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水鎮官網(古北水鎮官網訂住宿)
前沿拓展:
古北水鎮官網
古北水鎮住宿大致分三種:1是超有錢的,你就選水鎮大酒店,五星標準的,夠檔次,搜古北水鎮官網,上面有詳細的咨詢電話,價格是固定的。2是水鎮景區里的特色客棧,一般平時700多,節假日翻倍吧,優點就是住宿可以免水鎮門票。3是住水鎮民俗村,和水鎮景區一同修建的,一水的二層小別墅,離景區一公里左右,適合年輕人,可以燒烤,k歌。我個人還是比較推薦這個,價格呢,其實都是有指導價的,平時180,周末220,節假日300,千萬別聽他們亂要價還說給你打折,其實就這價。感覺這價位住別墅還是比較值的。
古北水鎮位于北京密云和河北灤平的交界處,背靠司馬臺長城遺址。2016年,時任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的喬潤令評價古北水鎮時說,“中青旅把烏鎮模式**到北京,在古長城腳下建了一個密云古北水鎮。2015年到訪人數200萬,收入10個億,在北京這么多旅游資源的地方,獲得如此高的收入震動了北京旅游業?!?/p>
超過一半管理層員工來自烏鎮,這個長城腳下的旅游小鎮與烏鎮有太多相似之處。大到兩個小鎮設計圖紙皆出自“包工頭”陳向宏一人之手,小到管理中“西紅柿炒雞蛋要有三個雞蛋”的具體**作規范。采訪中,不只一位同行的記者曾感慨,它和烏鎮太像了。
我們的期待隨之而來。北京密云的這座古北水鎮,能否成為立足京津冀地區的下一個烏鎮?
在密云再造一個烏鎮
傳說司馬臺長城是抗倭名將戚繼光攜義烏兵北上薊鎮后修建的,如今這段長城的管理交回到浙江人手中,頗有些宿命感。
陳向宏是烏鎮和古北水鎮共同的總設計師。老員工們更習慣親切地稱這位出身烏鎮管委會的企業家“陳主任”,而他自己在微博上常以“包工頭”自稱。有員工打趣稱,陳總平時一半時間在畫圖,一半時間在工地。
盡管陳向宏曾多次在接受采訪時稱自己不希望照搬“烏鎮模式”,要堅持小鎮的差異化,但外界常將古北水鎮看作是“烏鎮模式”的延續。兩者并不矛盾,陳向宏堅持的是小鎮的差異化**,而“烏鎮模式”指的是“整體產權開發,復合多元運營”的集權模式。
相比烏鎮對歷史街區的保留改造,古北水鎮的開發顯得更加激進。古北水鎮總裁助理張曉峰坦言,“古北水鎮基本是一個全新建設的項目?!?/p>
張曉峰介紹,開發以前,古北水鎮是一個僅存在于歷史文獻中的邊關小鎮。陳向宏用了半年時間考察北京周邊古村落,查閱了大量文獻、地方志,又在整個華北的古村落里收了不少老物件,平移到古北水鎮異地復建。如今的楊**祠、永順染坊等建筑雖是新建,但在密云縣志里也確有記載。
有種說法是,古北水鎮所有重要建筑的規劃,都是陳向宏一筆一劃親自畫出來的。這位有著工匠氣質的企業家從前在機械加工廠學徒,后來開發烏鎮時因為資金有限,便親自上陣,把機械制圖的技法用在建筑設計上。如今陳向宏在微博里,還隔三差五分享自己畫的建筑設計圖。
陳向宏在微博分享他**設計的古北水鎮野奢酒店。
讓客人留在古北水鎮
古北水鎮銷售部總經理周建紅身材小巧,普通話里帶著一點嘉興口音。來古北水鎮前,她在烏鎮工作了15年。周建紅介紹,相比景區前身司馬臺長城,古北水鎮探索了觀光之外的更多玩法,包括騎單車游長城、星空帳篷營、長城瑜伽營、泳池派對、游船早茶、童玩夏跑、泡沫之夏等等。
在夏日活動體驗營中,記者兩天中體驗了近十項活動,這還因為日程太滿推掉不少。其中,去年推出“無人機孔明燈秀”似乎最能體現古北水鎮的氣質:歷史故事、人工智能和自然風光結合,相得益彰。
各式活動從早到晚、從夏天到冬天輪轉不停。“單車游長城”是今年新增的,每隔一段時間,活動會重新調整一次。這些活動大多是免費的。在周建紅看來,策劃密集的活動和更多另類玩法是為嘗試留住客人,讓客人住下來、愛上古北水鎮,把觀光為主的景區變成游客度假休閑的目的地。
北方的冬天是傳統旅游淡季,景區剛開業時周建紅還頻繁接到游客電話,詢問冬天景區開不開放。今年冬季,古北水鎮“長城下的圣誕小鎮”、北京衛視跨年晚會、“長城廟會過大年”等活動貫穿了整個冬天。周建紅反復說起水鎮的高“復游率”,用來表述景區和游客的良性關系。
現在看來,能把客人留在古北水鎮,已經成了古北水鎮區別于北京其它旅游目的地的一大特色。
無人機孔明燈秀。
溢出效應開始顯現
