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涇中學分數線(洋涇中學分數線2016)
前沿拓展:
2019上海初中學校最新排行榜出爐!根據中考成績和家長學生的民間評價,老師進行了排名梳理,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靜安區
靜安區(新)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市北初級,民辦楊波,市西初級,靜教院附中,田家炳中學
同濟附七一中學,青云中學,**中學,育才初級,靜安外國語
一線:市北理(在全市都是牛班)
二線:市西理、民辦揚波、靜教院、風華初級中學
風華初級中學:
36.36%的同學達到零志愿投檔分數線。71.16%的同學被市、區重點高中錄取。91.85%的同學達到普通高中投檔分數線。
靜教院附校:
中考成績整體蒸蒸日上,2018屆畢業生市示范性高中以上預錄取比例達60%,創歷史新高。
黃浦區
黃浦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民辦立達,格致初,向明初級,盧灣初級,大同初級
永昌學校,民辦明珠,黃教院附中,大境初級,尚文中學
(根據2018年中考預錄取成績排名)
一線:立達理,立達,民辦明珠,永昌學校
二線:格致初級向明初級盧灣初級大同初級
格致初級中學:
四校9人,格致45人,大同6人,向明15人;
楊浦區
楊浦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蘭生復旦,上外雙語,復旦二附中,存志中學,同大實驗
控江民辦,楊浦實驗,凱慧中學,上音實驗,鐵嶺中學
(根據近幾年中考整體綜合成績和老師、學生、家長反饋排名)
一線:蘭生復旦(整體全市第二)
二線:上外雙語,復旦二附中,存志
三線:同大實驗,楊浦實驗,控江民辦
楊浦實驗學校:
市重點錄取率84%,區重點錄取率100%。楊實驗16個600+,分613.5,學校平均分587.3。
其中:
復附1人,復附青浦1人,華二紫竹1人,交附8人,交附嘉定1人,建平3人,曹二1人,復興1人,格致奉賢1人,松二1人,控江32人,楊高26人,同濟一附17人,上理附9人,市東2人,上財附3人,復旦實驗2人,同濟1人,中原1人;
鞍山初級中學:
高中達線率81%,市、區重點高中達線率62%,市重點中學達線率26%;
閔行區
閔行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上寶中學,民辦文來,民辦文綺,華二初紫竹,協和雙語
上師大初級,上海實驗西校,莘松中學,莘光中學
(根據近年中考綜合成績排名)
一線:上寶
二線:民辦文來,民辦文綺,華二初紫竹
三線:協和雙語上師大初級上海實驗西校
上寶中學:
中考平均成績超過596分;取得600分及以上成績學生占39%;取得599.5~590分的學生占36.5%;75.5%的學生成績達到590分及以上。以閔行中學的錄取分數為標準,上寶中考達到上海市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的學生占91.1%;以閔行文來高中錄取分數為標準達到閔行區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的學生占99.7%。
文來初中:
學校分615分,全年級600分以上78人,達到七寶中學錄取分數線591.5分以上198人,達到上師大附中(閔行校區)錄取分數線590分以上216人,達到向明中學(浦江校區)錄取分數線586.5分以上270人,達到市二中學(梅隴校區)錄取分數線586分以上276人,達到閔中學錄取分數線582.5分以上310人,達到上閔外錄取分數線579分以上344人,達到莘莊中學錄取分數線572.5分以上385人,達到文來高中錄取分數線560以上428人。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錄取人數:289人 ,七寶138人、上海中學8人、華師大二附中10人 、復旦附中9人、交大附中4人、上師大附中19人、南洋模范10人、格致3人、大同1人、 復興1人、向明18人、控江2人、位育16人、 松江二中1人、金山中學1人、閔行中學26人、 復旦中學1人、盧灣高級2人、南洋中學2人、光明中學2人;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錄取人數:101人 ,文來高中39人、上外閔行19人、 莘莊中學27人、閔行二中4人、 田園高中12人、國際高中錄取人數:27人 七寶德懷特20人、世外國際部1人 ,華二國際部1人、交附國際部1人 曹楊二**際部2人、大同中學國際部1人 上外浦外國際部1人;
民辦上師初級中學:
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達線率67%,區重點達線率為94%。
莘松中學:
達線率:達到零志愿投檔分數線(573分)比例為39%, 達到普通高中投檔分數線(477分)比例為88.4%。實際錄取人數:市重點錄取人數125人,區重點錄取人數182人(莘莊中學以上)。
普陀區
普陀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民辦進華,培佳雙語,蘭田中學,梅隴中學,曹二附屬
華師大四附中,晉元附屬,甘泉外國語,同濟二附中,江寧學校
(根據近三年預錄取成績以及中考裸考成績排名)
一線:進華
二線:培佳雙語蘭田中學梅隴中學
民辦培佳雙語學校:
總分600分以上8人,總分590分以上高分考生共計28人,占學校報考學生數的17%,年級均分遠超市重點高中控分線,四大名校錄取率高達12%,市區重點錄取率高達85%。
虹口區
虹口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新華初級,新復興初級,民辦迅行,新北郊初級,長青學校,北郊學校 ,虹口實驗,江灣初級,曲陽二中,鐘山初級 (根據近幾年預錄取成績排名。虹口還有一個神仙學校的初中部,上外附中) 一線:新華初級新復興初級民辦迅行新北郊初級
民辦迅行中學:
