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個人所得稅算法(個人所得稅算法公式計算器)
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關于老個人所得稅算法(個人所得稅算法公式計算器),老個人所得稅算法(個人所得稅算法公式計算器)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個人所得稅的算法
不同收入的稅率取決于收入的來源和**質。一般來說,個人所得稅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工資、薪金所得:這種收入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3%至45%。具體的稅率表如下: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36000元的 3 0
2 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 10 2520
3 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 20 16920
4 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 25 31920
5 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 30 52920
6 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 35 85920
7 超過960000元的 45 181920
年終獎所得:這種收入將年終獎金額除以12個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額來確定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年終獎所得稅率表與工資、薪金所得的稅率表相同,只是他們的計算方式不同。具體的稅率表如下:
級數 平均每月收入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3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等:這些收入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具體的計算方法根據不同類型的收入有所不同。
稿酬所得:這種收入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實際稅率為14%。
勞務報酬所得:這種收入遵循以下稅率表2:
級數 含稅級距或不含稅級距(每次收入)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20000元或16000元的部分 20 0
2 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或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過50000元或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這些收入適用以下稅率表2:
級數 含稅級距或不含稅級距(每年收入)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30000元或28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過30000元至90000元或28500元至82500元的部分 10 1500
3 超過90000元至300000元或82500元至250500元的部分 20 10500
4 超過300000元至500000元或250500元至390500元的部分 30 40500
5 超過500000元或390500元的部分 35 65500
個人所得稅開始退稅了,我們該怎樣申請退稅呢?原來**作這么簡單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或各大媒體平臺,看到很多人曬出自己的個人所得稅的退稅截圖,有的退了幾千,甚至有的人退了1-2萬,真的有點讓人“羨慕嫉妒恨”。其實只要你在上一年有交過個人所得稅,也是可以申請的。那么,我們該怎樣申請退稅呢?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在手機上簡單**作幾步就可以了。建議大家點贊、**+關注,方便以后需要時,隨時拿出來看看。
今年個人所得稅退稅的辦理時間是3月1日到6月30日。3月15日之前需要預約辦理,就是說當天不能辦理,可以預約到明天或其它哪一天辦理;3月15日之后,可以當天就能辦理。
一:安裝“個人所得稅”app。
首先,我們要在手機上安裝一個“個人所得稅”的app,直接在手機自帶的應用市場里搜索“個人所得稅”,就能輕松找到,然后點擊安裝就可以了。安裝非常簡單,跟其它軟件的安裝方法一樣,這里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
二:注冊賬號。
要想使用這個“個人所得稅”app來退稅的話,我們還需要注冊一個賬號。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點擊底部導航中的“個人中心”,就會進入用戶的個人中心界面(如下圖)。
然后點擊頂部的“登錄/注冊”按鈕,進入登錄/注冊的界面(如下圖)。
然后點擊“注冊”按鈕,屏幕底部會彈出彈窗(如下圖)。
這里有“大廳注冊碼注冊”和“人臉識別誰注冊”2種,我們點擊進去,然后按提示一步一步**作就可以了。
三:申請退稅流程。
注冊完成后,我們就登錄進去,進入“個人所得稅”app的首頁。
點擊“我要辦稅”按鈕(如上圖標紅處),就會進入“辦稅”界面(如下圖)。
點擊“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按鈕,這時屏幕底部會彈出“請選擇申報年度”按鈕彈窗(如下圖)。
我們申報的是2021年的個稅,所以這里我們點擊“2021年度”,進入下一個界面(如下圖)。
這里我們點擊“我需要申報表預填服務”,進入“標準申報須知”界面(如下圖)。
點擊“我已閱讀并知曉”按鈕,進入“標準申報”界面。
點擊上圖的“匯算地”,這時底部會彈出“匯算地”的選項。
我這里選擇“戶籍所在地”(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然后點擊“確定”。
然后在“詳細地址”輸入框中輸入詳細地址,否則,下面的“下一步”是灰色的,沒辦法繼續**作了。填寫好后,點擊下一步。
這時,系統會自動算出,我們上一年度有多少個人收入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如上圖:我有24785元的收入需要交個稅。點擊下一步,進入下一個界面(如下圖)。
在這個界面,我們可以看到,我需要交個人所得稅743.57元,我已經交了15241.03元,所以我的退稅金額是14497.46元。點擊下一步。
在彈出的“聲明”界面,勾選“我已閱讀并同意”,然后點擊“確認”按鈕,進入下一界面(如下圖)。
點擊“申請退稅”按鈕,這時會彈出“特別提醒”彈窗(如下圖)。
點擊“繼續退稅”,這時會提示我們選擇退稅的銀行卡(如下圖)。
我在這里綁定了**建設銀行。如果你沒有綁定銀行卡,可以點擊“添加銀行卡信息”按鈕來添加綁定銀行卡。我這里選擇**建設銀行,然后點擊“提交”按鈕。
在彈出的窗口中點擊“繼續退稅”按鈕,就完成了提交申請。然后就是等稅務機關把稅款退還給我們了。
四、退稅多久能到賬?如何查看進度?
