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苑專賣店(金苑專賣店有多少)
前沿拓展:
金苑專賣店
蘇州金苑服飾網上專賣店
小伙伴們,今天我們推出第五期“有故事的人 有故事的品”首屆北大荒青年電商達人候選人人物事跡展播。
33號候選人 李珊珊
李珊珊家住八五四農場富榮管理區,家里種了300畝水稻。2017年,她拿著自家的水稻跑到米廠加工、試吃、包裝,放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賣起了大米。剛開始大家都不認這自己賣的大米,她就向微信里的朋友免費贈送試吃裝,大家吃著好了就回頭找她買,從2017年10月到2018年1月,李珊珊僅通過微信就賣了4000斤大米,累計利潤24000元。看到了自家生態大米的商機,她決定要把這生態大米做的更好。2018年,她在水稻種植的每個過程上都十分上心,從選種、育苗、插秧、除草等各個環節都采用最優質在、最生態的方式,確保大米無污染、口感佳、綠色健康,并且在種植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會通過微信朋友圈向大家展示自家的生態大米種植過程,為年末的銷售打好群眾基礎。2018年10月6日,當她在朋友圈發出第一條售米消息后,2個小時內就售出了500斤大米。為了擴大銷售范圍,她還將在北京定居的姐姐拉進微商里,讓姐姐拓展北京銷售渠道,這也大大增加了生態米的銷售額。李珊珊正在一步步努力將自己的生態大米打通網絡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展自家生態大米的銷路。
34號候選人 周燚
八五五農場七里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經理,一個農場現代化建設中涌現的“新市民”,一個地地道道的80后2018年底創建了八五五農場“七里嘎”品牌自主經營,經營特色農產品,同時創辦了八五五農場電子商務產業園,成為了農場職工群眾創業就業的“孵化器”,優質農產品的“發貨機”。2018年11月10日,八五五農場電子商務產業園正式開園,七里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當日共有6家企業22名創業青年入住,并現場舉行了簽約儀式,開啟了農場電商產業的新模式。之所以以“七里嘎”命名,是因為七里嘎山是農場轄區的最高峰,是農場**的驕傲,這里有很多天然野生山產品和名貴的中草藥藥材,同時也有很多民間神話傳說和美麗的故事。七里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就是這樣懷揣著年輕的人的電商夢想成立了,把經驗帶進來,讓職工群眾與市場經濟接軌。如今“七里噶”搭建線上平臺2個,合作微商20余人,幫扶貧困人員10余人,2018年在八五五農場第十作業站成立黑枸杞種植基地,小米種植基地,優質米種植基地,成立水稻種植合作社,玉米種植合作社各一個,合作家庭農場42戶,回收農戶木耳,蘑菇等山產品,線上線下幫扶銷售農場產品辣椒醬,大榛子,干菜及周邊農場名優產品。
周燚熱情、勇敢、堅持,把青春握在自己手中,她公司雖然剛成立半年,正在搭建團隊,創建基地,但無論成敗,都會去創造,去拼搏,去努力,不忘初心,為民謀利,為農場貢獻一份力量。
35號候選人 田亮
2007年12月,年滿十八歲的田亮沒有向大多數年輕人選擇繼續上學,而是選擇了參軍,兩年的當兵生涯使田亮不僅磨煉了自身的意志,也更加的成熟穩重。退伍后,他回到了家鄉八五六農場,并在農場**分局參加了工作。正當他準備義氣風發的干一番事業的時候,命運跟他開了一次不小的玩笑,因為一次車禍,他失去了右臂。在修養了一年后,他走出了陰霾,并開始籌劃自己的生活,在農場組織的電商創業培訓后,開始從事打網絡快遞單,就這樣,田亮“打拼”了三年,雖然沒賺到錢,但是憑著熱情和真誠交到了好多朋友。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田亮在一次和朋友聊天中聽到有招聘站長一職,就這樣田亮在什么都不懂的前提下,承接并擔任856微聯外賣站長一職。在農場租了一個小門市,啟動了自己新的事業。為了經營好這份工作,每天回到家,就通過互聯網進行了解什么是外賣平臺,如何經營與運營外賣平臺,通過學習,他對外賣這一行業懂的越來越多,靠著自己的真誠與信譽慢慢的在農場打開了市場,由最初的1個騎手,現在發展到8個騎手,年收入10萬元左右,并吸納青年人10人,自己成為了老板。2018年,農場殘聯部門為了鼓勵他自主創業,為其投入了扶持資金3萬元,同時,微聯外賣平臺還專門開設農場特色產品一欄,不要任何商家費用,田亮說:“要用自己的力量回報農場,回報社會”。
如今田亮的微聯外賣平臺本著服務為民,方便大眾的宗旨,立志于為856老百姓打造一個衣食住行的為民服務的平臺,田亮也成為了農場青年創業的優秀代表。
36號候選人 董雯瑩
從幼兒園教師到街道辦工作人員,再到今天的特百惠專賣店負責人,年收入20萬元。董雯瑩說:一個人要幸福,就要活出自己的價值!
