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車險計算器計算2021(太平洋車險計算器計算2021最新版)
前沿拓展:
太平洋車險計算器計算2021
直接用平安的車險計算器,免費計算一下然后就什么都知道了 (baoxianle com)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隨著傳統汽車的定義被徹底**,加上汽車功能變得越來越復雜、多樣,安全標準同樣需要不斷的升級。而我們熟悉的C-NCAP也迎來了第5次的更新換版,使測試項目變得更全面,難度系數同樣也在提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新版本的變化之處!
目前2018版規程的碰撞測試,五星評價變得越來越多,這對于車企而言,并沒有太大的促進作用,所以采用了更嚴苛的標準體系。2021版C-NCAP與2018版C-NCAP相類似,綜合得分率仍然由乘員保護、行人保護和主動安全三個部分得分率加權計算得出。
2021版 C-NCAP 試驗項目
1、乘員保護部分包含碰撞試驗、兒童保護靜態評價和低速后碰撞頸部保護試驗。其中傳統汽車進行正面 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正面 50%重疊移動漸進變形壁障碰撞和可變形移動壁障側面碰撞三項試驗。
新能源汽車(含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進行正面 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正面 50%重疊移動漸進變形壁障碰撞和側面柱碰撞三項試驗。
2、行人保護部分包含頭型試驗和腿型試驗。
3、主動安全部分包含車輛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KA)和整車燈光系統的性能試驗,以及車輛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ESC)、車道偏離報警系統(LDW)、車輛盲區監測系統(BSD)和速度輔助系統(SAS)的性能測試報告審核。
新規程主要修訂內容
一、乘員保護部分
乘員保護修訂內容
1
使用正面50%重疊移動漸進變形壁障碰撞試驗,替代了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及評價方法;
2
針對新能源汽車,使用側面柱碰撞試驗替代了可變形移動壁障側面碰撞試驗及評價方法;
3
增加了車身和零部件碰撞安全性能風險評價要求,以罰分項形式體現;
4
增加了可變形移動壁障側面碰撞試驗中搭載假人的數量;
5
增加了第二排兩側座椅鞭打試驗及評價方法;
6
增加了第二排兒童乘員保護評價方法和兒童乘員保護靜態評價方法;
7
修改了對于側氣簾加分的技術要求;
8
增加了關于事故緊急呼叫系統加分的技術要求;
9
安全帶提醒裝置由加分項修改為罰分項;
10
修改了乘員保護試驗中的電安全評價方法。
「傳統車型」
「新能源車型」
正面50%重疊移動漸進變形壁障碰撞
試驗車輛與 MPDB 臺車分別以50km/h的時速,進行正面 50% 偏置對撞,同時在前排駕駛員和乘員位置、第二排最左側座位、第二排最右側座位放置不同類型的假人,用以測量人員受傷害的情況。
試驗后還需測量移動臺車前端漸變壁障變形量,用以評價車輛的攻擊性能。
【圖為E-NCAP測試圖,僅為示意】
相比固定式正面40%偏置碰撞,由于兩車進行的是相對運動,相對速度高達100km/h,而此前的碰撞時速僅為64km/h,撞擊時所產生的能量也會變大。還有就是漸進變形壁障相比可變形壁障,更貼近車輛實際的緩沖結構。
側面柱碰撞試驗(新能源汽車試驗項目)
在側面柱碰撞試驗中,車輛的碰撞速度為32km/h,同時車輛縱向中心線與車輛運動方向形成75°的碰撞角,并在前排駕駛員位置放置假人,以測量人員受傷害情況。
【圖為E-NCAP測試圖,僅為示意】
由于撞擊的是柱子,局部面積會承受巨大的沖擊力,同時直接靠近駕駛員的位置,駕駛員的安全會受到很大威脅。加上電池包會承受較大的沖擊和擠壓力度,如何避免電池組產生變形,導致電解質發生泄漏而引發起火,就變得格外重要。
傳統汽車側面碰撞試驗,還在非撞擊側的前排座椅位置增加一個假人,用以采集該側乘員碰撞數據,不過目前暫不參與評價。
