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終獎個稅計算方法(2019年年終獎個稅計算方法什么時候執行)
前沿拓展:
2019年年終獎個稅計算方法
年終獎有一部分稅率優惠,建議查看網上稅率計算方式。
今年元旦的前兩天,國家發了一個“新年紅包”。
12 月 29 日后,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部分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單獨計稅的政策延至 2023 年底。
盡管大部分公司的年終獎還沒有發放,但政策的消息一出來,很多人都已經在心里悄悄盤算著今年能到手的年終獎。
畢竟,年終獎對于打工人而言,可是辛苦了一年的犒勞。
01
單獨計稅政策
是國家的新年紅包
據了解,這項政策始于 2019 年 1 月 1 日,在《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文件中記載:
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 12 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除了這一項政策,一同被延長的還有以下兩條:
第一條是,將年收入不超 12 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 400 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至 2023 年底。
要留意的是,符合這項政策的存在三種情況:
① 納稅人年度匯算需補稅但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 12 萬元的;
② 納稅人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 400 元的;
③ 納稅人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者不申請年度匯算退稅的。
另一條是,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政策延至 2022 年底。
加上年終獎延期,上述三條政策一年可減稅 1100 億元。
不得不說,對于廣大打工人而言,這真是一個利好消息,全年一次性資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就可以省下一筆稅錢。
這屬于是,國家給廣大群眾們的一個“新年紅包”!
02
作為納稅人
如何選擇計稅方式
當然,對納稅人來說,或許更關心采用哪種計稅方式更劃算。
目前年終獎有兩種計算扣繳個稅的方式,分別是單獨計稅和并入綜合所得。通常而言,單獨計稅能大大減輕納稅人的個稅支出。
但這并不是絕對的,例如對于剛剛跨過個稅起征點,也就是 5000/月 或 60000/年 的工薪階層,在扣除掉五險一金、專項附加之后,采用合并計稅的方式,可以直接無需減稅,或者僅需繳很少的稅。
所以專家們的建議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當扣除了社保、公積金以及專項附加后,月工資總和加上年終獎總額不超過 9.6 萬元的,采取工資與年終獎合并計稅更劃算。
反之,則采取單獨計稅的方式更劃算。
需注意的是,選擇了年終獎單獨計稅后,基本減除額(起征點)、專項扣除(社保、公積金)、專項附加扣除均不受影響。
除此之外,還要留意一些特殊的“臨界值”。
發個比方,假如你的年終獎為 36000 元,在同樣是單獨計稅的情況下,年終獎 36000 元需繳稅 1080 元,而當年最終獎為 36001 元時,則需繳稅 3390.1 元。
你看,僅僅一元之差,便能懸殊數千元的繳稅差距。
03
三條政策
背后的意義
計稅政策的延期,是很多人期盼的結果。
雖然從表面上看,只是國家一年少了一千多億元的稅收,但背后的現實意義其實非常深遠。
一方面,如今因為個稅優惠政策的延期,使得個人可以選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單獨計稅的方式。
在這樣的方式之下,個人納稅可以享受更低的稅率。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減輕中低收入群體的稅負壓力,促進消費增長;而且還能有效地改善**帶來的不利影響,形成較為健康的社會結構。
即便前面說會對財政收入有影響,但總體來說還是利大于弊的。
另一方面,從這次的三條政策來看,主要還是在為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努力。
年終獎與股權激勵的單獨計稅政策,主要針對的是中等收入人群,這一舉措能極大地鞏固、壯大中層收入人群;而免稅政策主要針對低收入人群,是為了讓其從低收入邁進中等收入。
不管怎么說,計稅政策的延期,是國家基于大環境所做出的策略,不論是對于社會發展,還是民生對于廣大民眾來說,也都是重大利好。
剩下的,就看各地落實,把這份“福利”交到每一位納稅人的手中了。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149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