平均總分578.61分,列全區首位,97.99%學生達到市、區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71.14%學生被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錄取。根據統計:有106人分別被外區的上海中學、復旦附中、交大附中、華師大二附中、控江中學、建平中學、市三女中、進才中學、曹楊二中、育才中學、楊浦高級中學等及本區的復興高級中學、華師大一附中、北郊高級中學等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錄取。
虹口實驗學校:
2018屆在籍在讀考生數156人,其中分599分,零志愿分數線573分以上36人(23%),區重點分數線529.5分以上102人(65.4%),普通高中分數線478.5分以上128人呢(82.1%)。重點高中錄取率、平均分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
浦東新區
浦東新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張江集團,上中東校,民辦新竹園,建平西校,建平實驗,交中初級
建平遠翔,進才外國語,洋涇-菊園實驗學校,上實東校 (根據近幾年中考綜合成績排名。還有幾所好的體制外學校:平和,浦外,尚德)
一線:張江集團(整體全市第三)華二初級上中東校交中初級
二線:民辦新竹園,上實東校,建平西校,建平實驗,建平遠翔
民辦張江集團學校:
2018年上海中考中獲得總分全市第三。
民辦新竹園中學:
今年市實驗性示范性中學達線率81.2%,錄取率69.6%;市、區重點中學達線率99.47,錄取率93.1%。被四大名校錄取79人(其中華師大二附中35人,復旦附中28人,上海中學1人,交大附中15人);進入建平中學42人、進才中學23人、洋涇中學31人、東昌中學33人。以上共計208名學生,超過畢業生人數的一半以上。
建平中學西校:
2018畢業生834人,市重點實際錄取343人(錄取率41.13%);區重點達線637人(達線率76.38%);錄取去向:復附2人,華二11人,交附11,復附浦東8人,華二紫竹2人,交附嘉定1人,建平54人,七寶3人,南洋模范2人,控江3人,大同4人,格致4人,延安3人,市西1人,格致奉賢1人,進才30人,上海實驗6人,上師大附12人,洋涇50人,復興2人,上中東3人,市三3人,市北1人,川沙26人,南匯28人,向明3人,曹二2人,大境11人,吳松1人,松江一中1人,南洋2人,敬業7人,光明11人,盧灣高級9人,閔行中學1人,華師一附1人,華東模范1人,市八12人,同濟一附1人,國際班9人, 東昌55人,徐匯中學1人,**中學1人,上理附1人,高橋54人,周浦14人,上南42人,市十5人,新川4人,陸行20人,市一1人,寶山中學1人,三林24人,高行6人,大團3人,上戲附中2人,楊思高級23人,五愛1人,民立2人,市四1人,北虹高級1人。
致遠中學
2018屆初中畢業生錄取人數統計:市重點總計54人,區重點總計77人。市重點: 復附浦東1人,市實驗學校7人,建平10人,進才2人,上師上中東3人,市三1人,大同中1人,大境1人,位育1人,洋涇10人,川沙4人,南匯4人,楊浦高級1人,光明3人,曹二1人,敬業1人,市西1人 區重點: 東昌8人,高橋12人,陸行14人,周浦2人,上南6人,楊思高級4人,新傳3人,建平世紀5人,交中實驗6人,浦東1人,香山7人,高行4人,大團1人,文建1人,新場1人,市十1人,民立1人 ,上海市實驗學校東校:238名學生參加中考,中考均分為562.4; 語文126.9,數學136.4,英語136.6,物理80.2,化學52.8,體育29.2;600分以上24人(10%), 市重點分數線(573分)以上130人(54.4%)。
進才中學北校:
其中四校上線人數:57人(上線率:11.75%);
零志愿(市重點)以上上線人數:199人(上線率:41.03%);
區重點以上上線人數:407人(上線率:83.88%);
普通高中以上上線人數:448人(上線率:92.36%)。
進才實驗:
中考人數278人,均分564.14,學業考及格率99.64%,
總分優秀率56.12%,
市重上線率51.08%,
區重點上線率90.3%,
普高上線率97.48%;
其中:復附7人,華二6人,交附2人,復附浦東7人,建平17人,進才19人,上實3人,洋涇18人,上師大附中3人,南匯4人,川沙8人,外區市重點15人;
民辦協和雙語學校:
單科合格率100%,總分合格率100%,學生平均總分達到557.1分。
普通高中上線率100%,市、區實驗性示范高中上線率達到95%。
川沙中學南校:
9名同學被四校錄取,107名同學被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錄取,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上線率達到41.23%,市、區兩級實驗性示范性高中上線率達到80.92%。
其中:外區零志愿錄取17人,建平14人,進才11人,南匯16人,川沙33人,上實1人,上師大附中3人,洋涇4人
三林中學北校:
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上線人數57人,占考生總人數23%(區平均15%);錄取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及以上人數165人,占考生總人數67%(區平均45%);錄取高中及以上人數188人,占考生總人數76%(區平均60%)。
南匯第二中學:
合格率為100%,612分為南匯地區中考分;
市重點高中錄取86人,錄取比例為24.71%;
區重點高中錄取152人,錄取比例為43.68%;
普通高中錄取36人;錄取公辦高中以上人數為274人,錄取比率例為78.74%;2018年上海市中考公辦普高分數線為477分,上線人數為309人,上線率為88.79%;錄取民辦高中人數為4人、中本貫通4人、中高職貫通15人。
澧溪中學:
上海市澧溪中學2018年初三中考總人數216人。
零志愿上線人數66人,上線率30.5%.
