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前沿拓展:
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于油著樂降范東衛似得口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府族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新個人所得稅法將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四項所得(以下簡稱綜合所得)按納稅紙映住分未席告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
本次修法對于居民個人取得的四項所得實行按年綜合征收,工資薪金所得、勞以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為工資薪金收入、勞務報來自酬收入、稿酬收入和特許權使用收入等各項收入扣除相應費用及扣除項目后才為所得概念。
【法么年程銀英律依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象周征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肥房前曲粉煤大客防)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系答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燃盡上寫春濟縮雙跑鐵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預書單跑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四)財產租賃所找愛陳如濃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木策掉寬愿拿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必劇殖測紅連工職七十計算。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做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臨因殺另濃病意督查約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官貨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油派局律雞她桿樂府一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液靜并報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1
增值稅
納稅期限:
1.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
2.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3.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銀行、財務公司、信托投資公司、信用社,以及**和國家**規定的其他納稅人。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4.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并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5.納稅人進口貨物,應當自海關填發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之日起15日內繳納稅款。
6.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繳納增值稅、消費稅、文化事業建設費,以及隨增值稅、消費稅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原則上實行按季申報。納稅人要求不實行按季申報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其應納稅額大小核定納稅期限。
7.按固定期限納稅的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選擇以1個月或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一經選擇,一個會計年度內不得變更。
相關政策:
《** 國家**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 第四十七條
《中華****增值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691號)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
《國家**關于合理簡并納稅人申報繳稅次數的公告》(國家**公告2016年第6號)第一條
《國家**關于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公告2021年第5號)
2
企業所得稅
納稅期限:
1.企業所得稅按納稅年度計算。納稅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十二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企業依法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
2.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并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3.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六十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企業應當在辦理注銷登記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稅務機關申報并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相關政策: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2018年修訂)(中華****主席令第23號)第五十三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9年修訂)(國務院令第714號)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百二十八條
3
消費稅
納稅期限:
1.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2.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并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3.納稅人進口應稅消費品,應當自海關填發海關進口消費稅專用繳款書之日起15日內繳納稅款。
4.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繳納增值稅、消費稅、文化事業建設費,以及隨增值稅、消費稅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原則上實行按季申報。納稅人要求不實行按季申報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其應納稅額大小核定納稅期限。
相關政策:
《中華****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年修訂)(國務院令2008年第539號)第十四條、第十五條
《國家**關于合理簡并納稅人申報繳稅次數的公告》(國家**公告2016年第6號)第一條
4
個人所得稅
納稅期限:
1.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2.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3.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后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4.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
5.居民個人從**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非居民個人在**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申報納稅。納稅人因移居境外注銷**戶籍的,應當在注銷**戶籍前辦理稅款清算。
6.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后,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
相關政策: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2018年修訂)(中華****主席令第9號)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
5
城市建設維護稅
納稅期限:
1.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與增值稅、消費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一致,分別與增值稅、消費稅同時繳納。
2.城市維護建設稅的扣繳義務人為負有增值稅、消費稅扣繳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在扣繳增值稅、消費稅的同時扣繳城市維護建設稅。
相關政策:
《中華****城市維護建設稅法》(中華****主席令第五十一號)第七條、第八條
6
煙葉稅
納稅期限:
煙葉稅按月計征,納稅人應當于納稅義務發生月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申報并繳納稅款。
相關政策:
《中華****煙葉稅法》(中華****主席令第八十四號)第九條
7
關稅
納稅期限:
1.進口貨物的納稅義務人應當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日內,出口貨物的納稅義務人除海關特準的外,應當在貨物運抵海關監管區后、裝貨的24小時以前,向貨物的進出境地海關申報。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的,按照海關總署的規定執行。
2.進口貨物到達前,納稅義務人經海關核準可以先行申報。具體辦法由海關總署另行規定。"
3.納稅義務人應當自海關填發稅款繳款書之日起15日內向指定銀行繳納稅款。納稅義務人未按期繳納稅款的,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相關政策:
《中華****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年修訂)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七條
8
船舶噸稅
納稅期限:
1.應稅船舶負責人應當自海關填發噸稅繳款憑證之日起十五日內繳清稅款。未按期繳清稅款的,自滯納稅款之日起至繳清稅款之日止,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稅款滯納金。
2.應稅船舶到達港口前,經海關核準先行申報并辦結出入境手續的,應稅船舶負責人應當向海關提供與其依法履行噸稅繳納義務相適應的擔保;應稅船舶到達港口后,依照本法規定向海關申報納稅。"
相關政策:
《中華****船舶噸稅法》(2018年10月修訂)(中華****主席令第16號)第十二條、第十三條
9
資源稅
納稅期限:
1.資源稅按月或者按季申報繳納;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繳納的,可以按次申報繳納。
2.納稅人按月或者按季申報繳納的,應當自月度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按次申報繳納的,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
相關政策:
《中華****資源稅法》(中華****主席令第33號)第十二條
10
環境保護稅
納稅期限:
1.環境保護稅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繳納。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繳納的,可以按次申報繳納。
2.納稅人按季申報繳納的,應當自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納稅人按次申報繳納的,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繳納稅款。
相關政策:
《中華****環境保護稅法》(2018年10月修訂)(中華****主席令第16號)第十八條、第十九條
11
城鎮土地使用稅
納稅期限:
土地使用稅按年計算、分期繳納。繳納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
相關政策:
《中華****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年修訂)(中華****國務院令第709號)第八條
12
耕地占用稅
納稅期限:
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申報繳納耕地占用稅。
相關政策:
《中華****耕地占用稅法》(中華****主席令第十八號)第十條
13
房產稅
納稅期限:
房產稅按年征收、分期繳納。納稅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相關政策:
《中華****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年修訂)(國務院令第 588 號)第七條
14
契稅
納稅期限:
納稅人應當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手續前申報繳納契稅。
相關政策:
《中華****契稅法》 (中華****主席令第五十二號)第十條
15
土地增值稅
納稅期限:
納稅人應當自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之日起 7 日內向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在稅務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土地增值稅。
相關政策:
《中華****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年修訂)(國務院令第588號)第十條
16
車輛購置稅
納稅期限:
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申報繳納車輛購置稅。
相關政策:
《中華****車輛購置稅法》(中華****主席令第十九號)第十二條
17
車船稅
納稅期限:
車船稅按年申報繳納。具體申報納稅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相關政策:
《中華****車船稅法》(2019年修訂) (中華****主席令2019年第29號)第九條
18
印花稅
納稅期限:
1.應納稅憑證應當于書立或者領受時貼花。
2.同一種類應納稅憑證,需頻繁貼花的,納稅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是否采用按期匯總繳納印花稅的方式。匯總繳納的期限為一個月。采用按期匯總繳納方式的納稅人應事先告知主管稅務機關。繳納方式一經選定,一年內不得改變
相關政策:
《中華****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年修訂)(國務院令第588號)第七條
《** 國家**關于改變印花稅按期匯總繳納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稅〔2004〕170號)
來源:中稅答疑新媒體知識庫。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251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