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稅法(個人所得稅法)
前沿拓展:
企業所得稅稅法
法律分析:1、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虧損企業連續彌補虧損的最長期限是五年。
2、5年內不論是盈利或虧損,都作為實際彌補期限計算。這里所說的虧損,不是企業財務報表中反映的虧損額,而是企業財務報表中的虧損額經主管稅務機關按稅法規定核實調整后的金額。
法律依據:《中華****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八條 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經典母題
【經典母題1】關于企業所得稅加速折舊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汽車重點制造企業購進新機器設備,可加速折舊
B.飲料廠購買單位價值10000元的固定資產,可以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
C.生物藥品制造企業新購進120萬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可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
D.某船舶制造企業購進80萬元專門用于研發的設備,可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
E.常年處于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可以加速折舊
【**】ADE
【同類考題1】某電子設備制造企業,總計人數80人,資產900萬元,2014年的應納稅所得額28萬元。企業2015年購入價值50萬元的研發專用設備,購入同類型筆記本電腦10臺,每臺4000元,總計價款4萬元,2015年的企業應稅收入是146萬元,發生的其他成本費用總計50萬元,則該企業當年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為( )萬元。
A.4
B.10.5
C.8
D.5
【**】B
【解析】從該企業的規模可以判斷出該企業2014年為小型微利企業,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2015年該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146-50-50-4=42(萬元),不再享受小微企業的待遇。2015年購進的50萬元的設備和筆記本電腦可在稅前一次性扣除。該企業當年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146-50-50-4)×25%=10.5(萬元)。
【同類考題2】關于2015年企業所得稅加速折舊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所有行業企業新購進的專門用于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B.只要是生物藥品制造業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都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C.縮短折舊年限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稅法規定的折舊年限的50%
D.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E.技術進步導致產品更新換代快的固定資產,可以一次性在稅前扣除
【**】AD
【解析】選項B:只有小型微利企業才可以稅前一次性扣除;選項C:縮短折舊年限的,最低不得低于規定折舊年限的60%;選項E:可以加速折舊,但不能一次性在稅前扣除。
【考點小結】
一、對生物藥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的企業2014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對上述6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4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二、對所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專門用于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三、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四、企業按上述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縮短折舊年限的,對其購置的新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折舊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第一至三條規定之外的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處理問題,繼續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執行。
五、四個領域重點行業加速折舊
1.對輕工、紡織、機械、汽車等四個領域重點行業(以下簡稱四個領域重點行業)企業2015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包括自行建造,下同),允許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方法。
四個領域重點行業企業是指以上述行業業務為主營業務,其固定資產投入使用當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50%(不含)以上的企業。
2.對四個領域重點行業小型微利企業2015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含)的,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一次性全額扣除;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允許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方法。
3.企業按上述第1條、第2條規定縮短折舊年限的,對其購置的新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的折舊年限的60%;對其購置的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60%。最低折舊年限一經確定,不得改變。
【經典母題2】2015年某居民企業購買符合規定的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用于生產經營,取得的普通**上注明價稅合計金額11.7萬元。已知該企業2013年虧損40萬元,2014年盈利20萬元。2015年度經審核的未彌補虧損前應納稅所得額為60萬元。2015年度該企業實際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萬元。
A.6.83
B.8.83
C.9
D.10
【**】B