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錄取人數53人,錄取率24.54%。
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上線人數158人,上線率73.15%。
黃露蔓同學以600分總成績,被華師大二附中錄取。
臨港第一中學:
高中錄取率超過95%,其中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以上錄取率達81%。四人錄取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錄取率近20%。
傅雷中學:
中考人數305人。零志愿(市重點)上線人數92人,上線率為30.16%。周浦中學分數線以上112人。區重點上線人數210人,上線率為68.85%。
南匯實驗學校:
合格率94%,優良率達47%,普高上線率80%。各項系數指標大都超過全區平均,但合格率存在明顯的短板。
徐匯區
徐匯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華育中學,世外中學,西南模范,西南位育,位育初級 徐匯中學,徐教院附中,園南中學,南模初級,**中學 (根據近幾年中考綜合成績排名)
一線:華育(全市最牛)
二線:世外,西南位育,西南模范
寶山區
寶山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行知二中,寶山實驗,民辦和衷中學,民辦交華,求真中學 淞誼中學。虎林中學,長江第二中學,吳淞實驗學校,經緯實驗 (根據近幾年預錄取成績及中考裸考成績排名)
一線:行知二中寶山實驗
二線:民辦和衷中學民辦交華
寶山實驗學校:
14名學生被四大名校預錄取,其中3名學生被上海中學錄取,錄取人數位列上海市所有初級中學第16名、寶山區第1名。在2018屆中考中,市區重點高中錄取率達到68%;考生345人,考入市、區重點高中的236人,被零志愿及外區市重點錄取44人,推優錄取31人,自薦錄取80人,外區區重點錄取2人;
其中:
上中3人,復附4人,交附14人,建平4人,進才3人,控江2人,延安1人,曹二4人,市三女中3人,晉元1人,育才1人,敬業1人,位育1人,華師大一附1人,**1人,行知60人,吳淞51人,上大附30人,寶山中學30,羅店中學19人;
民辦和衷中學:
市重點高中97人(68.79%),區重點高中38人(26.95%),普通高中5人(3.55%),總計141人。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經緯實驗學校:
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錄取率40%,區實驗性示范性以上高中錄取率75%,普通高中達線率93%。
嘉定區
嘉定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嘉定華二初級,民辦桃李園實驗,民辦嘉一聯合中學,震川中學 迎園中學,懷少學校,曹二附屬江橋實驗,疁城實驗學校 (根據近幾年預錄取成績排名)
一線:嘉定華二初級
松江區
松江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九峰實驗,民辦茸一中學,民樂學校,松江七中,松江二中初級 華師大松江實驗,松江第六,松江第四,三新學校,九亭中學 (根據近幾年預錄取成績排名)
一線:九峰實驗
二線:民辦茸一中學民樂學校松江七中松江二中初級
民辦九峰實驗學校:
全年級324人參加考試,600分以上54人,占全區同分數段人數比例71.1%;590分以上144人,占年級總人數比例44%以上;年級錄取總分均分585.97,首超松江二中2018年錄取分數線(585.5分)。
全年級有298人被區級以上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錄取,占年級總人數比例91.98%;錄取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260人,占年級總人數比例80.25%。 錄取市重點:上中3人,華二3人,復附3人,交附7人,交附嘉定(閔行)5人,七寶3人,建平7人,格致5人,南模2人,進才2人,松二152人。另有26人被延安、控江、上師大附、市北、市三等學校錄取。
民樂學校:
614.5分(總分630)為松江區狀元(區第一名)!
