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個人所得稅(5500個人所得稅要扣多少)
很多朋友對于5500個人所得稅(5500個人所得稅要扣多少)和5500個人所得稅(5500個人所得稅要扣多少)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5000元個稅免征額是否應再提高?網友評論炸了,建議免征額提高到1萬元,跟房價掛鉤,按地區或家庭征收
來源:**經濟周刊-經濟網
**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王紅茹)9月22日,本刊刊發《專家激辯:5000元個稅免征額是否應再提高?》一文,引發熱議。**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施文潑提出,5000元免征額的調整時間不長,在調整時也考慮了提前量,加上新增多項專項附加扣除。“我個人認為近期內不會調整免征額。”
此觀點進一步引發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是否需要再提高的討論。眾多網友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有網友建議個稅免征額調整到1萬元
@西蜀景滕:必須1萬元起,物價太高了,還要養娃。
@無痕觀世界:應該對綜合收入一萬元以上的征稅,包括各種股票理財投資。
@GAME2018:建議提高到1萬元。
有網友建議按地區調整免征額
@寶哥觀世界:應該根據當地收入水平來調整免征額,而不是一刀切。
@貝貝熊567:應該按不同的地區制定不同的免征額,而不是現在的一刀切。各個地區的情況不一樣,5000元在一些三四線城市基本可以,但在一線城市,個人還是需要繳納不少的個稅。
@雁宇西風:按照地區人均GDP或實際收入來征收,北上廣深1萬元免征。
@巴蜀龍子:建議北京上海5500元免征,西部地區11000元免征,調節地區差異。
@大濕有點兇:5000元在三四線城市已經算比較高的收入了,但在一二線城市就不算高,所以個稅標準應該按照城市發展程度來調整。
有網友建議與房價掛鉤
@半瓶水的江湖:建議按房價,當地房價一平米多少錢,就多少免征額。
@楓之靈軒:應該按照工作地區的房價來算,如果是20萬/平米,就按20萬免征額;如果是5000元/平米,就按5000元免征額。
@左手白點:要跟房價掛鉤,免征額調為當地均價的1.5倍。對于普通人來說,房子基本上都是一生中最大額的消費,跟房價掛鉤能真實起到調節收入的作用。
@蒼白君1:每個地方不一樣,北京一萬元都不夠還房貸,還是和房價掛鉤好一些。
還有網友建議按家庭征收
@helloiop:按照家庭征收,畢竟有孩子的家庭,其中有一個人沒法出去工作。
@用戶No001:按家庭人均收入征收比較合理,有利于緩解年輕人生娃、養老壓力。
@不愛出門的旅游人:應該按照家庭收入納稅,一家3口一個人掙錢,月入1萬元,人均3333元;要是4口人,人均才2500元。
@Michael_ling:可以人均5000元或8000元按家庭來納稅,這樣還能促進二胎、三胎。
本文來自【**經濟周刊-經濟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體制內·解讀|2023年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詳解 節省萬元不是夢
這可真不是什么標題**,而是國家扎扎實實給國人的福利補償。
個人所得稅想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個人綜合所得,即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所得,超過一定數額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60000每年或者5000每月,收入超過這個數額的是不是感覺荷包一緊?
先別慌,2018年后個稅改革后有一個亮點,就是多了“專項附加扣除”這一項。就是在計算個稅之前,在收入基數的上扣除一定額度,根據扣除后的新基數重新計算個稅。有點懵圈?舉個例子,假如你月工資是6500元,根據5000的元的起征點,多出的1500元是要向國家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如果你現在有一個正在上幼兒園或小學的孩子,這是專項附加扣除的其中一項,國家可以給你減免1000元,你的月工資可以視為5500元,如果你還背著房貸,這也是專項附加扣除的內容,國家會再給你減免1000元,你的月工資可以視為4500元,兩項扣除后,你的月工資成了4500元,低于5000元的個稅起征點,你就可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了,一分錢都不用繳了。即使沒有降到5000元以下,那你的計稅標準也是按照扣除后的低費用計算的,可以少繳很大一部分。
所以,別再傻傻不懂,每年白白多繳那么多冤枉稅了。國家白給的福利,這羊毛都不薅還等啥呢?
扣除項目
專項附加扣除總共七項,分別是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租金、贍養老人,2023年又新增了一項叫“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每一項的申報要求和扣除比例都不一樣。
扣除規定
子女教育:全日制學歷教育和學前教育,必須年滿3周歲。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可選擇父母各負擔50%,也可以父母一方扣100%。這里需要動個小心思,假如你月工資5800元要繳稅,你愛人4000元不用繳稅,你會怎么選?選擇各50%,你就是5300元,你愛人是3500元,你還是要繳稅,你愛人扣不扣仍然不用繳;你自己負擔100%,你就是4800元,你不用繳稅,你愛人還是不用繳。
繼續教育:接受繼續教育人員,每月扣除400元,可選擇本人扣除或父母扣除;參加專業技能、職業資格教育培訓人員,取得證書當年,扣除3600元。
大病醫療: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累計負擔超過15000元的人員。每年限額8萬元,可本人或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的,由父母一方扣除。
住房貸款利息:支付首套住房貸款利息的,注意是首套。每月1000元,不超過240個月。
住房租金:工作所在城市無自有住房,且發生租房支出的。視城市情況不等,簡單說就是直轄市、省會一類的大城市1500元,中等一點的1100元,小一點的800元。
贍養老人:贍養一位及以上滿60周歲父母的,注意不是岳父母或公婆,以及子女均已去世且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每月2000元。獨生子女的獨享,非獨生子女的分攤,但每人分攤不得超過1000元。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這是2023年新增加的項目,估計也是為了鼓勵三胎吧。有3歲以下嬰幼兒的。每月扣除1000元,可選擇父母一方扣除或雙方均攤。
申請方式
會玩智能手機的人都能搞定,手機端安裝APP,注冊登陸,然后按照**作要求逐項申報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專項附加扣除是需要每年申報和確認的,不能一勞永逸,每年12月31日前要記著確認和更新喲!
上年沒來得及申請,已經被扣稅了也不用緊張,國家都替咱想著呢。直接在APP上**作,填寫補充申請,多繳的稅款會一分不少退給你滴。
關于本次5500個人所得稅(5500個人所得稅要扣多少)和5500個人所得稅(5500個人所得稅要扣多少)的問題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解決了您的問題,我們非常高興。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007568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