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納稅人繳稅計算公式(一般稅人交稅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一般納稅人繳稅計算公式
一般納稅人是指年來自應征增值稅銷售額超過**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
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中華****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規定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3%:
1、糧食、食用植物油;
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制品;
3、圖書、報紙、雜志;
4、飼料、化肥、農藥、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出口貨物,刻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四)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稱應稅勞務),稅率為17%。
現在創業開公司的人越來越多,很多老板在經營過程中都曾有過這樣的困惑,感覺公司還沒**,會計卻跑過來說要交稅!這是因為你和稅局對“**”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一、為什么你公司沒**卻要交稅?
你理解的“**”:指的是利潤,舉例:你投了30萬,收入10萬,員工工資和房租等各項開支38萬,公司賬上還剩下2萬塊,本錢虧了28萬,根本沒利潤,虧錢就不用交稅了。
稅局認為的“**”:稅局是按合同金額,也就是你的收入來確定交稅的,不管你公司賺不**,只要有收入,就必須要交增值稅。因此,你在做產品定價時,一定要把稅費算進去,否則你不僅不**,還得倒貼稅錢。
二、你的公司到底要交哪些稅?
那經營一家企業,到底要交哪些稅呢?我們首先用一張圖來總結一下開公司要交的稅。
1、企業賣貨交增值稅
企業不管有沒有利潤,只要賣產品或者服務就需要交增值稅,目前企業的納稅類型主要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
通常新成立或者年收入500萬以內的企業屬于小規模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的征收率是3%,**期間減按1%,值得一提的是:小規模納稅人季度銷售額45萬元以下,年收入180萬以內(普票),可以免征增值稅。
當然也有企業因為年銷售額超過500萬被稅局強制認定或者基于經營需要主動申請成一般納稅人的。一般納稅人服務稅率為6%、建筑工程9%、銷售貨物13%!由于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進項稅,如果你所有的成本都能拿到增值稅專用**的話,那么進銷項相抵之后,你只需交增值部分的稅就可以了,稅負有可能比小規模納稅人還低。
舉例:A公司和廠家進了400萬的臺式電腦,廠家是一般納稅人,給A公司開具了400萬的增值稅專用**;A公司將這批電腦以500萬的價格賣給了老王,并開具了500萬的增值稅**給到老王;A公司是小規模或一般納稅人分別需要繳納多少增值稅?
小規模納稅人:500萬/1.01×0.01≈ 4.95萬
一般納稅人: (500萬/1.13X0.13)—(400萬/1.13X0.13)≈11.5萬
此外企業還要交增值稅附加稅,附加稅通常是以企業實際交的增值稅X12%,根據現有政策享受相對應的減免政策。主要包含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稅費較低,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這里就不做具體展開了。
一個人名下可以開多家公司,因此,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商業模式以及業務需要,去決定不同的公司選擇小規模還是一般納稅人?以此降低自己的稅負。
2、企業**交企業所得稅
公司有利潤需要交企業所得稅,虧損不僅免交企業所得稅,還可以在盈利年度彌補虧損。一般企業彌補虧損不超過5年;受**影響較大困難行業企業,例如: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等延長至8年;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則是延長至10年。什么意思呢?
舉個例子:你公司去年虧了400萬,今年賺了600萬,彌補虧損后,你只需要按200萬交企業所得稅就可以了。
通常企業所得稅=利潤×25%
如果你的公司是小型微利企業,可以享受:年利潤100萬以內的部分,企業所得稅實際稅負2.5%;100萬到300萬的部分,企業所得稅實際稅負5%;超過300萬就不屬于小型微利企業了,按25%全額繳納。
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標準:
(1)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
(2)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
(3)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
(4)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
不管你是小規模,還是一般納稅人,只要符合以上條件就屬于小型微利企業。因此,企業要實時做好自己的收入以及資產的**,避免因為某項數據不符合小微企業標準,錯失享受優惠政策的遺憾。
如果你是高新技術企業,或者是注冊在前海、南沙自貿區的鼓勵類企業,企業所得稅可以減按15%!
