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個稅稅率表(年終獎個稅稅率表2022計算器)
前沿拓展:
據央視**消息,12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部分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為減輕個人所得稅負擔,緩解中低收入群體壓力,會議決定:
二是將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至2023年底。
三是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政策延至2022年底。上述政策一年可減稅1100億元。
根據此前報道,2018年《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規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以下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根據這一通知,今年年底前,繳納個稅有單獨計稅和合并計稅兩種方式。到了明年取得的收入,就只有合并計稅一種方式了。納稅方式的改變意味著同樣金額的年終獎可能適用更高的稅率,職工到手年終獎降低。根據中智咨詢今年的年終獎初步調研結果,近九成(89%)企業表示其員工稅后收入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部分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其一即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單獨計稅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也就是說,到2023年底前年終獎仍然可以選擇單獨計稅或者合并計稅,不會因納稅方式的變化而影響到手年終獎。
中高收入者獲利更大
假設年終獎1萬元,按照現行方法,適用最低檔(不超過3000元)3%稅率,也就是需要繳納個稅300元,最后到手年終獎9700元。
如果按照“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萬元,那1萬元年終獎需要按照10%稅率納稅,即1萬元需要納稅1000元,到手9000元。相比第一種方案,到手年終獎少了700元。因此,年終獎優惠政策延續,中高收入者獲利更大。
為什么年終獎
要全部納入綜合所得?
過去年終獎都是單獨計稅的,就存在甲和乙兩個人工薪收入算下來都一樣多,但由于發放方式不同,導致繳納稅款不同的情況,是有失公平的。
比如,兩人納稅年收入均為20萬元,但甲年終獎10萬元,其余工資10萬元;乙沒有年終獎,全部是工資收入。那么按照現行稅率、年終獎單獨計稅,甲只要繳17270元個稅,乙卻要繳23080元個稅。
另外,年終獎單獨計稅還存在“斷檔”區間。在這些區間內,稅前獎金多的,扣完稅到手后反而拿得少。比如丙年終獎拿了12000元,繳納360元個稅后到手11640元;丁年終獎拿了12300元,繳納1050元個稅后到手11250元。丁最終拿到的沒有丙多。
個稅改革后,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勞動性所得實行綜合計稅,避免了類似月度間波動造成的稅負不公平現象。但國家充分考慮納稅人需求,為政策從單獨計稅轉向合并計稅設置了3年過渡期,也有助于企業安排更為合理的薪酬發放方式。
綜合:東方網、央視**、界面**等
記者:王旭
來源: 東方網
拓展知識:
年終獎個稅稅率表
法律分析:級數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1、不超過36000元的3;2、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3、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4、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5、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6、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7、超過960000元的部分45。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九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有**公民身份號碼的,以**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稅人沒有**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7496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