600分以上5人,公辦學校第一。
590分以上25人,公辦學校第一。
580分以上56人,公辦學校第一。
松江二中以上錄取46名,公辦學校第一。
區重點高中達線率40.36%。
市普高分數達線率85.45%。
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外國語學校:
市重點錄取率:27.32%,區重點錄取率:30.65%。
金山區
金山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蒙山中學,羅星中學,西林中學,民辦金盟學校,金教院附中 師大實驗中學(存志),金山初級,華師大附屬楓涇中學, 山陽中學,亭新中學 (根據近幾年預錄取成績排名)
民辦金盟學校:
共150位學生參加中考,其中63位被示范性市重點高中錄取,市重點錄取率為42%,位列金山區各校之首。
民辦存志實驗中學(原師大實驗):
共192位學子參加中考,其中68位學生被示范性市重點高中錄取,市重點錄取率為35.42%,位列全區榜首。取得600分以上同學:5人,考取外區示范性高中:24人,考取本區示范性高中:44人。
奉賢區
奉賢區前10的初中
第1–第10:
育秀實驗,奉賢區實驗,弘文學校,華亭學校,匯賢中學 ,古華中學,奉城第二中學,陽光外國語學校,西渡學校,四團中學 (根據近幾年中考預錄取成績排名)
奉賢區實驗中學:
錄取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166人,錄取率為31%,區重點以上(含市示范性高中)311人,錄取率為58%。600分以上共18人。
育秀實驗學校:
市實驗性示范高**錄取113人,占22.24%。
區重點及以上(包括中本貫通)共錄取268人,占52.76%。
普高及以上(包括中本、中高)共錄取389人,占76.58%。
今年總的來說,各區對口和往年并沒有太大區別。但是由于今年公民同招政策的實施,所以很多家長在進行升學的時候尤為要注意相關對口政策,是否能成功對口?以及人戶分離之后相關政策是什么?
所以今天將16個區公辦對口方式進行匯總,大家可以趕緊了解下~
首先大概說下今年戶籍學籍對口的各區。另外今年有兩個區明確要求五年一戶,這個大家需要注意!
戶籍對口
閔行、浦東、寶山、青浦、嘉定、奉賢、松江、金山、崇明
學籍對口
徐匯、閔行、靜安、黃浦、楊浦、虹口、普陀、嘉定、松江
搖號
徐匯、靜安、長寧
五年一戶
徐匯、嘉定
徐匯區
對口方式:
學籍對口以及搖號相結合
小升初入學方式:
根據“相對就近、免試入學”的原則,繼續實行按學生戶籍性質,采用小學對口入學、劃塊電腦派位入學相結合的方法,對于對口入學矛盾突出的初中實施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多胞胎、二胎除外),班額不超過50人。
對外區戶籍在本區就讀的五年級學生:
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回戶籍所在區或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或繼續申請在本區就讀初中。各小學應認真做好學生的戶籍核查工作,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徐匯區戶籍在外區就讀的五年級學生,若需回本區就讀初中,應向就讀小學提出申請并辦理跨區入學的相關手續,待學生材料轉入本區后,由區招生考試中心統籌安排入學。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
對在本區外塊就讀的五年級學生,需回戶籍所在地升學的:
應在4月13日以前向原就讀小學提出書面申請,由就讀小學統計匯總并報區招生考試中心。
在本區就讀的非本市戶籍的五年級學生,回外省市就讀確實有困難的。
需繼續在本區就讀且符合條件的,應在4月13日以前向原就讀小學提出書面申請,由就讀小學統計匯總并報區招生考試中心,經審核通過后由區招生考試中心統籌安排入學,同時須填寫完成義務教育后按相關規定和政策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就讀承諾書》,承諾書留存學生學籍檔案。徐匯區戶籍在外省市就讀的小學畢業生,若需回本區就讀初中,應在4月13日前電話預約(工作日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 電話:54361242)到區招生考試中心填表登記,獲取《上海市初中入學信息登記表》,由區招生考試中心統籌安排入學。
港澳人士、**籍人士子女入學:
需提供《中華****港澳居民居住證》或《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中華******居民居住證》或《**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由區招生考試中心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入學,外籍人士子女入學由區招生考試中心統籌安排。
隨班就讀學生的入學:
五年級隨班就讀的學生,按市教委“隨班就讀”的原則,可直接升入我區相應學校的六年級繼續隨班就讀。
閔行區
對口方式:
戶籍對口以及學籍對口相結合
小升初入學方式:
閔行區公辦初中學校以“人戶一致優先”原則,安排學生對口入學;同時采取居住地段對口、小學劃片對口等方式安排學生入學。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的小學畢業生原則上直接升入本校初中部就讀。各類初中學校不得招收無學籍材料的學生。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小學畢業的來滬人員隨遷子女,符合當年招生相關規定,由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區教育考試中心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至閔行區公辦初中就讀。初中學校應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政策和規定,并在入學前簽訂《閔行區非上海戶籍初中學生就讀告知書》。
回戶籍(居住)地就讀:
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應在就讀學校參加小學畢業考試,畢業后可在學籍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所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2020年4月13日。
來滬就讀六年級:
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的符合閔行區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條件的學生,如需在閔行區就讀六年級的,須攜帶相關證件到區教育考試中心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10日),由區教育考試中心統籌安排入學。
浦東新區
對口方式:
戶籍對口
小升初入學方式:
本區公辦初中按戶籍、居住地段等信息對口安排入學,優先安排戶籍地與實際居住地(具備相應的房產證)一致的學生對口入學。公辦一貫制學校的小學畢業生原則上直接升入本校初中部就讀,小學部實施“五年安排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政策的一貫制學校,學生升入初中時仍按戶籍、居住地段等信息對口安排入學。本區公辦寄宿制學校限在本區范圍內招生。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小學畢業學生符合在本區就讀初中條件的(入學條件與小學新生相同),統籌安排至公辦初中就讀。初中學校應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規定和政策。
回戶籍(居住)地就讀:
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應在就讀小學畢業,畢業后可在學籍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所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招辦將按照本區初中招生入學的有關要求和**作細則,安排申請回本區就讀的學生入學。
來滬就讀六年級:
