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獨資企業所得稅怎么計算(個人獨資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最新)
前沿拓展:
個人獨資企業所得稅怎么計算
個人獨資企業的個稅是5-35%的5級超額累進稅率,如果有個稅存在,是由公司代繳(已經從員工工資里扣除),是去所在地稅務局(地方稅務局)申報,大致程序:(月報)預繳個人所得稅,向當地稅務機關遞交《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投資者個人所得稅申報表》,并附送會計報表。(年報)年度終了30日內,投資者應向主管地方稅務局遞交《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投資者個人所得稅申報表》,并附送年度會計決算報表和預繳個人所得稅納稅憑證。
對于個人獨資企業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問題,需要全面了解這個方面的系列文件:
1、《國務院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征收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發2000[16]號)
2、** 國家**關于印發《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財稅[2000]91號)
3、** 國家**《關于調整個體工商戶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65號)
一、對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時,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本人的費用扣除標準統一確定為24000元/年(2000元/月)。
此條款將自2011年9月1日起失效。
4、《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中華****主席令第四十八號)
此令將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5、《國家**關于貫徹執行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有關問題的公告》(2011年第46號)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條例規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中所說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是指納稅義務人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合同規定分得的經營利潤和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所說的減除必要費用,是指按月減除3500元。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視財務核算情況有兩種:
1、財務核算健全:查賬征收;
2、符合核定征收條件之一的:核定征收
為了可以達到少繳納稅款的目地,投資市場里面發生什么事都不要奇怪!畢竟,錢誰也不嫌多!
但是,個獨企業真的可以節稅嗎?如果是你在節稅和風險兩者之間,你會如何選擇?下面虎虎就對這個問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個人獨資企業分紅如何繳稅?
個人獨資企業分紅不需要再繳納個人所得稅。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分紅應該是個人獨資企業,已經按照規定申報經營所得以后的稅后利潤。
個人獨資企業由于不是法人組織,獲得利潤以后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但是需要繳納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使用稅后利潤,分紅的時候自然不需要再繳納個稅了。這里需要分清是稅后利潤,還是稅前利潤。個人獨資企業,同樣需要注意稅務的申報問題。
利益與風險共存
個人獨資企業本身并沒有什么稅收優惠,但是一些地方為了招商引資,會在一些園區設定一些可以核定征收的優惠政策。這樣就可以使個獨企業,變成了間接節稅的工具。
但是,我們也要明白個人獨資企業由于自己的財產不能和企業財產進行合理的分割,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者,承擔的不是有限責任,而是需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企業作為公司雖然需要承擔不低的企業所得稅,但是公司的股東承擔的是有限責任。
所以說,個人獨資企業既需要享受稅收優惠,也能承擔可能存在未知風險。風險和利益,總是處在共存的局面!
個人獨資企業對外投資,獲得后分紅如何納稅?
這里我們要清楚,上面說的分紅是個人獨資企業自己的分紅,而不是個人獨資企業對外投資獲得的分紅。
這里面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個人獨資企業用自己的稅后利潤分紅,不需要再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個人獨資企業對外投資獲得的分紅,是需要繳納個所得稅的。
由于個人獨資企業不是法人組織,所以,個人獨資企業獲得分紅以后,實際就是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的個人所得。
這部分所得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其實這個規定,和合伙企業的規定是相同的。
不管是合伙企業還是個人獨資企業,他們都不是法人組織。在獲得分紅以后,就需要單獨作為投資者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計算所得稅。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虎說財稅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450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