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atx835
前沿拓展:
捷安特atx835
捷安特是有ATX835這款車的。
捷安特ATX835,價格大概是2300元
捷安特ATX835是全新車種,性價比**27.5寸輪轂+機械鎖**避震前叉+SHIMANO油壓碟剎+27速SHIMANO分體式變速器,捷安特品牌2015款力作!
配置:
車架:鋁合金27.5 MLO機械鎖**避震前叉
顏色:黑色
尺寸:XS,S,M
材料:鋁合金
前叉:2015 Giant ALUXX鋁合金車架
變速把手:SHIMANO SL-M370
前變速器:SHIMANO SL-M370
后變速器:SHIMANO SL-M370
(前)剎車:SHIMANO M355油壓碟剎
(后)剎車:SHIMANO M355油壓碟剎
飛輪:SHIMANO CS-HG200
大齒盤:鋁合金大齒盤44X32X22T
輪圈:鋁合金雙層圈
(前)花鼓:鋁合金快拆花鼓
(后)花鼓:鋁合金快拆花鼓
(前)外胎:GIANT QUICKCROSS 27.5X1.95
(后)外胎:GIANT QUICKCROSS 27.5X1.95
以下正文開始
第七日 墾丁-旭海 57.7公里【總里程561.9公里】
早上起來已經艷陽高照,天空干凈得一絲云都沒有,海天一色異常美麗。但太陽曬得猛烈,熱得跟中了邪一樣,一大早就能聞到太陽烤在皮膚上發出的焦味了。
過了鵝鑾鼻,往臺26線的方向直上,就來了一個坡度比較大的連續上坡。沒過多久我就開始用1-1的檔位在慢慢往上挪動了。印象中,這是環島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爬山。作為一個騎行菜鳥,我在出發前給自己定下的基調一直都是不推車,哪怕用1-1挪也不推。結果在整個環島路上除了第二天的大崩潰,其他都堅持下來了,確實是做到了我的能量超乎我想象。
隨著坡度越來越平緩,兩邊的視野也越來越開闊,開始有草甸出現,還能看到山腳下純白色的鵝鑾鼻燈塔鋪在綠毯一樣的地上,遠處的海上星星點點,像極了宮崎駿動畫里的某一幀畫面。這個時候可能是多巴胺也分泌到了頂峰,心情大好,沖到一個坡頂,前方壯闊的太平洋海岸線突然闖到視線里,頓時覺得什么辛苦都是值得的。終于TM告別了那憋屈的西部!
所有的旅行方式,相對于騎行旅行而言,都太簡單了。你無法感受到一個5%坡度意味著什么,無法感受什么叫8公里連續上坡,無非就是油門重一點輕一點,速度快一點慢一點。對于騎行者而言,這可能就是今天到還是明天到,甚至是后天到的問題。是晚上要不要露宿街頭,要不要騎夜車,要買幾瓶紅牛了……作為一種最貼近原始狀態的旅行交通方式,會更讓人感受到跋涉山水不易,獲得美景不易。實倒不是沒見過什么太平洋的的大風大浪,只是心境不同罷了。
緊接著就是長長的下坡,一路下坡一路吹著太平洋清涼的海風,早上令人崩潰的旅程已經拋到了九霄云外,后來才知道這段從墾丁出來的路線叫做佳樂水。對于**南端而言,基本上也到了公路的盡頭。其實嚴格意義上說,從三個**小伙伴從我們分開的南回公路(也就是臺9線)開始算起,整個南部就沒有高等級的公路了,基本都是兩車道的小公路。而過了佳樂水一段,已經沒有沿著太平洋海岸的公路了,雖然我之前在地圖上查一直是能看到有路的,但實際上這段沿岸的公路是不對外開放的。到底有還是沒有,就真的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們只能沿著甲200(類似國內的縣道)往山里繞行了,來到一個叫做滿洲鄉的地方用午膳。這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吧,交通不便到根本沒有存在感。
滿州鄉一路下到海岸邊的漁村叫做港仔,我們繞過了**最南端的神秘的區域(或者是根本沒修路?)回到了臺26線上,這一段路畫出了**島的海岸線地圖,就在太平洋邊上,同時疑似還是禁區。都說花蓮的清水斷崖美麗壯觀,但我個人認為從港仔到旭海的這段沿海公路也非常非常非常漂亮,在各種路書上也很少看到,至少在我看過的**自然景觀里可以排在第一二位。當然,我這么說,是因為我知道你們根本沒人會去到這個地方! 這段路,太平洋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手邊,就在你觸手可及的地方。
沿著海岸線公路一路向北,感覺進入了奇幻之境。水汽越來越濃,我們經常要穿行在有巨大的植物包圍著的“綠色隧道”里,根本不知道前方的道路是什么情況。偶爾路邊會出現破敗不堪的軍營,像是剛剛被人類遺棄過的地方。騎了七八公里才看到一個**著上半身的阿兵哥跑過,確認了一下還有同類在這樣的地方生活,我心中的不安感才有所降低。否則,我感覺自己像是走在“輻射”后的世界,身上幾乎都被咸咸的水汽浸濕。自行車旅行說到底,還是一個人的旅行。雖然有旅伴,但每個人的體力不同,節奏不同,不可能隨時保持著一樣的速度前行,因此旅伴大多數的時間都只能是一種心理上的慰藉。在漫長而有時候是枯燥的旅行過程中,你必須得學會和自己對話。
