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萬收入個人所得稅計算(個人所得稅600收入多少)
前沿拓展:
600萬收入個人所得稅計算
稿費或版稅收入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如下所示:對于稿費或版稅收入的個人所得稅,其稅率規(guī)定為: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發(fā)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每次應繳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20%×(1-30%)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4000)-800每次收入額(>4000)×(1-20%)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2%的手續(xù)費。扣繳義務人可將其用于代扣代繳費用開支和獎勵代扣代繳工作做得較好的辦稅人員。但由稅務機關查出,扣繳義務人補扣的個人所得稅稅款,不向扣繳義務人支付手續(xù)費。此外,本稅征收適用殘疾人、烈屬、孤老、傷殘軍人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具體規(guī)定如下:對持區(qū)、縣以上**門、殘聯(lián)有效證件的烈屬、傷殘軍人、孤老人員和殘疾人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可減征30%的個人所得稅。每次取得的收入按如下規(guī)定確定:
(1)個人每次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fā)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書畫作品、攝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論出版單位是預付還是分筆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該作品后再付稿酬,均應合并其稿酬所得按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兩處或兩處以上出版,發(fā)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則可分別各處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2)個人的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應合并其因連載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為一次,按稅法規(guī)定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其連載之后又出書取得稿酬所得,或先出書后連載取得稿酬所得,應視同再版稿酬分次計征個人所得稅。
(3)作者去世后,對取得其遺作稿酬的個人,按稿酬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此外,如果讀者朋友還是不太明白的話,不妨參照如下更為白話的公式來進行計算:稿酬所得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guī)定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規(guī)定對應納稅額減征30%,計算公式為: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1-30%)例:某人因一篇**出版,獲稿費20000元,后又取得加印又得稿費10000元。第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0×(1-20%)×20%×(1-30%)=2240(元)第二次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0+10000)×(1-20%)×20%×(1-30%)-2240=1120
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yè)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yè)所得稅。
這條規(guī)定的應用需注意三個問題:
1、技術轉讓所得=技術轉讓收入-技術轉讓成本-技術轉讓相關稅費,這里的技術轉讓所得是減去相關成本稅費后的所得,不是技術轉讓收入。
2、計算出技術轉讓所得后,要看是否超過500萬元,再進行下一步的納稅調整。
例1:技術轉讓收入700萬元,相關成本稅費100萬元。
技術轉讓所得=700-100=600萬元,超過500萬元。
不超過500萬元部分免稅
超過500萬元部分=600-500=100萬元,這100萬元減半征收。
合計調減應納稅所得=500+100*0.5=550萬元
例2:技術轉讓收入700萬元,相關成本稅費500萬元。
技術轉讓所得=700-500=200萬元,沒有超過500萬元。
不超過500萬元部分就是200萬元,這200萬元免稅。
調減應納稅所得200萬元
3、技術轉讓稅得減半征收適用法定稅率25%,不能再享受優(yōu)惠稅率。
以例1來說,如果該企業(yè)是高新技術企業(yè),享受優(yōu)惠稅率15%。
減半征收的100萬元,不能享受優(yōu)惠稅率15%,而是用法定稅率25%計算應繳納的所得稅。即:減半征收的100萬元,應繳納所得稅=100*0.5*0.25=12.5萬元。這部分要與享受15%優(yōu)惠稅率的其他應納稅所得分別計算。
拓展知識:
600萬收入個人所得稅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如下,明細查看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xù)教育:納稅人在**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xù)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
同一學歷(學位)繼續(xù)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yè)資格繼續(xù)教育、專業(yè)技術人員職業(yè)資格繼續(xù)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yī)療: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fā)生的與基本醫(yī)保相關的醫(y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y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指醫(y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yè)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境內住房,發(fā)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
在實際發(fā)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5、住房租金: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fā)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qū)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qū)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800元。