2021版測評規程中,還加強了對于兒童成員的保護評價,包含動態試驗以及靜態評價。在動態評價中,正面50%MPDB碰撞試驗中新增了Q10兒童假人,對其損傷進行定量評價后,從而提升兒童成員的保護性能;靜態評價主要強調了車輛對兒童約束系統的適用性、安裝性,以及車輛與兒童約束系統之間的通訊。
二、行人保護部分
行人保護修訂內容
1
修改了行人保護試驗及評價方法,采用先進行人腿型(A**anced Pedestrian Legform Impactor, aPLI)替代傳統FLEX-PLI和TRL上腿型進行行人腿部碰撞保護試驗評價;
2
擴大了行人保護頭型試驗區域。
由于FLEX-PLI缺少替代上肢運動的模塊,因此APLI腿型在研究中加入代表上肢運動的模塊,同時改進了肌肉和骨骼的重量分布,有助于生物仿真度的提高。
三、主動安全部分
主動安全修訂內容
1
增加了車輛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的試驗場景;
2
增加了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KA)試驗及評價方法;
3
增加了對于車道偏離報警系統(LDW)、盲區監測系統(BSD)、速度輔助系統(SAS)的審核項目及技術要求;
4
增加了整車燈光性能試驗及評價方法;
5
修改了評分體系,主動安全權重由15%增加到25%。
主動安全部分有了更加全面細致的考核,其中整車燈光性能試驗及評價方法,更是首次納入新車評價規程,這也是全球NCAP中首次引入照明安全測評。
根據CIDAS統計數據,45%的致**事故和60%行人致**事故發生在照明不佳狀態下,包括凌晨、黃昏或者夜晚等場景,可見汽車燈光系統對于行駛安全的重要性。
2021版與2018版評分差異在哪?
C-NCAP 按照乘員保護、行人保護和主動安全三個部分的綜合得分率來進行星級評價,各部分的分值如下:
C-NCAP各部分得分分值部分項目類型項目2021版分值2018版分值前排后排兒童前排后排乘員保護試驗項100%正面碰撞1644164MPDB 碰撞1644//40%偏置碰撞///164側面碰撞164/164側面柱碰撞16////鞭打試驗52/5兒童靜態//3//加分項側面氣簾保壓2/側氣簾/3E-CALL 2/安全帶提醒/2罰分項安全帶提醒-2~0/行人保護試驗項頭型1012腿型53主動安全ADAS審核項ESC84試驗項AEB CCR118AEB VRU_Ped103AEB 二輪車11/LKA3/HMI6/可選審核項BSD(車對車)2/BSD(車對二輪車)3/SAS2/LDW2/燈光近光前照燈6/遠光前照燈3/加分項1/
在2021版C-NCAP中,僅傳統汽車進行側面碰撞,側面碰撞得分乘以系數 1.2 后計入乘員保護部分總得分;僅新能源汽車進行側面柱碰撞,側面柱碰撞得分乘以系數 1.5 后計入乘員保護部分總得分;ADAS 部分的可選審核項只考察被測試車輛,最多可得 7 分。
2021版各部分得分率計算
1
乘員保護部分得分率=乘員保護部分實際得分/乘員保護部分滿分
2
行人保護部分得分率=行人保護部分實際得分/15
3
主動安全部分得分率=ADAS 實際得分/56 x 80%+燈光實際得分/10 x 20%
星級的評定則根據綜合得分率進行計算,綜合得分率=乘員保護部分得分率 x 60%+行人保護部分得分率 x 15%+主動安全部分得分率 x 25%,主要的變化在于乘員保護部分權重由70%下降至60%,主動安全部分權重由15%提高至25%。
寫在最后
碰撞標準的升級不斷推動著汽車安全的進步,而在五星評級的應試教育中,標準的升級更要與時俱進。從中汽評測的研究報告中獲悉,2021版中新增的車-車對碰場景,成為了主要的失分項目,包括AEB功能在夜間的避讓效果不佳、近光燈對對向車輛產生眩光等失分點,也表明了目前汽車行業的薄弱環節。
隨著2021版C-NCAP變得更加嚴苛,也向車企提出更高的要求。不過只有恰到好處的難度,才會對汽車行業起到較為積極的作用,分不出層次的標準,是毫無意義的。
星越L對撞測試預告
下周就有基于2021版C-NCAP規程的碰撞測試,車型為吉利星越L(詢底價|查參配)。時間為7月19日14:00為側面碰撞試驗,7月21日16:00為MPDB碰撞試驗——這可是國內首次公開對撞,太**了!
關于2021版C-NCAP規程、關于對撞,你有哪些疑問?可在評論區進行留言,我們會為大家進行解答。(文:太平洋汽車網 崖雍)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3499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