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大家好,相信還有很多朋友對于1萬一個月扣多少個稅和工資納稅的標準是多少錢的相關問題不太懂,沒關系,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分享1萬一個月扣多少個稅以及工資納稅的標準是多少錢的問題,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多少錢
1.綜合所得年度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表(適用于年度計算):
(年度綜合所得,適用于2019年及以后取得的綜合所得)
(注1: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注2: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換算后計算應納稅額。)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年度收入額-準予扣除額
準予扣除額=基本扣除費用60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綜合所得月度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表(適用于月度計算):
(月度綜合所得,適用于2019年及以后取得的綜合所得)
(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間計算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
月度(包括按月預扣)計算個人所得稅: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額-準予扣除額
準予扣除額=基本扣除費用5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3、2018年第四季度工資薪金所得月稅率表,適用于2018年第四季度取得的工資薪金
注:納稅人在過渡期間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不扣除個稅新法規定的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費用。
(適用于2018年10月以后取得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注: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年應稅收入額-準予稅前扣除金額
三、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稅款。
2.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收入*(1-20%)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居民個人辦理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應當依法計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收入額,并入年度綜合所得計算應納稅款,稅款多退少補。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收入額×20%
按照每次租賃收入的大小,區別情況計算: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收入-費用800元)×2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收入×(1-20%)×2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轉讓財產的收入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2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每次收入額×20%
注意:如果另行給予優惠稅率或者減半征收的,則按優惠稅率或者減半計算。
個人所得稅多少起征收
公民綜合所得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每月5000元。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源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什么意思
1、專項附加扣除指的是,在計算綜合所得應納稅額時,除了5000起征點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允許額外扣除的項目,如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等六項費用。
2、專項扣除費用是這次個稅改革很重要的一部分,減輕了個人稅負,有利于個稅更好反映不同家庭的負擔情況,更好發揮調節收入分配功能。
3、專項附加扣除項的設立,實際上是在“基本減除費用標準5000元/月+五險一金免稅額+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的基礎上,再給居民個人增加了免稅額。也就是說月收入扣除社保,再扣除這些專項扣除費用,之后剩余金額再納稅。
4、專項扣除的費用主要有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費用等。
5、專項附加扣除總共六個項目: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
1、人員信息采集:填寫要申報的全部人員信息后,點擊上方“報送”,稍后獲取反饋,看下是否成功;
2、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采集(涉及到需要扣除的納稅人,按實際情況采集),采集后同樣需要報送并獲取反饋;
3、報表填寫,分為:綜合所得申報、分類所得申報、非居民所得申報、限售股所得申報四個目錄,其中,綜合所得申報中的工資薪金為必填項,其他所得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填寫;
4、稅款計算(綜合所得申報需要進行稅款計算,其他所得是自動計算的),附表填寫(若涉及其他附表也需要填寫一下);
5、申報表報送,點擊右上角“發送申報”,并及時點“獲取反饋”,提示“申報成功”才可以;
6、稅款繳納:申報成功后,有稅款的需要進行扣款,沒有稅款的就不用**作了。
個稅起征點是多少錢
1、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正確叫法是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或者免征額)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根據現行《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個稅起征點現在是5000元。
2、個人所得稅起起征點(正確叫法是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或者免征額)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
3、根據現行《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個稅起征點現在是5000元。
4、《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規定,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5、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6、(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7、(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8、(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多少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7、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8、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誰知道個人所得稅多少錢起征
1、個稅是按應發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后的實發工資算的,超過3500元的部分需計算繳納個稅。
2、你看你在別人追問中的問題,所扣的172元應該是社保費用。不知道你是哪個省,去年我們這里的每人社保扣費差不多就是這個數,當然今年又調整了。社保費用一般每年7月份都會往上調整。
關于1萬一個月扣多少個稅,工資納稅的標準是多少錢的介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21458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