6、贍養(yǎng)老人:納稅人贍養(yǎng)一位及以上被贍養(yǎng)人的贍養(yǎng)支出,統(tǒng)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yǎng)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yǎng)人指定分攤。
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xié)議,指定分攤優(yōu)先于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擴展資料:
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相關的文件法規(guī)的規(guī)定,個人所得稅的減免稅政策主要有:
(1)省級****、國務院部委和******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fā)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wèi)生、體育、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
(2)鄉(xiāng)、鎮(zhèn)以上(含鄉(xiāng)、鎮(zhèn))****或經縣以上(含縣) ****主管部門批準成立的有機構、有章程的見義勇為基金會或類似組織,獎勵見義勇為者的獎金或者獎品,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免征個人所得稅。
(3)個人持有**發(fā)行的債券和經國務院批準發(fā)行的金融債券的利息,免征個人所得稅。
(4)國務院《對儲蓄存款利息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第五條規(guī)定:“對個人取得的教育儲蓄利息所得以及**門確定的其他專項儲蓄存款或者儲蓄性專項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稅
你自己就很方便可以計算交稅方法,把工資數(shù)扣去3500(免稅),把結果找到對應的檔數(shù),按注明的稅率乘好,最后減去 速算扣除(元)這一檔的數(shù)。這是目前。6月以后會改動
全月交稅額 稅率 速算扣除(元)
4500-9000元 20% 555
9000-35000元 25% 1005
月工資16萬,假設沒有五險一金及其他扣除,光16萬工資需要扣除:
個人所得稅稅=(160000-3500)*45%-13505=56920元。
個人所得稅的定義為“個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征收的所得稅”。每月應交個人所得稅按個人工資薪金計算交納的個人應交的稅額,以每月收入額減除免稅的應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等項目,再減去允許扣除費用5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擴展資料:
工資扣稅
發(fā)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于3500元時,據工資扣稅標準計算,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例子:小王在2013年12月工資6000元,同時領到2013年的年終獎20000元,當月所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如下:
1、當月工資個人所得稅=(6000-3500)*10%-105=145元
2、年終獎個人所得稅=20000*10%-105=1895元
當月個人所得稅總額=145+1895=2040元
年終獎的發(fā)放有多種形式,有的以新的月工資計算,有的是工資疊加,這些發(fā)放方式的不同,導致所要收取的稅收也有所不同,但只要是達到起征點的3500,即要收取工資的個人所得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年薪16萬稅后多少 – : 年薪16萬,月平均額為160000/12=13333.33元,扣除五險一金(按最低標準)后,月工資額應為13333.33-600=12733.33元,應納個人所得稅額=(12733.33-3500)*…
年薪16萬納稅后每月拿多少錢? – : 如果按月平均發(fā)放工資的話,每月160000/12=13333扣除3500元后,得9833元,每月應交個人所得稅=9833*25%-1005=1453每月稅后可得=13333-1453=11880全年可得工資=142560
稅前年薪16萬稅后多少 – : 稅前年薪16萬,如果在稅后我覺得應該在十三四萬還要多一些的了吧.
年薪16萬,一般稅后多少 – : 你自己就很方便可以計算交稅方法,把工資數(shù)扣去3500(免稅),把結果找到對應的檔數(shù),按注明的稅率乘好,最后減去 速算扣除(元)這一檔的數(shù).這是目前.6月以后會改動 全月交稅額 稅率 速算扣除(元)4500-9000元 20% 5559000-35000元 25% 1005
年收入16w交多少稅 – : 根據最新個人所得稅法,應該繳納稅如下: 160000元其中60000是不需要交稅的,所以: 160000-60000=100000 剩余的10萬元納稅如下: 100000乘0.1=10000元 法律依…
年薪16萬,一般稅后多少? – : 十萬多點吧…
16萬是稅前工資,那稅后是多少? – : 把工資數(shù)扣去3500(免稅),把結果找對應的檔數(shù),按注明的稅率乘好,最后減去 速算扣除(元)這一檔的數(shù).全月交稅額 稅率 速算扣除(元)80000以上 45% 13505
年薪16萬扣多少稅 – : 15640元.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年薪16萬,月平均額為160000/12=13333.33元,扣除五險一金(按最低標準)后,月工資額應為13333.33-600=12733.33元.應納個人所得稅額=(12733.33-3500)*25%-…
各位大佬,稅前16萬到手一般多少錢 – : 月工資16萬,假設沒有五險一金及其他扣除,光16萬工資需要扣除: 個人所得稅稅=(160000-5000)*45%-13505=56245元. 個人所得稅的定義為“個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征收的所得稅”.每月應交個人 所得稅按個人工資薪金計算交納的個人…
月工資16萬每月交稅多少 – :個人所得稅的定義為“個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征收的所得稅”.計算公式: 1、工資:即初始收入2、三險一金: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住房公積金(屬于五險一金的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暫不算在這里)3、起征點:自2011年起,起征點由2000元上調至3500元4、稅率:由3%上漲到45%,有7個等級,分別與7個不同區(qū)間的應納稅額對應5、速算扣除數(shù):由0上漲到13505,也有7個等級,與不同稅率相對應: 月工資16萬,假設沒有五險一金及其他扣除,光16萬工資需要扣除:個稅=(160000-3500)*45%-13505=56920元.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349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