在我們成功申請完個人所得稅退稅以后,一般情況下,5個工作日就會打到我們綁定的銀行卡里。如果想要查看退稅進度或狀態,可以返回到“個人所得稅”app的首頁。
點擊“我要查詢”按鈕,進入“我要查詢”界面(如下圖)。
點擊“申報查詢”,進入下一頁(如下圖)。
點擊“已完成”,進入下一頁(如下圖)。
點擊“2021年度綜合所得年度匯算”,就會進入“申報記錄詳情”界面(如下圖)。
點擊“退稅記錄”,進入下一頁(如下圖)。
這里顯示我的申請還在“稅務審核中”,我們點擊“稅務審核中”,進入下一頁(如下圖)。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我的申請已經提交成功,還處在“稅務審核中”,如果審核通過,就會進入下一階段——國庫處理,然后就會打到我們的銀行卡里,我們可以耐心等行,也就幾天的事。
五、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自從個人所得稅改革以來,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就發生了變化,現在的算法是將我們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4項所得收入,合并成“個人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 = ( ( 綜合所得收入額 – 60000元 -“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 – 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 –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 捐贈 ) ×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 – 已預繳稅額。
所以,如果你有“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房貸、贍養父母、捐贈等費用時,可以在申報個稅年度匯算的表單時,填寫上它們,你的個稅退稅可能會更多。我沒有這些,所以,就不用填寫了。
嗯,如果你在上一年度交過個人所得稅,或者子女教育、贍養父母、捐贈等專項附加費用沒有扣除個稅的,都是可以申報個稅退稅的。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獲得退稅,有的人申請后可能還要補稅,這是因為個稅改革以后,平時所繳納的稅費是預繳稅費,有可能多交,也有可能少交,多交了就可以退稅,少交了就需要補稅。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如果覺得好,那就長按下面的“點贊”按鈕,給我來個【超級贊】吧。同時,歡迎“評論、**、關注”。你還可以點擊我的頭像,進入我的主頁,觀看更多的文章和視頻。好了,我們下期再見。
個人所得稅 2023最 新 算法
累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2023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個稅起征點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累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2023
累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以截至當前月份累計支付的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減除累計基本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累計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對照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出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減除已預扣預繳稅額后的余額,作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
該方法適用于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支出(2019/01/01后扣除)。使用累計預扣預繳的計算方法,計算公式如上。
個稅起征點2023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2018年6月1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召開,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擬調至5000元。2018年8月底,調查顯示,大部分網民希望提高個稅起征點。2018年8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過渡施行,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23
小編辛苦精心為各位網友準備了2022年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個稅稅率表,5000元起征點,包括工資稅率表、年終獎稅率表、勞務稅率表,個體戶稅率表等,簡單實用的表格,讓您更容易看懂稅率表。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級數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預扣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36,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過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說明:
1、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案例說明
公司員工張三:2022年1月工資15000元;2022年2月工資45000元;2022年3月工資15000元。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兒子,子女教育每月扣除1000元;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每月1000元;父母健在,且是獨生子女,贍養老人支出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五險一金每月繳納3000元。購買符合條件的商業健康保險每月200元。
2022年1月
應納稅所得額=15000-5000(累計減除費用)-3000(累計專項扣除)-4000(累計專項附加扣除)-200(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2800元
應納稅額=2800*3%=84元
2022年2月
應納稅所得額=60000(累計收入)-10000(累計減除費用)-6000(累計專項扣除)-8000(累計專項附加扣除)-400(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35600元
應納稅額=35600*3%=1068-84(已預繳預扣稅額)=984元
2022年3月
應納稅所得額=75000(累計收入)-15000(累計基本減除費用)-9000(累計專項扣除)-12000(累計專項附加扣除)-600(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38400元
應納稅額=38400*10%-2520-1068(已預繳預扣稅額)=252元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歡迎各界大佬**推送優秀的財稅文章。
歡迎一起學習交流。
關注公眾號:稅籌說 靈活用工
微信號:L783580
微信公眾號:Ljp783580
分享稅籌經驗,解決疑難財稅問題!
幫你合法合理地省錢,立志讓你做最省心的老板。
解讀最新的稅收熱點,分享最優的稅籌方式
好了,文章到這里就結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老個人所得稅算法(個人所得稅算法公式計算器)和老個人所得稅算法(個人所得稅算法公式計算器)問題對您有所幫助,還望關注下本站哦!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10257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