【解析】本題考核虧損彌補、稅收優惠、稅額計算。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規定的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中抵免。
當年應納稅額=[60-(40-20)]×25%=10(萬元)
實際應納稅額=10-11.7×10%=8.83(萬元)。
【變形題目】某小型微利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5年購買并實際使用符合規定的國產環保設備一臺,取得的增值稅專用**上注明價款10萬元、稅款1.7萬元。已知截止2015年年初,該企業2009年尚未彌補的虧損為20萬元,2015年經審核的未彌補虧損前應納稅所得額為20萬元。該企業2015年實際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萬元。
A.0
B.1
C.4
D.3
【**】B
【解析】納稅人購置并實際使用稅法規定的環境保護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中抵免;所以該企業購置環保設備可以抵免的應納稅額=10×10%=1(萬元)
應納稅額=20×50%×20%=2(萬元),大于1萬元,所以環保設備投資額的10%可以在2015年全部抵免。2009年的虧損,到2014年末5年彌補期已滿,2015年不能再彌補2009年的虧損。抵免后實際應繳納企業所得稅=2-1=1(萬元)。
【考點小結】
(1)實務中,要看固定資產入賬的憑證,如果是不得抵扣增值稅的,按含稅價入賬,那么就是以含稅價為基數計算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抵免稅額;如果抵扣了增值稅,那就是以不含稅價為基數計算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抵免稅額。
【考點小結】
(2)企業所得稅的彌補虧損,自下一年度算起,連續5年。先虧先補,后虧后補。
(3)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20萬元(含2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經典母題3】根據企業所得稅的規定,下列收入中,屬于企業所得稅不征稅收入的有( )。
A.財政撥款
B.地方**債券利息收入
C.逾期未退包裝物押金收入
D.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性基金
E.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收入
【**】AD
【解析】選項AD: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性基金均屬于不征稅收入(而不是免稅收入);選項C:逾期未退包裝物押金收入屬于應當征稅的其他收入;選項BE:地方**債券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收入,均屬于免稅收入。
【題目變形1】屬于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的有:BE。
【題目變形2】屬于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的是:C。
【題目變形3】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有:ABDE。
【變形題目】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取得的下列收入中,不征或免征企業所得稅的有( )。
A.接受社會各界的捐贈
B.取得的財政撥款
C.開展培訓、咨詢業務取得的服務費
D.按照縣級民政、**門規定收取的會費
E.經營活動的收入
【**】AB
【解析】選項A:屬于免稅收入;選項B:屬于不征稅收入;選項D:按照“省級”以上民政、**門規定收取的會員費為免稅收入;選項CE:屬于應稅收入范圍。
非營利組織的下列收入為免稅收入:
(1)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捐贈的收入;
(2)除財政撥款以外的其他**補助收入,但不包括因**購買服務取得的收入;
(3)按照省級以上民政、**門規定收取的會費;
(4)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孳生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
(5)**、國家**規定的其他收入。
【經典母題4】企業發生下列資產轉移情形,應當確認收入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有( )。
A.將產品用于市場推廣
B.將資產在境內總機構及其境內分支機構之間轉移
C.將產品用于交際應酬
D.將產品用于對外捐贈
E.自建商品房轉為自用或經營
F.將資產用于生產、制造、加工另一產品
G.將資產用于職工獎勵或福利
H.改變資產形狀、結構或性能
I.將商品用于股息分配
J.將產品用于本廠辦公樓擴建
K.將產品用于管理部門使用
【**】ACDGI
【題目變形1】下列資產轉移情形,屬于企業外部處置資產行為的有:ACDGI(另一種提問角度:下列資產轉移行為中,可以視同銷售確認收入的有)。
【題目變形2】下列資產轉移情形,屬于內部處置資產的有:BEFHJK(另一種提問角度:下列資產轉移行為,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有)。
【考點小結】
企業發生下列處置資產的情形,除將資產轉移至境外以外,由于資產所有權屬在形式和實質上均不發生改變,可作為內部處置資產,不視同銷售確認收入,相關資產的計稅基礎延續計算:
(1)將資產用于生產、制造、加工另一產品;
(2)改變資產形狀、結構或性能;
(3)改變資產用途(如自建商品房轉為自用或經營);
(4)將資產在總機構及其分支機構之間轉移(轉移到境外的除外);
(5)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情形的混合;
(6)其他不改變資產所有權屬的用途。
企業將資產用于交際應酬,市場推廣或銷售,職工獎勵或福利,股息分配,對外捐贈等,因資產所有權屬已發生改變而不屬于內部處置資產,應按規定視同銷售確定收入。
【經典母題5】下列項目中,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有( )。
A.購買存貨允許抵扣的增值稅
B.出口關稅
C.購置摩托車不得抵扣的增值稅
D.企業所得稅
E.房產稅
【**】BCE
【解析】不得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稅金包括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即選項AD;而選項BCE可以當期直接或分期間接分攤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題目變形1】不得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稅金有:AD。
【題目變形2】可以在發生當期直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有:BE。
【考點小結】稅金分為可以稅前扣除的稅金和不可以稅前扣除的稅金;可以稅前扣除的稅金,分為在發生當期扣除和在以后各期分攤扣除。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2446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