好不容易,終于趕在天全黑之前抵達了旭海村。選了村口房子最大的一戶人家投宿(其實就是投宿,談不上民宿……)。老板娘超熱情的,有一種小時候去鄉下親戚家做客的感覺。吃過晚飯后,老板娘說你們一定要去試一下溫泉,否則會后悔。老板娘超熱情地說了不下三遍,好吧,那就去看看吧。最后打動我的還是四字箴言“來都來了”……但是我必須要說,旭海溫泉真是我泡過的最最最舒服的溫泉,秒殺日本那些吹得天花亂墜的溫泉。因為它是一口弱鹼性碳酸泉,泡完之后全身竟然會自然就像德芙巧克力一般絲滑。
第八日 旭海-太麻里 59.1公里【總里程621公里】
旭海出發,先要到東源村,這一段是8公里的連續上坡,而且坡度比較大。這段路通常就是大家認為爬壽卡最虐的一段了。我在出發的時候先來了一瓶紅牛,只是發現好像并沒有什么卵用。最有效的當然是1-1慢慢走,反正就是硬磨唄。幸虧昨天晚上沒有直接要強行上來,否則肯定要折戟在此。
出了東源村,面臨的是12公里的連續上坡,距離很長,但是坡度不是特別大。這回爬到坡頂就是壽卡了!早上天氣陰涼,聽著七七八八的歌,中午11點左右,我終于騎到了199縣道的盡頭——壽卡鐵馬站,這個所有環島騎行者心目中珠穆朗瑪峰一般的存在。**對單車及其友好,其中就包括這種鐵馬站。大部分的鐵馬站都和派出所是在一起的,它會提供一些簡單的修車工具、免費的飲用水、以及相關的地圖信息,還有一些蓋章的戳子之類的。總之,至少可以讓你遮風擋雨,有水喝,有工具可以修車,對于騎行者來說,這就夠了。
到了壽卡我還是有點激動的。這已經是環島的第8天,既然堅持到了現在,我就相信我是能夠把所有旅程都走下來的,有一種勝利在望的感覺。而且出發的時候我還有一個目標,就是不推車地爬上壽卡。雖然對經常鍛煉的人來說不是難事,但對我這樣一個零基礎的菜鳥而言,并非易事,更何況我還是騎著一輛巨重無比的坦克,后面還有巨重無比的兩大坨包。
從壽卡往下走,已經是臺9線了,也就是南回公路。接著是整整12公里的下坡,下一整個海岸山脈!下坡到底就是臺東縣的達仁鄉了。環島路上最愉快的事情莫過于遇到這樣的長下坡了,只可惜想要享受這樣的下坡,就得忍受上坡的痛苦。而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臺9線的下坡持續了沒多久,就開始左轉北上了,再次見到了兇悍的太平洋,還遇到了——風。很大的風!10月份后**就開始吹東北季風,所以我從南往北的路程一定都是頂風的。
這風真是把我有點吹傻了,心理上覺得自己兩腳做的功都被風抵消了。頂風前行的時候眼睛有時候都張不開,覺得自行車是一寸一寸地在挪動,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挪到目的地。一整個下午的狂風把我吹得一句話都不想說,真的有一種腦子被吹空的感覺。坐在休息站啃著勉強是有點熱量的玉米,才能恢復一點神智。
過了金崙大橋,華燈已經初上,感覺確挪不動了,還是到金崙找個溫泉投宿。那是個又便宜又好的所在,金輪的溫泉和旭海溫泉有點像,泡完也是全身滑滑的,可能共享的是同一池德芙巧克力。
第九日 太麻里-成功 111公里【總里程722公里】
由于前幾天松松垮垮的騎行,要是幾天再不趕一趕路,恐怕就來不及整個環島的旅程了。所以,今天要稍微趕一趕路了。金崙一出來,一連串的連續上坡,上坡上得很想**。而且經常有巨大的砂石車從身邊疾馳而過,細沙石掉落一地,就想很快地騎完這段路。
在上上下下的道路上,上到坡頂經常可以看到絕美的太平洋景色。此刻的太平洋完全沒有昨天下午狂暴的那副模樣,像是一個安靜的少女,那種深藍色的壯闊,讓人時時覺得感動。感受人在自然之間的那種渺小感,也是我在旅行中時常追尋的體驗。騎車這種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正適合品味這樣的風景。騎過太麻里大橋的時候,我看見了大概是這輩子見過的最美的鐵道風景,鐵道在綠色的熱帶植物中穿梭,沿著海岸線通向遠方。
太麻里一路下坡,就到了臺東市,這恐怕是一個全**最偏僻的市。據我臺東的朋友說,很多**人根本也沒來過臺東。從臺東開始,臺九線就可以分為兩條路線。一條叫做縱谷線,**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的山谷,也就是“花東縱谷”;另一條叫海岸線,沿著太平洋修建的臺9號公路。簡單說就是山線和海線。山線有什么伯朗大道、瑞穗牧場、六十四山……之類的景點。但講真的,我個人認為整條縱谷線都毫無亮點。海線則是沿著整個**的東海岸線,集**風景之大成,但相對會單調一些,就是太平洋、太平洋、太平洋。第一次來**的時候我就已經走過海線和山線,這次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海線。
中午時分,我們已經騎到了富岡漁港,這是去往綠島和蘭嶼的港口。富岡市場的生魚片真是便宜得令人發指,能吃飽分量的18片厚厚的生魚片竟然只需要30塊錢**幣,而且魚都是當天早上的新鮮漁獲。海鮮炒飯好吃得我都快哭了,蝦恨不得要比米飯還多!