假設你既是小型微利企業,同時還注冊在前海自貿區,符合準入目錄,這樣你還能享受政策雙向疊加使用。
舉例:A公司2021年收入2000萬,采購成本取得**900萬,員工工資300萬,房租、差旅、推廣、稅費等各類開支500萬,屬于小型微利企業,A公司2021年需要交多少企業所得稅?
利潤=2000-900-300-500=300萬
企業所得稅=100萬X2.5%+(300萬-100萬)X5%=2.5萬+10萬=12.5萬
企業的利潤,與成本有關,成本越大,利潤就越小,交的稅也就越少。
因此企業在進貨時,一定要盡可能讓供貨商開具**,貪便宜不要**,看似優惠了幾萬,實際因為沒有**,你的進貨成本沒辦法稅前列支,就會導致你的利潤虛高,不僅沒省錢,還得多交稅,而且極易引起稅務稽查;
給員工發工資時,一定要對公發放,并且履行代扣代繳個稅的義務,私賬發工資,人員開支的成本不體現也會導致你的利潤虛高;
房租、差旅、推廣等各項開支一定要盡可能取得**,因為一切成本都會影響你的利潤,成本少1塊,可能會造成你多交幾十萬稅的局面!
3、給股東分錢交分紅個稅
公司**了,如果股東個人想分紅,把賬上的稅后利潤,打到自己個人卡上,需要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不分紅則不用交!
目前絕大多數企業老板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小金庫,以備用金或者借款的形式頻繁的從公司拿錢到個人卡上,但從來不還!這極易觸犯偷稅漏稅、挪用資金罪、職務侵占罪。你的公司是不是也存在這種情況呢?
4、印花稅
印花稅通常是按合同金額的萬分之五,**期間減半,印花稅是個小稅種,因此企業經營過程當中往往容易忽略。
三、如何才能合法節稅?
我們在服務企業的過程當中,通常在談到這個話題時,老板都想直接拿到節稅的結果,但從來不關注過程,實際上如果你能把決定你企業稅負的因素研究透,那么你想得到的節稅目的也就達到了。
【決定稅收的9大因素】
1、經營主體決定稅收:你在對外經營時,是用個人、個體戶、合伙企業、有限公司、分公司還是公益基金會的身份,不同的經營主體稅負是不同的
2、股權架構決定稅收:你是用個體持股、公司持股、合伙企業持股,不同的持股方式也會影響你的稅負
3、注冊地址決定稅收:公司出生在哪兒,也會影響你的稅負。比如海南自貿區鼓勵類企業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雙15%的政策;前海自貿區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減按15%的稅收優惠,再比如維京群島和開曼,很多企業上市前,都會把主體公司放到這兒就是因為0稅率
4、法律關系決定稅收:如勞動關系、勞務關系、采購關系、撮合關系、擔保關系
5、納稅人類型決定稅收:你的公司是小規模還是一般納稅人也會影響你的稅負
6、企業性質決定稅收:你是小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還是科技型中小企業,不同的企業也會影響你的稅負
7、銷售商品決定稅收:你是賣貨還是賣服務也會影響你的稅負,比如小米公司的商業模式就是硬件+服務
8、能否取得**決定稅收:產品采購以及費用開支有沒有**也會影響你的稅負
9、國家政策決定稅收:小微企業180萬內免征增值稅、軟件企業2免3減半
最好的稅務籌劃就是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業務關系的重構,股權架構的排列組合,實現化整為零,充分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讓不該有的稅從一開始就不發生;而不是已經既定事實,通過買**和虛增人頭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來降低稅收。
聲明:文章由合規寶財稅原創,轉載請聯系小編開白。
拓展知識:
一般納稅人繳稅計算公式
【法律分析】
一般納稅人涉及的稅費計算公式為:1、增值稅=銷售收入×稅率;2、城建稅=繳納的增值稅×稅率;3、地方教育費附加=繳納的增值稅×稅率;4、教育費附加=繳納的增值稅×稅率;5、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萬分之三;6、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以后的利潤)繳納;7、發放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法律分析】
《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條 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扣繳義務人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9507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