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學生,如需回本區就讀六年級的,須攜帶相關證件到招辦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由招辦統籌安排入學。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符合入學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含港澳臺)學生,如需在本區就讀六年級的,可攜帶相關證件自行前往尚有學額的公辦初中申請入學。辦理申請就讀手續截止日期為8月10日。
長寧區
對口方式:
按照學籍進行搖號
小升初入學方式:
根據區內中小學設點布局的實際情況,相對就近均衡配置生源,實行部分劃片電腦派位和部分對口入學相結合的初中入學辦法。其他符合長寧區初中招生條件的學生,將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在區域內統籌安排。
電腦派位/對口入學**作辦法:
⑴ 本市戶籍并在本區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根據其所在小學的對口情況,通過電腦派位或對口入學。
⑵ 本區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中,父母一方持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標準分值的人員子女和持有《上海市人才引進居住證(cw9在有效期內)》的人員子女,根據其所在小學的對口情況,通過電腦派位或對口入學。
⑶ 本區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中,父母一方持有“上海市居住證B證”的外籍人員(留學人員)子女,根據其所在小學的對口情況,通過電腦派位或對口入學。
⑷ 本區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的**、澳門、**學生及華僑子女,根據其所在小學的對口情況,通過電腦派位或對口入學。
統籌安排入學**作辦法:
⑴ 本區戶籍,小學階段在本區跨地塊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回戶籍(或居住)所在地塊就讀初中的**作辦法。
家長須憑戶口本原件、房屋產權證或上海市房地產登記證明、人戶分離的還需有居住地所在街道(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開具的《本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居住登記(回執)》、房屋租賃合同登記備案證明等材料,向現就讀小學提出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并在4月13日前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不再參加本區的電腦派位和對口入學,由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統籌安排入學。
⑵ 非本區就讀的本區戶籍應屆小學畢業生及本市戶籍人戶分離應屆小學畢業生,回本區就讀初中的**作辦法。
憑戶口本原件、房屋產權證或上海市房地產登記證明、人戶分離的還需有居住地所在街道(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開具的《本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居住登記(回執)》、房屋租賃合同登記備案證明等材料,向就讀小學提出申請,家長于4月13日前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由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審核通過后,統籌安排至我區公辦初中就讀。
⑶ 外籍學生在本區就讀初中的**作辦法
① 本區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中的外籍學生,可向現就讀學校提出繼續在我區借讀的申請,填寫《外籍學生繼續借讀申請表》,經區教育局統一審核批準,根據其居住地址、學校的學額情況,統籌安排到具有招收外籍學生資質的公辦學校。
② 非本市就讀符合借讀條件的外籍學生,需要在本區就讀初中,須持父母一方在滬任職或就業證件(外國人工作許可證)、父母一方在滬一年期以上(包括一年)居留許可證明、父母一方及子女護照、在長寧區居住一年及以上的有效居住證明、長寧區公證處出具的監護人證明(此證明僅限不與父母同住情況),到區招生考試中心(茅臺路472號)辦理登記手續,由于在抗擊**期間,開始辦理時間請家長致電咨詢,咨詢電話021-62787558,截止辦理時間8月10日。經區教育局統一審核批準后,根據其居住地址、學校的學額情況,統籌安排到具有招收外籍學生資質的公辦學校。
⑷ **、澳門、**學生及華僑子女在本區就讀初中的**作辦法
① 非本市應屆小學畢業的**、澳門人士子女,持子女本人及父母有效的港澳居民居住證、**或澳門的身份證明、在長寧區居住一年及以上的有效居住證明、長寧區公證處出具的監護人證明(此證明僅限不與父母同住的情況),到區招生考試中心(茅臺路472號)辦理登記手續,由于在抗擊**期間,開始辦理時間請家長致電咨詢,咨詢電話021-62787558,截止辦理時間8月10日。經區教育局統一審核批準后,根據其居住地址、學校的學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② 非本市應屆小學畢業的臺胞隨行子女,持子女本人及父母有效的**居民居住證,或**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臺胞證)、派出所出具的《境外人員臨時住宿證》原件、在長寧區居住一年及以上的有效居住證明,到區招生考試中心(茅臺路472號)辦理登記手續,由于在抗擊**期間,開始辦理時間請家長致電咨詢,咨詢電話021-62787558,截止辦理時間8月10日。經區教育局統一審核批準后,根據其居住地址、學校的學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③ 非本市應屆小學畢業的華僑子女,持長寧區****僑務辦公室出具的《華僑子女來滬就讀身份證明》、在長寧區居住一年及以上的有效居住證明、長寧區公證處出具的監護人證明(此證明僅限不與父母同住的情況),到區招生考試中心(茅臺路472號)辦理登記手續,由于在抗擊**期間,開始辦理時間請家長致電咨詢,咨詢電話021-62787558,截止辦理時間8月10日。經區教育局統一審核批準后,根據其居住地址、學校的學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⑸ 來滬人員適齡隨遷子女在本區就讀初中的**作辦法
① 本區小學畢業的非本市戶籍學生,若需要在我區繼續就讀,可向現就讀學校提出申請,經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審核符合入學條件者,統籌安排至我區公辦初中就讀。同時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等的相關政策和規定,家長簽字確認后由教育招生考試中心保存。
② 非本市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到區招生考試中心(茅臺路472號)辦理登記手續,由于在抗擊**期間,開始辦理時間請家長致電咨詢,咨詢電話021-62787558,截止辦理時間8月10日。
申請時父母須攜帶父母一方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且一年內參加本市職工社會保險滿6個月(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不含補繳,因**防控需要允許補繳的除外)或連續3年(從首次登記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妥的靈活就業登記證明、原籍戶口簿(學生戶口須隨父或母),以及隨遷子女的有效期內的《上海市居住證》或《居住登記憑證》、預防接種證、在長寧區居住的有效居住證明。經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審核入學條件并通過后,統籌安排至我區公辦初中就讀。同時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等的相關政策和規定,家長簽字確認后由教育招生考試中心保存。
本市戶籍在本區就讀的人戶分離應屆小學畢業生回戶籍地或者居住地入學初中的申請辦法:
