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個稅契稅怎么算的(買房子契稅個稅怎么算)
前沿拓展:
房子個稅契稅怎么算的
房子契稅的計算:
第一、建筑面積90平米以下,同區(qū)域首次購房,農村戶口全免契稅;
第二、建筑面積90-140平米之間,首次購房,不管城鎮(zhèn)戶口還是農村戶口,則契稅1.5%;
第三、建筑面積90平米以下,首次購房,城鎮(zhèn)戶口,契稅1% 第四:以下條件契稅均為3%。
契稅是以所有權發(fā)生轉移變動的不動產為征稅對象,向產權承受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應繳稅范圍包括:土地使用權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房屋贈與,房屋交換等。
根據(jù)《中華****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規(guī)定:契稅的計稅依據(jù)(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征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因此,贈與房產的領受人是需要全額繳納契稅的。
另《國家**關于加強房地產交易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稅收管理有關問題通知》 [國稅發(fā)(2006)144號]
中第一條第二款明確規(guī)定:“對于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行為,應對受贈人全額征收契稅。”
贈與房產的契稅是全額征收的,即由受領人按照3%的比例繳納。
9月30日下午,**、國家**發(fā)布《關于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公告》顯示,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xiàn)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xiàn)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yōu)惠。其中,新購住房金額大于或等于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的,全部退還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新購住房金額小于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的,按新購住房金額占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的比例退還出售現(xiàn)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按照要求,納稅人出售和重新購買的住房應在同一城市范圍內。同一城市范圍是指同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地區(qū)、州、盟)所轄全部行政區(qū)劃范圍。另外,出售自有住房的納稅人與新購住房之間須直接相關,應為新購住房產權人或產權人之一。
國家**同日發(fā)布《關于支持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國家**公告2022年第21號),公告有關征管事項,并進行了解讀。
一、納稅人什么時間內可以享受退稅政策?
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xiàn)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xiàn)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
例1:納稅人小周2022年12月出售了一套住房,2023年7月在同一城市重新購買一套住房,由于小周出售和新購住房的時間均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故符合政策規(guī)定的時間條件。
二、納稅人退稅金額是怎么計算的?
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對符合退稅條件的納稅人,當其新購住房金額大于或等于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時,全部退還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當其新購住房金額小于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時,按照新購住房金額占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的比例退還現(xiàn)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
1.新購住房金額大于或等于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的,退稅金額=現(xiàn)住房轉讓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2.新購住房金額小于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的,退稅金額=(新購住房金額÷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現(xiàn)住房轉讓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其中,原住房轉讓金額和新購住房金額均不含增值稅。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和新購住房金額與核定計稅價格不一致的,以核定計稅價格為準。
例2:2022年12月,小楊出售了一套住房,轉讓金額為240萬元,繳納個人所得稅4萬元。2023年5月,其在同一城市重新購買了一套住房,新購住房金額為300萬元。假定小楊同時滿足享受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其他條件,由于新購住房金額大于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小楊可申請的退稅金額為現(xiàn)住房轉讓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4萬元。若小楊新購住房金額為150萬元,則可申請的退稅金額為2.5萬元(150÷240×4萬元)。(假設以上均為不含增值稅價格)
三、出售多人共同持有住房的,納稅人應如何計算自己的退稅金額?
對于出售多人共同持有住房或新購住房為多人共同持有的,應按照納稅人所占產權份額確定該納稅人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或新購住房金額。
例3:小李和小馬共同持有一套住房,各占房屋產權的50%。2023年1月,兩人以200萬元的價格轉讓該住房,各繳納個人所得稅2萬元。同年5月,小李在同一城市以150萬元的價格重新購買一套住房,小李申請退稅時,其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為100萬元(200×50%=100),新購住房金額為150萬元,其退稅金額=現(xiàn)住房轉讓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2萬元。
同年7月,小馬和他人在同一城市以200萬元的價格共同購買了一套住房,小馬占房屋產權的40%。小馬申請退稅時,其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為100萬元(200×50%=100),新購住房金額為80萬元(200×40%=80),退稅金額=(新購住房金額÷現(xiàn)住房轉讓金額)×現(xiàn)住房轉讓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80/100×2=1.6萬元。(假設以上均為不含增值稅價格)
四、如何確定出售住房和重新購買住房的時間?
