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補交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年終獎怎么計算合適
大家好,關于個人所得稅補交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年終獎怎么計算合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個人所得稅補交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年終獎怎么計算合適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2022年,個人所得稅怎么算能防止多繳,還能退一筆呢?
馬上就要過3月15日之前的預約期了,相信你已經迫不及待看今年能退多少錢了?
有一些朋友可能還很忐忑,會不會要補繳稅???年終一次**獎金稅不少呢!
別著急,看過這篇文章,您就可以自由選擇了。
01 關系個人的所得稅稅率
目前,我國對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采取的是超額累進稅率計算辦法,應交所得稅=應稅所得*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稅所得額。工資薪金所得應交的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為執行3%至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
通俗來講,就是超出部分按比例計算繳稅。
你,要掌握一張表,才能做好后面的數學題。
對于工薪的我們來說,表一最重要,綜合所得的絕大部分收入。
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之外的,依照上表一按月換算后計算應納稅額。
這個表,可以換算為每月的額度表,也是年終獎一次**繳納的稅率表。
÷12得下表,速算扣除數略有不同
02 2022年的最新政策
2022年,原本年終獎要計入每月平攤開來計算繳稅額度的
但考慮到這兩年都不容易,就把這個政策推遲到2023年了
有什么好處呢?
如果平攤入月,那么你只能老老實實的超額累進計算了
但如果可以單獨計算,不把超出額度推高,降低繳稅比例。
說到這里,大家就可以自己算算看了!
03 使用APP匯算
“個人所得稅“APP在填完基礎信息、專項附加扣除,就可以開始2021年綜合匯算了。
編輯搜圖
按部就班填完選完,就來到關鍵地方了:工資薪金的選擇了
如果您有年終獎,紅框內會有“存在年終獎,請選擇。。
點進去,會有兩個選項
而年終一次**獎金,也適用之前稅表,超過3萬6才開始繳納3%。
就要合理計算好額度了。
一般來說,每月工資有5000起征底數,有專項附加扣除,超出部分的3600,才會繳納3%。
而年終一次**獎金,也適用之前稅表,超過3萬6才開始繳納3%。
對于有些單位,沒有獎金一說,但有一次**發放的一些收入,這就給了我們很大的調整空間。
您可以充分利用額度和單獨計算這個選項。
2021年,您的收入明細已經敲定,就需要綜合考慮是一次**匯算,還是“單獨一筆”匯算了。
原則就是,盡量不要推到稅率第三檔,充分用足免稅、專項附加扣除等額度。
想要進階點的,可以看下面
04 進階的算法-感興趣的來看
月度扣稅,不是單純的“÷12”這么粗放的計算的
APP里面的公式,實際上逐月累計預扣計算的
在新個稅制度下,由以前每月單獨計算個稅,改為每月預扣預繳,次年統算多退少補。
即:每月算一次繳納一次,計算公式改為累計數據計算
本月應扣繳稅額=(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預扣稅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繳稅額
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減除費用是5000,專項扣除費用指險和金,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孩子老人房子等。
有的特殊行業,個人購買商業健康保險,也能算做其他扣除項目
舉例計算
1、張三(法外狂徒)月工資15000元,每月應扣險金1000元,每月專項附加扣除2000元,3月份取得勞務報酬3萬元,8月份取得稿酬1萬元,11月份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5000元。
張三今年每月預繳稅多少?出圖
編輯搜圖
1月預扣個稅額=(15000-5000-1000-2000)*3%-0=210元
2月預扣個稅額=(15000*2-5000*2-1000*2-2000*2)*3%-0-210=210元
3月預扣個稅=(15000*3-5000*3-1000*3-2000*3)*3%-0-420=210元
4月預扣個稅=(15000*4-5000*4-1000*4-2000*4)*3%-0-630=210元
5月預扣個稅=(15000*5-5000*5-1000*5-2000*5)*3%-0-840=210元
6月預扣個稅=(15000*6-5000*6-1000*6-2000*6)*10%-2520-1050=630元
注意:這里是1-6月份累計應稅所得已經超過36000元的標準,適用10%稅率了。
7月預扣個稅=(15000*7-5000*7-1000*7-2000*7)*10%-2520-1680=700元
8月預扣個稅=(15000*8-5000*8-1000*8-2000*8)*10%-2520-2380=700元
9月預扣個稅=(15000*9-5000*9-1000*9-2000*9)*10%-2520-3080=700元
10月預扣個稅=(15000*10-5000*10-1000*10-2000*10)*10%-2520-3780=700元
11月預扣個稅=(15000*11-5000*11-1000*11-2000*11)*10%-2520-4480=700元
12月預扣個稅=(15000*12-5000*12-1000*12-2000*12)*10%-2520-5180=700元
全年預扣工資薪金個稅額=5880元
勞務報酬按80%計算
應預扣個稅=30000*(1-20%)-2000=5200
稿酬的預扣個稅
應預扣個稅額=10000*(1-20%)*(1-30%)*20%=1120元
特許權使用費的預扣個稅
應預扣個稅額=5000*(1-20%)*20%=800元
全年已經預繳個稅=5880+5200+1120+800=13000
年度匯算環節
一、先計算綜合所得收入額:
(1)工資薪金的收入額=15000*12=18萬元
(2)勞務報酬的收入額=30000*(1-20%)=24000元
(3)稿酬的收入額=10000*(1-20%)*(1-30%)=5600元
(4)特許權使用費的收入額=5000*(1-20%)=4000元
綜合所得收入額合計=213600元
二、再計算全年應納稅的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213600-60000-12*1000-12*2000=117600元
三、然后計算全年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117600*10%-2520=9240元
最后,匯算退或補
應退或應補稅額=應納稅額-已經預扣稅額=9240-13000=-3760元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023年,年終獎并入月度計算,但即使是單獨一筆計算,年終獎扣稅也是÷12計算的,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后,計算的。
如張三年終獎10萬,100000÷12=8333,適用10%稅率,
應繳納稅額8333*10%-210=623.3
如何運用這些數字,為自己爭取更多福利?充分利用數字,調整到合適比例。
總的來說,就是額度要用足了,減免要用足了。
月度的額度、年度的額度都要用足!