(1)本市戶籍人戶分離在本區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回戶籍所在區縣就讀初中的申請
須憑戶口本原件,向所在小學提出回戶籍所在地就讀申請,并在4月13日前網上填寫《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地就讀申請表》,不再參加本區的電腦派位和對口入學。
(2)本市戶籍人戶分離在本區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回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的申請
須憑戶口本原件、《本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居住登記(回執)》、房屋產權證(或上海市房地產登記證明、房屋租賃合同登記備案證明)等材料,向所在小學提出回居住地就讀申請,并在4月13日前網上填寫《本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居住地就讀申請表》。不再參加本區的電腦派位和對口入學。
靜安區
對口方式:
學籍對口以及搖號相結合
小升初入學方式:
公辦初中學校招生采用相對就近小學對口或部分電腦派位的方法,小學畢業生免試入學。公辦寄宿制學校(上海市**中學除外)限在本區范圍內招生。當報名的學生人數少于學校招生計劃數時,學校應如數錄取;報名的學生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數時,學校可采用“電腦派位”等辦法錄取學生。
回戶籍(“人戶分離”居住)地就讀:
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應在就讀學校參加小學畢業考試,畢業后可在學籍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截止日期為4月13日。
來滬就讀六年級:
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非本市戶籍(含港澳臺)學生,如需在本區就讀六年級的,須攜帶相關證件到戶籍(居住)所在地區教育局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止日期為8月10日),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嘉定區
對口方式:
戶籍對口以及學籍對口相結合
小升初入學方式:
區教育局在生源預測的基礎上,公布各公辦初中招生入學劃片方案。由于受人口出生高峰等因素影響,部分公辦初中招生入學劃片范圍可能會有適當調整。按照區教育局公布的劃片入學方案與招生計劃,采取小學劃片對口、居住地段對口等方式免試招收小學畢業生進入初中就讀。
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
應在就讀小學畢業,畢業后可在學籍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
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學生、非本市戶籍學生:
如需在本市就讀六年級的,須攜帶相關證件和材料到區教育局登記點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10日),獲取《上海市初中入學信息登記表》,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來滬人員適齡隨遷子女:
根據《上海市****辦公廳轉發市教委等四部門關于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就讀本市各級各類學校實施意見的通知》(滬府辦規〔2018〕 5號)等要求,2020年,來滬人員適齡隨遷子女需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須持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或《居住登記憑證》,父母一方滿足下列兩種情形之一:
第一種情形:持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且一年內(2019年7月1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參加本市職工社會保險滿6個月的證明(不含補繳,因**防控需要允許補繳的除外);
第二種情形:持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且連續3年(首次登記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妥靈活就業登記。
2020年各區受理隨遷子女辦理入學手續截止日為8月10日。
區教育局將結合本區實際,統籌安排適齡隨遷子女入學。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小學階段以安排進入公辦學校為主,部分地區確實無法安排公辦學校入學的,應統籌安排進入**購買服務的民辦隨遷子女小學就讀。初中統一安排至公辦學校就讀,入學后學校應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規定和政策。
本市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年注冊制度,由區教育局和學校向學生家長發放“學年注冊告知書”,明確注冊對相關證件核對的要求。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及其家長要關注持有證件的有效期,及時到相關部門續簽(因**防控需要自動簽注的除外)或補證。對不能提供有效證件的,暫不予以學籍注冊。學校應向家長告知不能注冊學籍所產生的后果。家長須向學校承諾并及時前往有關部門辦理相關證件,確保所持證件的有效性。
青浦區
對口方式:
戶籍對口
小升初入學方式:
本區所有公辦初中堅持“免試入學”原則,采取戶籍地段對口、居住地段對口或“電腦派位”等方式安排學生入學。根據公辦初中招生劃片范圍及2020年青浦區義務教育階段城區學校安置細則,各學校對區教育局相關部門下發的新生名單和學籍材料進行現場核對驗證,在此基礎上進行招生報名工作。公辦初中報名驗證日期為5月16日-17日。
回戶籍(居住)地就讀:
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應在就讀小學畢業,畢業后可在學籍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所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符合入學條件的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小學畢業學生統籌安排至公辦初中就讀。初中學校應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規定和政策。
來滬就讀六年級:
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非本市戶籍學生,如需在本市就讀六年級的,本市戶籍學生須攜帶相關證件到區教育行政部門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非本市戶籍學生須攜帶相關證件到區教育行政部門提交入學申請,經審核符合條件的再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至日期為2020年8月10日),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黃浦區
對口方式:
學籍對口
小升初入學方式:
全區小學五年級學生在參加畢業考試后,全部以小學相對就近對口進入初中學校預備年級。初中學校應告知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及其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規定和政策。
回戶籍(居住)地就讀:
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應在就讀小學畢業,畢業后可在學籍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所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2020年4月13日。
