓融為一體。
為確保鋼屋蓋安全提升,項目團隊不斷優選方案、深化圖紙、細化管理,采用“地面拼裝+整體提升+高空合攏”的安裝方法,減少了大量的高空吊裝與高空焊接作業。本次提升在東西兩側塔樓結構與屋蓋南北側桁架之間共設置了14組提升工裝,并利用20個100噸液壓千斤頂實現同步整體提升。在提升過程中,項目派專人實時監測提升支架位移、垂偏以及結構撓度、變形等情況,并對桁架與支座同時進行標高監測。經過12個小時的**作,中庭鋼屋蓋按照預定時間精準提升到位,各項性能參數達到規定標準。
據了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北京建工機施集團就不斷研究和實踐大型復雜鋼結構提升安裝的理論、技術、工藝和裝備,并不斷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精準計算、精準**作和精準控制,30多年來,累計運用該項技術完成百余項鋼結構整體提升安裝工程,節約建設成本1億元。該項施工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提升之最不斷被刷新。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趙婷婷 通訊員 秦碧霞
編輯/譚衛平
拓展知識:
魏公村地鐵站
魏公村地鐵站位于北京市海淀區,魏公村地鐵站屬于地鐵4號線,地鐵4號線魏公村站列車開往天宮院方向,列車始發時間:05:14,停運時間為22:52;魏公村站開往安河橋北地鐵方向,第一班車時間:05:37,最后一班車時間:23:52。
魏公村街景圖
北京4號線 時間表
方向
首班時間
末班時間
開往 天宮院 方向
05:14
22:52
開往 安河橋北 方向
05:37
23:52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1347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