每年的減免都要用足。
。
社保的補繳費用范圍,如何來確定呢?
社保補繳費用的范圍和水平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涉及到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續**。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本文將從多個維度,詳細闡述社保補繳費用的確定方式。因為社保的補交,它是有多個方面的原因,有些人群可能在補交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那么我們從本篇文章都給大家去詳細的闡述一下,究竟該如何來進行補交社保。
我們需要考慮到社保補繳費用的原因和目的。社保補繳費用通常是由于個人或單位未按時繳納社保費用造成的。社保費用是一種社會保障的經濟基礎,通過繳納社保費用,個人和單位享受到社會保障制度提供的各種福利和保障。因此,社保補繳費用的目的是保障社會保障制度的正常運行和全體參保人員的權益。
社保補繳費用的確定需要考慮到經濟實力和個人能力。個人和單位的經濟實力是社保補繳費用確定的重要依據。在確定具體補繳費用的時候,應該根據個人和單位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其收入水平、資產狀況以及其他經濟因素,合理確定補繳費用的水平和范圍。這樣可以保證社保補繳費用的合理**和可行**,既可以保障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又不過分增加個人和單位的經濟負擔。
社保補繳費用的確定還需要考慮到社會公平和道德因素。社保制度的建立是為了促進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而社保補繳費用的確定應該體現社會公平原則。在確定具體補繳費用的時候,應該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防止個別人或單位逃避繳費,保障所有參保人員的權益。同時,社保補繳費用的確定也應該考慮到道德因素,即根據個人和單位的責任意識和誠信程度,合理確定補繳費用的水平和范圍。
社保補繳費用的確定還需要考慮到制度設計和政策調整。社保補繳費用的確定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不斷完善社保制度的設計和政策調整。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社保補繳費用的監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補繳費用計算和征收機制,確保補繳費用的公平、合理和可行。同時,**還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增加對社保制度的普及和宣傳,提高個人和單位的社保意識,減少社保補繳費用的發生。
綜上所述,社保補繳費用的范圍和水平的確定需要從多個維度進行考慮。在確定具體補繳費用的時候,應該考慮到經濟實力和個人能力,遵循社會公平和道德原則,并不斷完善制度設計和政策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社保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續**,實現全體參保人員的權益保障和社會穩定。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兒,本人專注于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財經新勢力##銀齡時代##財經察話會#
減除費用直接按 6 萬元扣除的年中換工作后如何扣除
張某去年 1—12 月均在同一公司任職,年薪不超 6 萬元且任職公司每月均履行個稅預扣預繳義務。今年自 1 月份起,公司在預扣預繳張某工資的個人所得稅時,直接按照全年 6 萬元計算累計減除費用。年中 11 月份張某離職更換工作,請問張某年中離職更換工作后在新公司如何扣除減除費用?
答:《國家**關于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國家**公告 2020 年第 19 號)第一條規定,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 6 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 1 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 6 萬元計算扣除。即,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 6 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 6 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后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應當按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并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相應納稅人的備注欄注明“上年各月均有申報且全年收入不超過 6 萬元”字樣。
國家**政策法規司 2021 年 9 月 26 日在互動交流板塊對問題“我符合《國家**關于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2020 年第 19 號)規定的條件,從 2021 年1 月起原單位按 6 萬元扣除減除費用,但是在 2021 年 7 月更換工作,到新單位后減除費用如何扣除?是不再減除還是按每月 5000 元累計扣除?”答復如下,《國家**關于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2020 年第 19 號)規定的新的預扣預繳方法,適用于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各月均在同一單位扣繳申報了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 6 萬元的居民個人。具體來說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1.上一納稅年度 1—12 月均在同一單位任職且預扣預繳申報了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2.上一納稅年度 1—12 月的累計工資薪金收入(包括全年一次**獎金等各類工資薪金所得,且不扣減任何費用及免稅收入)不超過 6 萬元;3.本納稅年度自 1 月起,仍在該單位任職受雇并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您更換工作單位后,不再滿足上述第 3 個條件,即“同一單位”適用條件。新單位應當根據《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扣繳申報。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 5000 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也就是說,您 2021 年 7 月到新單位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新單位辦理扣繳申報時,減除費用應當按照 5000 元(5000 元/月×1 月)扣除。在原單位已經扣繳的部分無需在預繳階段調整,您應在年度匯算清繳時統一按照 6 萬元/年的標準扣除基本減除費用計算全年應納稅額,與已預繳稅款進行比較,多退少補。另外,由于您換工作前已在原單位充分享受 6 萬元/年減除費用,為減輕您的辦稅負擔,我們建議您在新單位不再扣除減除費用,以免匯算時再調增多扣除的費用進而補繳稅款。
綜上,張某年中離職更換工作后,在新公司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按照 5000 元/月乘以張某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即張某 11 月到新單位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新單位辦理扣繳申報時,減除費用應當按照 5000 元(5000 元/月×1 月)
扣除。在原公司已經扣繳的部分無需在預繳階段調整,年終匯算清繳時再與已預繳稅款進行比較,多退少補。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個人所得稅補交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年終獎怎么計算合適和個人所得稅補交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年終獎怎么計算合適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102576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