來滬就讀六年級:
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非本市戶籍學生,如需在本市就讀六年級的,須攜帶相關證件到戶籍(居住)所在地區**門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由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黃浦區辦理初中入學的信息登記點為黃浦區教育考試中心(地址:鳳陽路152號),辦理登記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10日。
楊浦區
對口方式:
學籍對口
小升初入學方式:
本區公辦初中學校全部采用小學對口升入初中方式,按照小學畢業生“免試劃塊、相對就近、動態輪換、對口直升”的原則具體**作。
回戶籍(居住)地就讀:
跨區及我區跨街道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應在就讀學校小學畢業。小學畢業后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跟隨就讀小學對口升入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所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小學畢業學生統籌安排至公辦初中就讀。初中學校應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規定和政策。
來滬就讀六年級:
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非本市戶籍(含港澳臺)學生,如需在本區就讀六年級的,須持有效證件,到區小學、初中招生辦公室(長嶺路50號)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止日期為8月10日),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寶山區
對口方式:
戶籍對口
小升初入學方式:
2020年初中入學繼續使用“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公辦初中按戶籍劃塊免試就近入學原則,按招生計劃和招生范圍,系統自動調配戶籍學生進入對口學校接受義務教育。
在本區學校就讀的本市外區戶籍小學畢業生,申請在本區繼續就讀初中的,將由教育局根據各區域教育資源條件,統籌調配初中入學。
在本市外區就讀小學的本區戶籍(居住)畢業生,要求回本區就讀初中的,按市教委有關規定,在我區收到相關材料后,統籌調配初中入學。
在外省市就讀五年級或小學畢業年級的本區戶籍學生,申請回本區就讀初中的,可在4月15日-4月22日到區教育局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經審核符合條件的將由區教育局根據教育資源,統籌調配初中入學(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10日)。
公辦一貫制學校在讀學生。
已在本區公辦一貫制學校就讀的學生,原則上繼續在本校升級,直至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若申請到民辦或跨區域回戶籍學校就讀初中,需家長在4月13日前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請,根據有關規定辦理手續。
回戶籍(居住)地就讀。
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初中,在就讀學校參加小學畢業考試。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所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符合條件的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小學畢業學生統籌安排至公辦初中就讀。初中學校應書面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規定和政策,由學生家長簽字確認,學校留存。
虹口區
對口方式:
學籍對口
小升初入學方式:
公辦初中的招生繼續執行一所或幾所小學對口一所中學的統配辦法。本區小學就讀的五年級學生按對口統配原則升入相應的公辦初中就讀,九年一貫制學校的五年級學生原則上全部升入本校初中部。初中學校不得招收無小學學籍材料的學生。
跨區就讀或本區跨聯合招生地塊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
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就讀小學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申請跨區就讀的學生家長須在網上進行填報),經審核符合條件的,將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至公辦初中就讀(按居住地登記入學實施方案另行制定)。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就讀手續的截止日為4月13日。
對已在本區小學就讀的非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畢業生,統籌安排至公辦初中就讀。初中學校應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規定和政策。
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學生。
如需在本區就讀六年級的,須攜帶相關證件(參照一年級新生入學所需證件)到義務教育招生辦公室(祥德路141號)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止日為2020年8月10日)。審核通過的,統籌安排至公辦初中就讀。
松江區
對口方式:
學籍對口以及戶籍對口相結合
小升初入學方式:
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畢業生原則上升入本校就讀六年級,有空額的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和公辦純初中按照規定學區入學方式入學。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小學畢業學生統籌安排至公辦初中或分校就讀。初中學校應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規定和政策。
回戶籍(居住)地就讀。
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應在就讀小學畢業,畢業后可在學籍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所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
來滬就讀六年級。
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非本市戶籍學生,如需在本區就讀六年級的,須攜帶相關證件到松江區教育考試中心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止日期為8月10日),由松江區教育考試中心統籌安排入學。
奉賢區
對口方式:
戶籍對口
小升初入學方式
本區所有公辦初中根據“免試入學”、學區對口原則,按照區教育局下達的新生名單和學籍材料進行招生報名工作。初中學校不得招收無學籍材料的學生。
回戶籍(居住)地就讀。
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應在就讀小學畢業,畢業后可在學籍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要求回本區就讀初中的學生,由區教育局根據本區制定的初中招生入學的實施辦法統籌安排就讀學校。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符合入學條件的隨遷子女小學畢業學生須在規定時間內登陸“奉賢區教育事務受理中心”微信公眾號提交入學申請材料。由鎮(街道、開發區)教育管理部門統籌安排至公辦初中就讀。初中學校應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規定和政策。
