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麗娜朱莉 r級
前沿拓展:
安吉麗娜朱莉 r級
瑪琳菲森
(
2014)
▪
血與蜜之地
(
2011)
▪
致命伴侶
(
2010)
▪
特工紹特
(
2010)
▪
穿越邊境
(
2009)
▪
愛情與榮譽
(
2008)
▪
換子疑云
(
2008)
▪
堅強的心
(
2007)
▪
機動**
(
2004)
▪
鯊魚故事
(
2004)
▪
史密斯夫婦
(
2004)
▪
超越邊界
(
2003)
▪
緣起烽火蔓延時
(
2003)
▪
明日世界
(
2003)
▪
天算不如人算
(
2002)
▪
古墓麗影2
(
2002)
▪
古墓麗影
(
2001)
▪
原罪
(
2001)
▪
特工風云錄
(
2001)
▪
證據拼圖
(
2000)
▪
急速60秒
(
2000)
▪
移魂女郎
(
2000)
▪
空中塞車
(
1999)
▪
神秘拼圖
(
1999)
▪
霓裳情挑
(
1998)
▪
隨心所欲
(
1998)
▪
吉婭
(
1998)
▪
地獄兄弟
(
1998)
▪
愛總如此
(
1996)
▪
黑客
(
1995)
▪
天涯共此時
(
1995)
▪
無影終結者
(
1993)
《黑寡婦》的失敗,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不管怎么說,漫威難辭其咎,沒有找準“黑寡婦”的角色**。
在漫畫中,黑寡婦原本是個受過訓練的女特工。
所以,根據人物的設定,《黑寡婦》的故事側重點,最好拍成特工諜戰片更加合適。
其實在2002年,《諜影重重》系列的誕生,在好萊塢掀起了一陣諜戰片的跟風潮。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題材可謂是遍地開花,以女性為絕對主角的特工電影逐漸成為了主流。
于是奧斯卡影后們,在銀幕上塑造了一批驍勇善戰的女特工形象。
精致的五官、迷人的氣質、誘惑的曲線,以及與生俱來的女王氣質。
查理茲·塞隆,無疑是非常符合“女特工”的人設。
在《極寒之城》這部電影里,她徹底放棄了花瓶的路線,將一個沉著冷靜、身手了得的特工演繹得活靈活現。
而與《極寒之城》里塞隆的角色不同,《紅雀》是一部極具寫實、徹頭徹尾的諜戰片。
在片中,詹妮弗·勞倫斯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雙面間諜之旅。
幾場限制級的戲,大表姐為此犧牲不小,貢獻了演員生涯最大尺度的表演。
但是,要說到“女特工”最合適的人選,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安吉麗娜·朱莉。
從《古墓麗影》開始,再到《史密斯夫婦》,朱莉在業界漸漸樹立起了打女的人設。
而且無論性感的外形,還是帶有野性的氣質,都與銀幕上女特工的形象不謀而合。
正因為如此,才會為她量身打造了這部經典的女特工片,奠定了她作為動作明星女王的地位。
嚴格意義上,《特工紹特》并不是一部標準的諜戰片。
片中的女主紹特,雖然也是個身手了得、謀略過人的女特工,但是她最不像特工的地方就在于,她有著自己的價值觀和正義感。
她所有的行動,都是被他人所迫。她的信仰,也不是國仇家恨,或者什么復興大業,而是人世間的溫暖。
正因為如此,在《特工紹特》里,安吉麗娜·朱莉將把另一個同樣充滿張力的角色展示給觀眾。
而片名“Salt”,不單指的是女主角的名字,還是**神的代名詞。
之所以這么設計,其實跟最初的劇本有關。
一、女版《諜影重重》
在2002年,《諜影重重》以暴走伯恩這個角色,在好萊塢掀起一陣諜戰片的風潮。
起初,故事的主角是男性,而且是為了湯姆·克魯斯量身打造,但是阿湯哥有《碟中諜》系列,所以對此并不感興趣。
為此,好萊塢傳奇制片人洛倫佐·迪·博納文圖拉,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
首先,好萊塢已經有了007系列、《諜影重重》系列、《碟中諜》系列。
如果還要拍一部諜戰片,那么該如何塑造第四位情報員,找誰來演都是問題。
其次,從商業角度來看,觀眾已經有了這么多好看的經典,男性特工的市場已經接近飽和。
在思考再三后,劇組一致決定,打造一個間諜女郎。
在此之前,制片方哥倫比亞影業已經有過成功的案例,就是大名鼎鼎的《霹靂嬌娃》。