2012年初,她在綏芬河市俄商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網絡部任銷售主管,工作之余,學習了企業管理、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等知識,在做銷售期間,她的業績顯著,她負責的產品在多家超市投放,外地**商也達20多家,她體會到了創業的樂趣,也就是從那時起,在她的心底埋下了創業的種子。2016年10月,她辭去了工作,開始實地考察實體店經營,想著線上線下同時經營,最終選定了特百惠專賣店,實行”體驗式營銷”策略,與消費者進行深度接觸,致力于為顧客創造使用特百惠產品的美好體驗。同時,她還通過微信朋友圈銷售俄貨和網紅零食,從家庭主婦到現在的電商達人,她不斷實現著自己價值。現在回頭看,創業、**帶來的不只是經濟收入,而是更自信的人生態度。在她的帶動下,更多的年輕媽媽加入到了電商創業隊伍中來,她說:幫助別人致富是一件快樂的事,我要將快樂進行到底!
37號候選人 荊翼馳
2009年畢業后回到家鄉,發現農場的綠色有機基地的優勢,他萌生了一個念頭,把家鄉這些真正的綠色、天然、優質的大米、蜂蜜、木耳、鹿產品等通過電子商務售賣到全國消費者手中,讓消費者吃到真正的綠色、放心、營養的食品。2013年開始,他著手建立淘寶、微店,利用八五一〇農場獨特的地理優勢,中俄邊境——我國最大無污染淡水湖興凱湖為宣傳背景,售賣興凱湖畔當壁鎮管理區的優質稻米,在為期半月的測評中,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游客的認可及好評,年營業額近3萬元。為進一步擴大經營種類,他把興凱湖畔梅花鹿養殖基地的鹿產品和本地自產木耳投入網上,同期在微店繼續把鹿產品、木耳上架,2014年、2015年,兩年營業額收入近5萬。2016年開始,他繼續發展區域綠色、特色農產品,多方考察后選定了黑背山管理區和楊木林子管理區的優質蜂蜜,在網上一經投入,深受網絡食客的歡迎。在不斷的努力下,網店的營業額逐年提高,他深知“創業有起點,事業無終點”,今天的成績只是明天事業的一個基點,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在今后的經營中,將不斷尋找新產品,把身邊優質的產品深加工,不止做單一的產品,以做復合型、即食型的產品為目標,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帶動更多有夢想的人創業,把家鄉的優質產品送到更多人的身邊。
38號候選人 張啟宇
2011年畢業于哈爾濱商業大學計算機系,主修電子商務。畢業后在北京從事電子商務相關工作。2014年從事微商行業,成立微商銷售團隊,2015年微商銷售團隊達到1萬人,年銷售額4000萬元。2015年他辭去高薪職位回到八五一一農場,勵志為家鄉電子商務工作貢獻一份微薄之力。2016年在八五一一農場組建電商銷售團隊,在新友誼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成立電商運營中心,為企業策劃產品銷售工作。在淘寶網建立“北大荒豆珍故事”淘寶企業店鋪,組建“豆珍故事”微商團隊。經過2017年一年的努力,“北大荒豆珍故事”淘寶店鋪銷量從原來的每個月幾單發展到每月上千單,日最高成交量達到713單。“豆珍故事”微商團隊由3人發展到200多人,帶動農場職工微商創業近百人,創業人員平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銷售成績優秀的職工年收入增加2萬元。
