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是怎么算的(個人所得稅怎么算的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是怎么算的
一、分紅的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根據(jù)《個人所得稅法》一般來說企業(yè)的稅后利潤應當分配給股東。而股東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也應該征收個人所得稅。
股東分紅繳稅計算方法:
(1)個人股穩(wěn)士另六之督局東按照應得紅利的地說米冷才月露思20%繳納個人所得現(xiàn)長張稅。
(2)從上市公司得到的分紅可以減半繳納征稅。
(3)外國人取得的紅利無論是否為上市公司,都不需要繳稅。
(4)居振克職山判鋼條民企業(yè)從其他居民企業(yè)取得的投資分紅收益為免交稅收。
(5)境外非居民企業(yè)股東完啊居從**居民企業(yè)取得2008年名燈情言意甚行提及以后的股息,按10%的稅率繳納企業(yè)所得稅。
勢滑胞相裝站總京 二、公司股權分紅怎么規(guī)定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所余稅引作未養(yǎng)后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guī)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公司法》第一婷觀仍洋困天進督來高率百六十七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胡打日代未照前款規(guī)定提取法九列可程械婷銀樹間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后,經(jīng)股東會或者晶衣倍病合面手事孔效遠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后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公司彌親受指本號斯念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所余稅后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分配;答握風握振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載先殖置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guī)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現(xiàn)在的上班族每年都會趕在6月30日(個稅申報截止日期)之前進行個稅申報。今天6月份的時候,我磨磨蹭蹭地在最后一天進行了辦稅,為啥?因為我要補繳。我知道躲不掉,也不會躲,違法的事情還是不會做的,只是在規(guī)則內能拖一段時間就拖一段時間,其實補繳也沒有多少錢,可就是想拖,我這該**的摳門+拖延癥。
按理說,我們上班族正常上班,公司會幫我們繳納五險一金的(五險一金自己繳納一部分,公司繳納一部分,自己繳納的會自動從我們的工資中扣除),也會幫我們每月進行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我不應該補繳才是呀,而且自己進行個稅申報的時候,還有400元的減免額度(也就是說如果需要補繳個人所得稅,但是差額不超過400元,我們是不用繳納的,國家直接給我們減免了)。
所以當時,我看到自己需要補繳的時候是很詫異的,在想會不會是弄錯的。但是當時工作又忙,只好先補繳了,今天晚上有時間專門研究了下,對照自己的近兩年的繳稅記錄,才明白原因。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上面是個人所得稅稅率表(適用于年度計算,和個稅申報的計算規(guī)則一致)
計算個人年度所得稅:
1、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2、應納稅所得額 = 年度收入額 – 準予扣除額
3、準予扣除額 = 基本扣除費用60000元 + 專項扣除 + 專項附加扣除 +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我們分析下上面的公式:
上面的“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就是我們應該交的稅了,它是看你的“應納稅所得額”是在上面表的哪個區(qū)間內,然后根據(jù)公式1就可以算出來了。
“年度收入額”就是我們的工資、年終獎金,加班工資啥的所有匯總起來。
“準予扣除額”就是國家考慮到個人收入不平衡,給我們減免一部分,相當于給的福利。其中“基本扣除費用60000元”的6萬元換算到每個月就是5千元,簡單講也就是說月收入低于5千的上班族就不用交稅了。(我大學剛畢業(yè)的那段時間就沒交過個人所得稅,沒資格交,看到公司的其他同事交稅露出的羨慕、佩服的眼光,畢竟只有賺得多的人才有資格繳稅呢)
“專項扣除”也是國家讓我減輕負擔推出來的政策,一共有6大項(1、子女的教育; 2、贍養(yǎng)老人; 3、繼續(xù)教育; 4、大病醫(yī)療; 5、租房租金; 6、買房貸款利息;)我這邊目前只有租房租金,每個地方減免的程度不一樣,上海這邊的是每個月減免1500元,一年是18000元。大家可以對照下面的截圖看下自己可以減免多少。
專項扣除有哪些
至于“專項附加扣除”,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上網(wǎng)搜索看看。(滾動截屏太大了,上傳不了,就不上傳了)
上面的文字很多,舉個例子:
假如小明一個月工資1萬,只有工資收入,公司繳納五險一金,其中個人繳納部分為:醫(yī)療保險200元(2%),養(yǎng)老保險800元(8%),失業(yè)保險50元(0.5%),公積金700元(7%)。也就是說小明每個月五險一金個人繳納固定為1750元,一年21000元,這21000元就是上面的“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假設小明在上海租房,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只有“租房租金”的扣除,一年18000元,
那小明的“準予扣除額” = 基本扣除費用60000元 + 18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 21000元(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也就是99000元
小明的“應納稅所得額” = 12 x 10000元 – 99000元,也就是 21000元,
小明的“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 21000元 x 3%(適用稅率) – 0元(速算扣除數(shù)),也就是630元。
小明一個月工資1萬塊錢,一年繳稅630元。
如果小明一個月工資1萬5千元,同樣計算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15000元 x 12 – 60000元 – 18000元 – 15000元 x 17.5% x 12 = 70500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70500元 x 10%(適用稅率) – 2520元(速算扣除數(shù))= 4530元
如果小明一個月工資3萬千元,同樣計算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30000元 x 12 – 60000元 – 18000元 – 30000元 x 17.5% x 12 = 219000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219000元 x 20%(適用稅率) – 16920元(速算扣除數(shù))= 26880元
……
掙得越多,繳的稅就越多,這也是一種公平,大家一起實現(xiàn)共同富裕。
拓展知識: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wǎng)實用分享網(wǎng)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151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