來滬就讀六年級。
在外省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或非本市戶籍學生,如需在本區就讀六年級的,本市戶籍學生到區教育事務受理中心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截至日期為8月10日),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非本市戶籍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登陸“奉賢區教育事務受理中心”微信公眾號提交入學申請,經審核符合條件的到區教育事務受理中心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至日期為8月10日),由居住地所在的鎮(街道、開發區)教育管理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金山區
對口方式:
戶籍對口
小升初入學方式
3月份,對本區小學畢(結)業生的基礎信息進行采集,根據信息數據制定劃片方案并公布。6月底前,按照“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先對“人戶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安排對口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在區域內統籌安排人戶分離等符合其他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就近入學”。
回戶籍(居住)地就讀。
1.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應在就讀學校參加小學畢業考試。凡戶籍或“居住登記回執”在本市外區的跨區就讀的小學畢(結)業生,應于4月13日前決定去向。小學畢業后到外區就讀者,須在現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初中學校就讀,本區不再安排入學初中。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小學畢業后在本區就讀者,由區教育局按政策安排。
2.凡在2020年4月13日前已取得本區其他街鎮的戶籍或“居住登記回執”的學生,如需到該街鎮就讀初中的,須于4月13日前向現就讀小學提出申請,并填寫《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核準后由區教育局按政策安排就讀初中。
隨遷子女入學初中。
本區小學畢業的隨遷子女學生統一安排至公辦初中就讀。初中學校要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等的相關規定和政策。
在外省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學生。
如需在本區就讀六年級的,須攜帶相關證件到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金山石化金一東路2號1207室)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止日期為8月10日),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普陀區
對口方式:
學籍對口
小升初入學方式:
4月2日-4月13日,各學校有序組織本市戶籍和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對“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中的戶籍地址、居住地地址等入學關鍵信息進行核對,并填寫監護人手機號碼(作為接收初中入學信息的**)。如發現有關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家長應及時憑有效證件到學生就讀小學進行更正。4月13日為本市小學五年級學生初中入學關鍵信息核對、更正截止日。確需跨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所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的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
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
應在就讀學校小學畢業,畢業后可在學籍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如需在本區就讀六年級的,須攜帶相關證件到區教育行政部門指定點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由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
隨遷子女入學就讀。
根據《上海市****辦公廳轉發市教委等四部門關于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就讀本市各級各類學校實施意見的通知》(滬府辦規〔2018〕5號)等要求,2020年來滬人員適齡隨遷子女需在本區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須持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或《居住登記憑證》,父母一方須持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且一年內參加本市職工社會保險滿6個月(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不含補繳,因**防控需要允許補繳的除外)或連續3年(從首次登記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妥靈活就業登記。
符合入學條件的來滬人員適齡隨遷子女所持的居住證件上的居住地址,應與父母所持居住證件上的居住地址相一致。2020年,區教育行政部門受理隨遷子女辦理入學手續截止日為8月10日。
崇明區
對口方式:
戶籍對口
小升初入學方式
公辦初中采取居住地段對口或“電腦派位”等辦法安排學生入學。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寄宿制學校限在本區范圍內招收本區戶籍學生,符合《崇明縣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建設實施方案(試行)》有關要求,由家長自愿提出書面申請,區教育局審核。
回戶籍(居住)地就讀。
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應在就讀小學畢業,畢業后可在學籍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所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小學畢業學生根據學校資源分布情況統籌安排至公辦初中就讀。初中學校應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后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規定和政策。
來滬就讀六年級。
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非本市戶籍學生,如需在本區就讀六年級的,須攜帶相關證件到區教育局服務接待中心(新崇北路7號區教育考試中心內)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止日期為8月10日),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拓展知識:
洋涇中學分數線
690
682
671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1748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