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個稅稅率表及個稅計算公式(19年個稅稅率表格)
前沿拓展:
2019年個稅稅率表及個稅計算
國家**《觸想盾堅若目建孔關于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征管銜接問題的公告》,對扣繳義務人對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來自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以及對非居民個人上述四項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進行明確。
居民工資、薪金所得按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公告規定,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動,并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所謂的累計預扣法,指的是通過各月累計收入減去對硫化證余逐穩皮田七應扣除,對照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累計應繳稅額,再減去已繳稅額談怎組,確定本期應繳稅額的一種方法。
勞務報酬、稿酬等基本平移現行稅法扣繳方法。依據公告,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的預扣預繳方法,基本平移了現行稅法的扣繳方法。特別是平移了對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費用按八百元計算的規定。
擴展資料
新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情況
假設扣除“三險一金”后的月收入額為1萬元,不考慮專項附加扣除,那么:
起征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異號酸志個達的抗弱普每月需繳納745元個稅;起征點為5000元的情況下,每月只需繳納290元個稅。也就是說,每月到手工資可以增加455元。
需要說明的是,2019年1月1日起,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將實施,這些項目可以稅前扣除了,屆時減稅將更多,到手工資也將會變更多。
參考資料來源:中新網-**明確工資薪金所得采用新扣法 新個稅咋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個稅起征點今起提至5000元 額雨劉維烈直的病角你到手工資能漲多少?
2019年1月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式實施,個人所得稅從以前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可減去6項特別扣除,主要是兒童教育、繼續教育、贍養老人、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率和住房租金,扣除三險一金和專項附加,工資超過5000元需要繳納個稅,那么2021年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個稅計算方式有哪些?今天頂呱呱思誠財稅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專項附加扣除金額如下:
1、兒童教育每月扣除標準為1000元,每年可扣除12000元。
2、繼續教育每月扣除標準為400元,每年可扣除4800元,進行技能職業教育或專業技術職業資格教育每年可扣除3600元。
3、大病醫療一年最高可扣除60000元。
4、房貸利息每月扣除標準為1000元,一年可扣除12000元,如果夫妻雙方在同一個城市工作,可以選擇一方扣除。
5、房屋租金每月扣除標準為1500元、1000元和800元,扣除金額需根據城市而定。
6、贍養老人每月扣除標準為2000元,每年可扣除24000元,不是獨生子女,共同贍養老人,子女平均扣除,贍養老人年齡必須在60歲以上。
個稅計算方式有哪些?
現在個人所得稅的征收點是5000元,可以扣除三險一金的費用和六項專項附加。下面就舉例說明一下個稅怎么計算。
例如,王先生在成都工作的月薪是10000元,公司每月繳納社會保險公積金減去1000元,作為獨生子女王先生家的父母已經過了60歲,兒子還在上大學,現在貸款買房,那么計算方式為:
王先生的兒子正在上大學,符合孩子的教育,每月可以扣除1000元的專項附加;
父母過了60歲需要王先生的贍養,每月可以扣除專項附加金額2000元,
成都購房貸款,住房貸款利息可以扣除1500元,有繳納社保那么可扣除1000元。
最終王先生得到的工資是10000-1000-2000-1500=5500元,達到稅收征收點5000元,超過的部分按3%的個人所得稅率計算,500*3%=15元,王先生每月需要支付的個人所得稅是15元。
看完以上內容,相信您已經了解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若您對于個稅還有不清楚的地方,歡迎您留言或私信思誠財稅小編。
拓展知識:
2019年個稅稅率表及個稅計算
一、正面回答
1、工資5000元以下的,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工資在5001元-8000元的,稅率3%;
3、工資在8001元-17000元的,稅率10%;
4、工資在17001元-30000元的,稅率20%;
5、工資在30001元-40000元的,稅率25%;
6、工資在40001元-60000元的,稅率30%;
7、工資在60001元-85000元的,稅率35%;
8、85000以上,稅率45%。
二、分析詳情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納稅人在繳納個稅時,用每月的工資所得先減去三險一金,再減去起征額度,再乘以相應的稅率,就得到應繳的稅款。
三、個人所得稅的定義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550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