出售現(xiàn)住房的時間,以納稅人出售住房時個人所得稅完稅時間為準。新購住房為二手房的,購買住房時間以納稅人購房時契稅的完稅時間或不動產權證載明的登記時間為準。稅務機關將為納稅人預填上述涉稅信息,納稅人可以與繳稅時取得的完稅證明上標注的時間進行核對。新購住房為新房的,購買住房時間以在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門辦理房屋交易合同備案的時間為準,納稅人可以依據(jù)房屋交易合同據(jù)實填寫。
五、符合政策享受條件的納稅人應當向哪里提起退稅申請?
納稅人享受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的,應當向征收現(xiàn)住房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的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也就是說,納稅人賣房時在哪個稅務機關繳納了個人所得稅,就向哪個稅務機關申請退稅。稅務部門實行不動產登記稅費一窗辦理制度,一般情況下,納稅人應當在本地政務服務大廳或者不動產交易大廳等場所繳納現(xiàn)住房轉讓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因此仍應到該政務服務大廳或不動產交易大廳提起退稅申請,如果當?shù)囟悇諜C關另有規(guī)定,按照規(guī)定辦理。
六、納稅人申請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應提供哪些材料?
納稅人申請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除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申請表》外,還需要提供以下資料:(一)納稅人身份證件;(二)現(xiàn)住房的房屋銷售合同;(三)新購住房為二手房的,房屋銷售合同、不動產權證書及其復印件;(四)新購住房為新房的,報經住建部門備案(網(wǎng)簽)的房屋交易合同及其復印件。
七、為便利納稅人享受稅收政策,稅務部門提供了哪些服務?
為便利納稅人享受稅收政策,稅務部門推出一系列服務舉措。一是簡化資料報送,提供預填服務。依托納稅人出售現(xiàn)住房和新購住房的完稅信息資料,為納稅人提供申請表項目預填服務,納稅人辦理退稅申請需攜帶的資料,主要用于納稅人核對申請表信息,稅務部門只留存新購二手房的不動產權證書復印件或新購新房的房屋交易合同復印件。二是根據(jù)系統(tǒng)預填、納稅人填報并確認的相關信息,自動計算應退稅款。三是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開展宣傳解讀和培訓輔導,提醒并幫助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及時申請退稅、享受稅收政策。
八、納稅人享受了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政策后解除房屋交易合同的,已經獲得的退稅應當如何處理?
納稅人因新購住房的房屋交易合同解除、撤銷或無效等原因導致不再符合退稅政策享受條件的,應當在合同解除、撤銷或無效等情形發(fā)生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主動繳回已退稅款;納稅人逾期繳回退稅的,稅務機關將依法加收滯納金。稅務部門將通過與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門的相關共享信息,加強退稅審核和撤銷合同后繳回稅款的管理。
九、納稅人在申請退稅時還應當注意什么?
支持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政策,旨在鼓勵居民換購住房、改善居住條件,納稅人應當依法依規(guī)如實申請,認真填寫并核對申請表,對填報內容及附報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完整性負責。對于提供虛假信息、資料騙取退稅的,稅務機關將依據(jù)《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有關規(guī)定處理。
綜合 國家**網(wǎng)站 、新華社
來源:濟南經濟廣播fm90.9
拓展知識:
房子個稅契稅怎么算的
一、正面回答
契稅個稅算法:
1、個人所得稅:稅率交易總額1%或兩次交易差的20%,由賣方繳納征收有兩個條件:家庭唯一住宅以及購買時間超過5年;
2、契稅:基準稅率3%,優(yōu)惠稅率1.5%和1%,由買方繳納,同時規(guī)定若買方是首次購買面積不足90平的普通住宅繳納交易總額的1%,若買方首次購買面積超過90平的普通住宅則繳納交易總額的1.5%,若買方購買的房產是非普通住宅或者是非住宅則繳納交易總額的3%。
二、分析
契稅是指不動產產權發(fā)生轉移變動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產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yè)主征收的一次性稅收。個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三、契稅個稅什么時候交?
房屋契稅繳納時間,_應當自納稅義務發(fā)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征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并在契稅征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_。如果是二手房交易,契稅和個稅都是在過戶時繳納。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wǎng)實用分享網(wǎng)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3499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