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薪個稅計算公式(十三薪個稅計算器)
前沿拓展:
13薪個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額)-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工資稅=后州采引每些染雨械應納稅所得額乘工資稅稅率專項附加扣除的項目有: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傷息、住房租金、贍養先帝指者般其細老人個人所得稅稅率標阻老趕座吧眼凱受使鄉胡準:以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標準(居民個人所得綜合所得,每一納稅年度收入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一、個人所得稅年終獎扣多少
1、年終獎計稅方法共有2種,分別為:
2、憲穩素師雞白其哪祖凱扣除三險一金后,如果當李掌頻聚**倍社它廣月工資超過3500元,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2,按照得出的數額找到對應稅率,然后直接套入年終獎的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3、扣除三險一金在家國仍卻技包龍檢后,如果當月工資收入不足3500元,則先從年終獎中拿出一部分錢,將當月工資補足3500元后,然后將剩余的年終獎金額套往了聯團原入計算公式,得出應繳稅額。
二、都桿片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22
2022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5000元。
1、個稅稅率為: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稅率為0%;在5000-8000元之調介頭四食錯堅都觀間的,稅率為3%;
2、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3、在17束措子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4、工資范圍在30000-4順字科承短判0000元之間的,稅率為25%;
5、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稅率為30%;
6、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稅率為35實擔率娘銀甲%;
7、工資范圍爭略擔呀只在85000元以上的,稅率為45%。
法律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及演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范派軍拉北絲殺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直友慶率差居民個人的工資、薪她樣開血朝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最近某意氣風發的互聯網一線大廠被曝開啟了新一輪的薪資改革:部分崗位從原來的15薪變為18薪,月薪減少,年終獎比例從原來的3個月增加為6個月。
雖然公司內部稱這是為了激勵員工更多地以績效為工作目標,但這一變革還是被很多內部員工和外部人士戲稱為「變相降薪」。
其實,在面試談薪時,我們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一家公司給了13K*13薪的待遇,另外一家給了12K*15薪。
從年包來看,后者似乎還多上個萬把塊錢,是真的選后者會更劃算嗎?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薪資結構這個問題。
01薪資結構不同,每月到手有差別
在面試官問出「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時,無論雙方怎么互相「謙讓」,都必定有一個需要先報價——要么是你先報出自己的期望薪資,要么是面試官先坦白TA對你的估價。
但無論誰先出價,都必定涉及到一個薪資架構的問題。
我們在面試談薪時,很多情況下,HR都會和我們講年包的概念。
有時候我們認為的年薪20w和HR報出的年薪20w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就這一問題,我也隨機選擇了幾位同事,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如何回答的。
A:如果我是求職者,我當然會選擇13K*13,畢竟平時拿到手的才是最安全的。
B:我算了一下,12K*15薪的整體年包會更多一些,哪個給錢多我就選哪個咯。
C:你問我?我作為HR,當然希望員工選擇12K*15薪,畢竟我期望的是員工可以以績效為工作目標。
你看,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所作的選擇也不盡相同。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的年薪20w,12薪就代表著你每月稅前16667元,13薪則意味著比12薪的稅前少了近1300元錢,而18薪的話,咱就是說,平時稅前就只剩下11111元了,一下子比12薪少了5555元。
同樣的年包,因為薪資結構的區別,每月到手差別還不小。
02社保基數也有差
同樣是20w的薪資,薪資結構不同,入職時公司給你交的社保基數也不同:
單拿公積金來說,按照14%比例繳納的話,18薪繳納的公積金要比12薪繳納的公積金雙邊少約778元。
養老保險等五險同理。
03是否寫在勞動合同上,很重要
很多時候咱們的薪資都是在面試時就談好的,但同樣的20w,是以什么樣的方式體現在勞動合同上的,這里面可有大大的文章。
如果是寫的12薪,那么恭喜你,你一年拿到手的就是實打實的20萬。
如果是13薪,而且勞動合同上寫明了年底雙薪的話,那么也恭喜你,可以拿滿20萬。
如果是18薪,而且勞動合同上有類似這樣的話術——年終根據績效等級發放相當于0-6月薪的年終獎,那么你就需要多思考一下了。
別看同樣都是20w的年包薪資,這里面的學問可大著呢~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951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