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月進項稅額轉出額怎么算(當月轉出的進項稅額)
前沿拓展:
導讀:本文講述的是關于當月進項稅額轉出怎么做會計分錄的有關問題,相關的會計分錄小編已在文中為大家進行了整理,可以通過其他應付款來進行處理,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當月進項稅額轉出怎么做會計分錄?
發生需要轉出時:
借:庫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銷售費用) 。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月底進行結轉時:
借:應交稅法-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進項稅額轉出主要是發生以下情況:
1、納稅人購進的貨物及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
2、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如用于非應稅項目(在建工程)、免稅項目或集體福利與個人消費等。
3、進項稅額轉出就是將不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前期已經入賬)轉出到對應的存貨成本里。
什么叫做進項稅額轉出?
一般納稅人企業購進貨物時,收到增值稅專用**,并且符合稅法相關規定可以抵扣的,就把購進貨物負擔的增值稅計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如果在以后的會計期間,貨物由于以下原因,如:貨物用途改變,貨物非正常損失等。總之是按稅法規定不符合抵扣的條件了,就要把已經確認的進項稅額轉出,使用的科目為“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比如,一般納稅人企業購入一批材料價1000元,增值稅1000×17%=170元
借:原材料 1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行稅額)170
貸:銀行存款等 1170
如果原材料日后沒有進入生產領域,而是用于非應稅項目,比如在建工程或發放職工福利,
借:在建工程等 1170
貸:原材料 1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行稅額轉出)170
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完成不同的學習內容,以上就是會計學堂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當月進項稅額
拓展知識:
當月進項稅額轉出額怎么算
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非經營性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如用于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不予以抵扣。
1 含稅支付額還原法:其計算公式:應轉出的進項稅額=應轉出進項稅的貨物成本÷(1-進項稅額扣除率)×進項稅額扣除率此方法主要用于特定外購貨物,即購入時未取得增值稅專用**,但可以依據支付價格計算抵扣進項稅額的外購貨物,如從農業生產者手中或從小規模納稅人手中購入的免稅農產品;從專門從事廢舊物資經營單位購入的廢舊物資,以及企業銷售商品、外購貨物所支付的運費等。
2 含稅收入還原法:其計算公式為:應沖減的進項稅額=當期取得的返還資金÷(1+所購貨物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所購貨物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此方法適用于納稅人外購貨物時從銷貨方取得的各種形式返還資金的進項稅轉出的計算。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149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