但是,在這個以男性為主導的諜戰電影市場,一般的女演員很難“打”出一片天。
所以,安吉麗娜·朱莉的堅持,成為了《特工紹特》誕生的最重要原因。
在拍攝前,朱莉說服了導演和制片人,要求一些特技動作,盡可能的親自上陣。
其中就包括被懸吊在11樓的高空中的場景,這點跟阿湯哥有點像。
于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銀幕上多出了一個女伯恩的傳奇。
二、最不像諜戰片的諜戰片。
故事剛開始,女主紹特原本是一個中情局的女特工。
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她不幸暴露了身份,被敵對勢力殘忍**和折磨。
本以為求生無望,沒想到卻被一個美國的年輕小伙子所救。
后來,兩人墜入了愛河,過上了甜蜜又幸福的生活。
其實,這段劇情完全可以拍成一部諜戰片,但是沒想到卻用作開頭。
直到結婚紀念日這天,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CIA逮捕了一名俄國特工,而負責審訊的人就是紹特。
沒想到,對方毫不掩飾承認了自己間諜的身份,還給她講述了一個故事。
在冷戰時期,前蘇聯秘密籌建了一個神秘組織。
他們從那些父母雙亡的孩子中,挑選出一批孩子,讓這群孩子從小接受特工的訓練。
等到了一定的年紀,他們就會被送到美國,改名換姓潛入美國內部。
但是,這個故事又跟紹特有什么關系?
原來,紹特就是這群孩子中最優秀的一個。
當場的所有人都為之感到震驚,但是沒有人相信他說的話,只有皮博迪。
意識到情況的危險性,皮博迪決定派人逮捕紹特。
而紹特一邊沖出中情局設下的重重障礙,一邊給自己的丈夫打電話。
另一邊,自稱病入膏肓才投案自首的前蘇聯特工,突然就恢復了健康,一下子沖破了中情局的圍堵。
原來,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紹特。
作為那個組織的**oss,他不允許自己曾經的手下“淪落”平凡。
原來,老特工是故意裝的很弱來自首的,其真實目的就是紹特。
所以,在審訊時,他就開始紹特結婚的事實,就是想告訴她,你的丈夫身處危險。
果不其然,紹特回到家后,發現丈夫被挾持,并以此要挾她完成一項任務。
為了救出丈夫,紹特不得不鋌而走險,被迫接受了組織安排的任務。
然而,在此期間,她的丈夫還是被殺害。
而紹特強忍悲痛,做出一副無所謂的表情,得到了組織的信任。
然后,他從**oss那里套出了下一步的計劃。
接到任務后,紹特與指定的線人碰頭,發現對方是自己兒時最好的朋友,而他們這次的任務目標就是刺殺總統。
隨著劇情的深入,紹特才發現她的CIA前上司泰德,也是一個特工。
至于故事的結局如何?紹特最終會選擇站在哪一邊?
有興趣的觀眾,可以去看一下原片。
三、《特工紹特2》有沒有可能?
《特工紹特》在IMDb上的評分為6.4,豆瓣7.2分,爛番茄新鮮度為62%。
導演沒有過多玩弄所謂的電影技巧,而是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干凈利落地完成了整部電影。
雖然這樣的初衷是好的,而現實卻很殘酷。
首先,《特工紹特》的成本高達1.1億,相比動輒幾億投資的大片,并不算多。
然而,影片上映后,光美國本土票房也才1億多,連成本都沒有收回。
對于制片方來說,這樣的成績是無法接受的,畢竟有安吉麗娜·朱莉這樣的巨星擔任主演。
其次,就是導演和主演都相繼離開。
即使票房不夠理想,但是口碑卻打出去了,說不定第二部會迎來轉機。
但是,導演菲利普諾伊斯表示,他不會回歸執導續集,而朱莉也拒絕再度出演。
原因很簡單,新編劇寫的故事與兩人的想法背道而馳。
而且更重要的是,導演菲利普·諾伊斯已經把所有的創意,全部放在了《特工紹特》里。
不過,理論上,第一部留下的懸念,是能夠拍成續集。
最主要的一條原因,就是紹特的身上還有很多秘密未解開。
總而言之,雖說是動作片,卻不流于表面,細細品味還是有不少值得稱贊的內涵。
不僅為后世作品提供了典范,而且女神安吉麗娜·朱莉貢獻了一場又一場驚險的動作戲。
在我看來,這部諜戰動作電影,挑起了女性特工片的大旗。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749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