今年48歲的李振忠是古北口本地人。從前,他經營著一家三十人規模的古北口宮燈坊。李振忠擅長兩種花燈。簡單純樸的“古北花燈”手藝是家傳的。古北口鎮是從前是滿清皇帝去往承德的驛站,不少宮廷手藝也因此流落民間。成年后,他又走訪名家,向“燈籠張”學習了更加繁復的“京式花燈”技法。
古北水鎮試營業時,他退出了從前經營的古北口宮燈坊,應聘成為古北水鎮里“建昆堂”燈籠坊的店主。說是店主,其實燈籠坊的營收由公司統一管理,一天店里賺多少錢,他并不關心。古北水鎮的民宿、商鋪、飯店大多是這種模式,這也保證了景區“零宰客”的游客體驗。
關于收入的增加,李振忠不愿多談。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事業能從經營中解脫出來。過去專注于生計,如今能把精力專注于老手藝的傳承和發展,做出更好的燈籠。
李振忠是古北水鎮員工的三千分之一。張曉峰介紹,古北水鎮的3000多名員工中,三分之一是密云本地人,三分之一是河北承德人,還有三分之一來自全國各地。而在三年前,古北水鎮的3000多員工中大多是周邊幾個村的本地人。員工成分的變化源于古北水鎮的溢出效應。
從景區開業第三年開始,古北水鎮漸漸留不住本地人了。張曉峰說總裁辦有個打掃衛生的大姐,自己家里在司馬臺新村開著農家樂。有次偶爾聊起來問她家里農家樂收入,大姐說一年能有30多萬。張曉峰說,“他們在我們這上完班,學會了旅游接待的技能,都回家自己開民宿了。”
說到這里,張曉峰不自覺提高了些音量:“目前古北水鎮帶動了周邊三個鎮、幾十個村從事鄉村旅游。而從前,司馬臺長城年游客20萬左右,只有離司馬臺長城最近的司馬臺村在做鄉村旅游。”
張曉峰向記者說起了幾組數據。2010年,司馬臺村人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2016年底,也就是古北水鎮開業三年后,司馬臺村人均年收入達到7.9萬,增長了幾十倍。而同期古北口鎮人均年收入也不到3萬。他笑著說,古北水鎮樂見當地人分享景區發展的紅利。
長城提燈許愿。
不只欠一個超級IP
古北水鎮員工的每周例會是視頻會議。會議分三個部分:烏鎮、古北水鎮,加一個貴州的扶貧項目。在員工們看來,古北水鎮如今是烏鎮的一個小兄弟,一方面還要靠老大哥幫扶,另一方面也踏著前人的腳印,用更短時間走完了烏鎮發展的前兩個階段。
張曉峰舉例:古北水鎮去年營收達到9.98億,烏鎮的營收達到10億用了14年,古北水鎮僅用了不到5年。
烏鎮的發展模式是從觀光小鎮到度假小鎮,再到文化小鎮,再到智慧小鎮。周建紅說,如今主打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的古北水鎮,已經完成了第二階段,開始探索著向文化小鎮轉型。幾年前通過戲劇節,戲劇**鈴木忠志和烏鎮結緣。今年4月,鈴木忠志第四次應邀親臨古北水鎮,開展“古北水鎮藝術塾”平臺的“鈴木方法演員訓練營”。這其中,主辦方也有“烏鎮文化小鎮已經成熟,古北水鎮轉型還需助力”之意。
除此之外,古北水鎮在文化轉型上還做了不少嘗試,如“烽火臺上的傾聽”朗讀會等,只是名氣還沒有打出來。古北水鎮目前仿佛處在一個瓶頸,離成功轉型只欠一個戲劇節、互聯網大會那樣的超級IP。
古北水鎮酒店管理部總經理吳東良身材高大,有著水鎮員工中少見的典型北方人特征。吳東良告訴記者,古北水鎮的發展還是和烏鎮有些不同的。從經營上看,古北水鎮的游客以親子游為主,在烏鎮很火的酒吧、KTV在古北水鎮客流就不那么高。相較而言,古北水鎮的“走食”小吃賣得更好。
似乎,在探索一個超級IP之外,古北水鎮在深度融合本地文化上,距離“下一個烏鎮”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比如相比從烏鎮“疏解”來的戲劇元素,電影《邪不壓正》中那片連綿的北方民居屋頂,和屋頂上的那段北平舊事更讓人印象深刻。
邊關將士邊關**,楊家將的故事在這里傳唱千年,長城腳下的邊關小鎮有他獨有的悲壯和蒼涼。在古北水鎮和司馬臺長城的文化開發上,來自江浙的團隊能否突破山水園林的歲月靜好,再現邊關要塞獨有的那份歷史厚重,值得繼續觀察。
欄目主編:樊江洪 文字編輯:樊江洪 題圖來源:視覺** 圖片編輯:朱瓅
文內圖來自陳向宏的微博和古北水鎮提供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649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