目前,新友誼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產品通過電子商務渠道已經銷往全國32個省市,并且出口到了美國、德國、英國、以色列、加拿大等國家。2018年淘寶店鋪銷售額突破100萬元,“豆珍故事”微商團隊銷售額突破200萬元。
39號候選人 趙亞男
趙亞男是一個人生閱歷豐富,富有創業精神的人。他接觸鴕鳥行業近20個年頭。 2008年,還在上大學的他就開始接觸電商網絡,建立了淘寶店鋪,這為今后鴕鳥產品進入電商打下了基礎。2013年,在北京闖蕩了三年的趙亞男回到家鄉,幫助父母一起從事鴕鳥產業,回到家攻克的第一道難關就是鴕鳥寒地養殖技術,鴕鳥養殖規模得到了擴大,但是銷路卻不見增長。他與父親商議,將鴕鳥銷售轉移到了線上。由于對網絡有一定的了解,2013年年底他建立了金苑鴕鳥官方網站,將鴕鳥的經濟價值、鴕鳥的養殖技術以及鴕鳥系列產品展示在官方網站上,同時為了增加知名度,他利用百度搜索引擎、阿里巴巴等接入廣告,增加企業曝光度,讓更多的人了解金苑鴕鳥。大量的投入得到的回報也是明顯的,第二年金苑鴕鳥銷售鴕鳥雛500余只,銷售額達50余萬元。2016年,隨著金苑鴕鳥系列產品逐漸成熟,墾區的電商環境優越,金苑鴕鳥建立了微信公眾平臺商城和淘寶商城,主營鴕鳥肉、鴕鳥蛋以及鴕鳥油等系列產品。2018年又與淘寶主播合作,進一步增加了鴕鳥系列產品的銷量,每年僅鴕鳥系列產品這方面銷售額就增加了20多萬。
近年來,隨著電商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的不斷擴大,趙亞男積極響應國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號召,通過充分的調查認證,擴大鴕鳥養殖,開創“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在墾區和省內推廣寒地鴕鳥養殖示范基地,為老百姓增收,實現雙贏。
40號候選人 高尚
2011年大學畢業后,他回到家鄉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但他卻不甘于平庸,不想在20歲的時候就能看到60歲的生活,懷著對未來無限的**和期許,在家人的一片反對聲中,他開始自主創業,他通過販賣自家的牛糞,賺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2014年他開始涉足電商,通過學習、考察,他決定銷售農特產品,創建并注冊了“尚興農牧場”品牌,自己設計了品牌LOGO。經過準備,終于,他的第一批產品上市了,主打產品是野生松子、野生榛蘑、木耳、野生榛子、笨雞蛋、笨鵝蛋、五谷雜糧等農特產品,采用“互聯網+銷售”模式,通過微信、QQ、微店等網絡平臺向外推廣,幾天的時間,產品就銷售一空。他利用銷售淡季,一邊創業一邊“充電”,他多次參加新型職業農工培訓班和各地舉辦的電商培訓班,通過學習,他更深入的了解了網店經營的模式與網店經營的深層次管理。經過五年多的努力,“尚興農牧場”農特產品已銷售到全國15個省份。他還建立了自己的公眾號,成立了一個小型的銷售團隊,品牌**人員已超過20個,隨著運營和推廣技術的提高,店鋪的人氣不斷攀升,產品得到認可,年銷售額達到21萬元。
請持續關注我們哦!!!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團委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1848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