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特別國債利率(抗疫特別國債是)
前沿拓展:
抗疫特別國債利率
三年期國債票面利率3.8%,第二期儲蓄國債(憑證式)年利率:五年期是3.97%。
國債一般分為電子式國債和憑證式國債,二者結息方式不同:電子式國債每年付息一次;而憑證式國債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國債期限時刻變化,目前,2021年發行的第一期儲蓄國債(憑證式)年利率:三年期國債票面利率3.8%,第二期儲蓄國債(憑證式)年利率:五年期是3.97%。
儲蓄國債(電子式)20儲蓄03 三年期年利率3.8%,儲蓄國債(電子式)20儲蓄04 五年期年利率是3.97%。
憑證式國債與電子式國債只是付息方式不同,而所獲利息是相同的。
擴展資料
國債
國債(national debt; government loan),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債券,是****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于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的國債專指**代表****發行的國家公債,由國家財政信譽作擔保,信譽度非常高,歷來有“金邊債券”之稱,穩健型投資者喜歡投資國債。其種類有憑證式國債、無記名(實物)國債、記賬式國債三種
2020年6月15日,**發布通知明確,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啟動發行9月,富時羅素公司宣布,**國債將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
發行目的
1、籌措軍費
國債
在戰爭時期軍費支出額巨大,在沒有其他籌資辦法的情況下,即通過發行戰爭國債籌集資金。發行戰爭國債是各國**在戰時通用的方式,也是國債的最先起源。
2、平衡財政收支
國債
一般來講,平衡財政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稅收、增發通貨或發行國債的辦法。以上三種辦法比較,增加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做法,固然是一種好辦法但是增加稅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稅賦過重,超過了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將不利于生產的發展,并會影響今后的稅收。增發通貨是最方便的做法,但是此種辦法是最不可取的,因為用增發通貨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其對經濟的影響最為劇烈。在增稅有困難,又不能增發通貨的情況下,采用發行國債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還是一項可行的措施。**通過發行債券可以吸收單位和個人的閑置資金,幫助國家渡過財政困難時期。但是赤字國債的發行量一定要適度,否則也會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
3、籌集建設資金
國家要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為此需要大量的中長期資金,通過發行中長期國債,可以將一部分短期資金轉化為中長期資金,用于建設國家的大型項目,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4、借換國債的發行
借換國債是為償還到期國債而發行,在償債的高峰期,為了解決償債的資金來源問題,國家通過發行借換國債,用以償還到期的舊債,這樣可以減輕和分散國家的還債負擔。
個人可以購買首批發行的兩期抗疫特別國債抗疫了。
據澎湃**了解,工商銀行、興業銀行等銀行參與承銷的首期抗疫特別國債已于6月19日起開啟柜臺銷售,個人和企業客戶可通過手機銀行、企業網銀及柜面等渠道購買。
6月18日,**招標發行的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一期和二期各500億元發行結果出爐,一期5年期中標利率為2.41%、二期7年期中標利率2.71%。
相比理財和大額存單,特別國債具有信用資質優異,購買門檻低的特點,投資起點金額為100元,最小遞增單位為100元。
本期債券上市日為6月23日,債券上市后每個交易日的10:00-15:30,投資者可通過手機銀行、企業網銀或柜面等渠道進行交易,資金即時到帳,流動性無虞。**防控期間,建議客戶通過手機銀行、企業網銀等網絡渠道便捷開展申購和交易。
據澎湃**了解,此次抗疫特別國債的認購時間僅為6月19日,6月23日起開始流通交易,從6月23日起利率將隨行就市。國有工農中建交五大行都參與了承銷,股份行中除了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也是承銷行之一。
工商銀行手機銀行抗疫國債購買頁面
抗疫特別國債是國債的一種,是為應對**肺炎**影響,由**財政統一發行的特殊國債,不計入財政赤字,納入國債余額限額。根據2020年財政安排,抗疫特別國債發行規模為1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主要用于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用來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據**透露,抗疫特別國債將從6月中旬開始發行,7月底前發行完畢。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849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