今夜投宿成功漁港,有了目標稍微踏實一點點。但是漸暗的天色讓人一點也開心不起,越夜季風的面孔就越猙獰,晚上7點多終于看到成功漁港就在遠方了。當時已經騎得都有點蒙圈了,雙腳是毫無知覺地踩啊踩。看到民宿的那一刻,真是有一種“中華**********正式成立了”的喜悅感。
酒足飯飽,在海邊的一個戲臺喝了一聽**啤酒,聞著帶著濃濃魚腥味的海風,這個東**最大的漁港早已沉沉睡去。
第十日 成功-花蓮 113公里【總里程835公里】
這天,是我整個12天環島路上最虐的一天。計劃就是從成功漁港直撲花蓮市區,全程近120公里。
7點半準時出發,剛出門的時候依然是陽光明媚,地勢的起伏已經不如昨天明顯,沒有給我的體力上造成太多麻煩。而且耳邊真的都是鳥叫蟬鳴,還有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心情特別愉快。到了臺東和花蓮交界的地方豐濱,有一段非常非常長的上坡,是今天的第一個門檻。再次祭出11**磨上坡頂,有一個溫暖的711在等著我。
每天在711吃東西倒是真的不算太煩惱。現代社會發展到現在,微波食品可以算是人類的一大重大發明。反正可以吃餃子、炒飯、炒面、泡面、飯團……應有盡有。而且,講真,711的東西還真的不難吃,屬于還有點味道的那種。不論是在日本還是**,都是這樣的感覺。
白天的行程還是愉悅的,太陽不那么猛烈的情況下,我愉快地抵達了北回歸線標志塔。理論上,從熱帶又回到了北溫帶。午后烏云逐漸爬了上來,季風的感受也越來越明顯,一路都是一個人在艱難前行。有的時候騎在路上空無一車,狂風大作,再加上連續爬坡,那種絕望感是一種“念天地悠悠,在世界盡頭一人孤行的感覺”。
終于,開始了爬山的艱苦旅程。最崩潰的一段是一段大下坡后本來以為要到此結束了,沒想到前方還有一個望不到頭的上坡。坡爬了一半,體力已經耗到盡頭,沒吃的沒喝的,推車都推不動。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幾乎沒有往來的車輛。我甚至已經試圖舉手攔車求搭車了,但還是一輛車都沒有!經歷了大約有5分鐘的崩潰和大腦短路,突然想起好像書包里還一段在臺中買的士力架。趕緊翻箱倒柜地掏了出來。我在30秒之內以狼吞虎咽之勢把整條士力架吃掉了。神奇的事情出現了,我的精神不僅從崩潰的邊緣回來了,體力也感覺回復。直到現在,我看到士力架還會想起當年的救命之恩。
一連串的隧道過后,回到了海平面,天已經全黑,還有20公里才能到花蓮市區,夜騎又是在所難免了。夜晚的海線有絲絲涼意,潮氣非常之大。又是孤獨的夜路。回到海線之后,我的車速就維持在25公里左右,是環島路上速度最快的一段。瘋狂的騎行之后,終于拐進花蓮市區。熱成狗、累成狗的我只想來一碗甜得發膩的芒果冰!
