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年計征的個人所得稅(按年計征的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前沿拓展:
按年計征的個人所得稅
正確**:ACD
解析:個人所得稅可以實行按年計征、分期預繳的是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承包所得;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的所得。
鄭州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稅收優惠政策個體戶核定征收個稅
自從2019年工資、薪金所得計入綜合所得按年計征個人所得稅,個人年終獎稅收優惠政策的稅收政策背景與需要解決的問題已經發生了變化,且個人稅收優惠政策包括的“年終獎陷阱”現象破壞了個人所得稅的累進稅制結構。從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角度出發,未來可以考慮取消該優惠政策。但在當前形勢下,取消年終獎優惠政策將對我國的收入分配狀況和國際人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因而有必要在短期中保持該政策的延續性。
為維護地方的既得財力,以改革提出的當年作為基期年,地方實際的所得稅收入如果大于按改革方案計算得出的可分享的所得稅數額,差額將作為基數,由國家返還給地方;反之,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則由地方上交國家。
二、增值稅的稅收返還政策
為了優化我國的稅制結構,促進產業和行業更好地發展,國務院從2012年開始了營改增試點,并于2016年5月初開始全面實施營改增改革,由于改革后作為地方主體稅種的營業稅已然不復存在,若沒有有效措施來解決地方因改革而預計出現的財政失衡問題,那么地方財力便會大大受損。為了保住地方的既得財力,重新劃分國家和地方對增值稅的分享比例,提高地方的分享比例,以保持地方的發展積極性。
國家和地方對增值稅進行五五分成,并以2014年作為基期年,地方上劃歸國家的收入將會進行返還。因改革而獲得的增量部分仍然以對中西部地區進行扶持和幫助為主。這次改革中稅收返還的設計理念和之前稅收返還制度的設計異曲同工,依然保持“存量不動、增量調整”的原則,并且增量和地方經濟發展情況具有一定的關聯度。因為有稅收返還制度做支撐,保證了地方財力不因改革而受損,更保證了“營改增”這項浩大工程的順利完成。
拓展知識:
按年計征的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由企業單位代扣代繳的按月申報。個人去稅務局申請代為開具**時當場按次繳納。個體戶按季申報繳納。
年度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公民綜合所得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每月5000元。《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按年計征的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和經營所得是按月預繳年度匯算清繳,其他7項所得按次計算繳納
按年計征的個人所得稅
親你好,個人所得稅是按月,每月的起征點為5000元,專項附加扣除每月也有相應的額度。希望能幫到你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951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