今天總共騎行113公里,翻越了加路蘭山、牛山兩座大山,同時也是整個環島路上單日騎行最長的一天。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第十一日 花蓮-福隆 187公里【總里程835公里】
關于走不走蘇花公路這件事情,我是有糾結的。
這條打通宜蘭的蘇澳和花蓮之間的公路實在太有名,完全是在瀕臨太平洋的山體中強行開鑿出來,也因此造就了它“清水斷崖”的**最美景色(之一)。當然它也是一條吃人的公路,從日本人修筑蘇花公路開始,到大陸旅行車墜崖,倒在蘇花公路上的人不計其數。美麗總是與危險共生的,這個道理必須明白。
一般來說,**本地騎友是不走蘇花公路的,覺得太危險,沒必要冒險。默認抵達花蓮后,坐火車到宜蘭,然后再繼續騎行。但大陸的騎友都是會走蘇花公路的,可能沒有意識到蘇花公路的危險性,安全意識相對比較薄弱。從自強夜市吃飽回來,我最終決定不走蘇花公路:安全第一量力而行,騎車欣賞這條路的風景對我來說不是必須的。
不緊不慢地吃了早餐,我悠悠閑閑地騎著車溜達去了花蓮火車站,這種感覺真是久違了。買了張去往宜蘭的火車票,連人帶車上了火車。**對自行車的友好還在于自行車可以弄上火車,這點真是極大的福音。在站臺上果然也看到了一些要跳過蘇花公路的騎友。
宜蘭和花蓮之間只隔著一座山,但繁華程度卻遠高于花蓮,感覺直接取決于兩個地方到臺北之間的交通便捷程度。到了宜蘭,我還是可以繼續悠悠閑閑的,先填飽肚子再說。磨磨蹭蹭的,只是為了晚一點上路。早上自從坐過火車之后,整個人都有點懶散了。畢竟火車一轉眼就能到臺北那個花花世界了,我這吭哧吭哧地騎車,還得一兩天!
一路繼續和太平洋并行著走,路上的游人車輛也多了不少,不再覺得孤單。至少不會是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了。到了三貂角,一路又是狂風肆虐。不過時晴時陰,海上不是閃現耶穌光,比昨天一路烏云灌頂的感覺好多了。三貂角這個地方就是**地圖上東邊突出來的那塊,是**本島最東的一塊地方。
沒有給自己太大壓力直接一路殺到基隆,瀾不興地來到了今夜打尖住店的目的地福隆。隨意找了一家民宿,這種過路的小鄉村感覺晚飯過后就沒有什么鳥事了,只能早早睡覺!
第十二日 福隆-臺北 65公里【總里程1087公里】
很明顯,今天是個好日子。即將見證的是我完成**單車環島的日子。
第一目的地:基隆!作為一個廈門人,從小就會唱《鼓浪嶼之波》那是必須的,里面有一句歌詞就是“美麗的基隆港“。所以,一個廈門人對**的認知,除了臺北之外,可能就是基隆了。 從福隆出來,就看到一個路牌寫著“臺北”兩個字,證明即將實現的夢想已經寫在路上了。
福隆到基隆之間的這段地貌有一丟丟像海上喀斯特,彎彎曲曲的山脈伸進太平洋里。路上遇到賽事!好像是什么環大臺北自行車賽之類的。看樣子還是非常正規的,大有環法的架勢。都是頂級公路車,保障車什么等一應俱全。我雖然騎得不如公路車快,但我畢竟也是自行車啊!也是有享受到封路啦,交通疏導啦這類的關照。跟著公路車車隊,我竟然騎得也不慢。一個長長的下坡過后,看到避風塢里和福建漁船長得一模一樣的漁船,再一抬眼,才發現其實已經到基隆市 。
最后一段旅程是在一座巨大的高架橋上,遠遠可以看到臺北市區,還有郊外的蔥綠的山川和潺潺的河流。想到自己的環島旅程就這樣要完成了,完全沒有一絲激動之情和欣賞美景的心境。我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還有多久才能騎到市區啊,老子這快曬**了。
一個大大的下坡,看到路邊逐漸多起來的競選廣告,我知道,臺北市區到了。這些競選廣告真是最好的密集人類活動的標志啊。有時候在荒郊野嶺也能偶爾看到,讓人不禁懷疑,**人除了競選實在沒別的事兒干了。
最后還車的地點是小巨蛋邊上的捷安特旗艦店。旅程結束了。“有些事情,年輕的時候不去做,真的就永遠也不會去做了。”
拓展知識:
捷安特atx835
你好,是的
更多追問追答
追問
碼表設輪胎周長是多少
追答
你拿軟尺量一下就知道了
追問
在學校沒有軟尺,還想要一個標準值騎回家看看騎行數據怎么樣呢
追答
你看輪胎滑行一圈在地上有多長就行了嘛!采納我的意見吧
追問
我也知道,可是我懶。。
追答
那就沒辦法。
捷安特atx835
沒有835,只有ATX835
追問
碼表設輪胎周長是多少
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06489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