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限購(2022年南昌限購嗎)
前沿拓展:
南昌限購
南昌限購區域如下:
1、灣里、新建、南昌縣加入限購區域(除九龍湖區域和儒樂湖新城外);
2、外地人購房需繳滿兩年社保;
3、限購區域僅能買一套房,包含二手房;
4、已使用過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繳存職工,停止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
5、未成年人不得在市區購買住宅。
新建區的限購區域為:昌灣大道以東、楓生高速以北、昌九大道以西、黃家湖以南區域(含320國道以南長_鎮所轄區域)。南昌縣的限購范圍為:雄溪河以東、迎賓大道以東、蓮塘大道以西,昌南大道以南,銀三角立交橋以北的區域(象湖新城不限購)。
法律依據
《中華****價格法》
第十四條 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一)相互串通,**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
(四)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
(六)采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
(七)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不正當價格行為。第十七條 行業組織應當遵守價格法律、法規,加強價格自律,接受**價格主管部門的工作指導。
文/林木淋土狗觀察
為了保證不認真讀標題的,以及語文不太好的朋友誤解,我在開頭重申一下:
南昌的限購政策沒有解除!!!
我的意思是:我、個人、認為、限購、到了該取消的時候……
有人可能會說:為什么要取消?又要炒房?
取消不代表要炒房,但是如今限購政策確實意義已經不大了……
我會把我的理由說出來,各位自行斟酌,五個理由:
1
“合理的住房需求”
國務院****5日在**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我們說重點,看這句: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標紅的這句話是之前沒有提出過的,什么意思呢?
什么叫“合理的住房需求”?
難道住房還有無理需求?
**很簡單,就是改善型住房。
以前叫滿足住房需求,是從無到有的過程,那么現在要做的就是從有到優!
有條件、有想法住更好的房子,去改善,是不是合理?
當然合理!
既然合理,為什么還需要特意說出來支持?
因為合理,不一定合規!
怎么理解?
因為樓市的流動被限制住了!那么就要在政策法規上支持合理需求!怎么支持?
第二部分繼續解釋!
2
高總價的房子都是怎么買的?
在一線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動輒一套房子的總價都是500萬以上,這種都不能稱之為改善,也就是體面一丟丟的剛需房,如果是個強學區,怕是連體面都做不到。
想稍微住得好些,就得800萬以上,或者上千萬。那么這種房子都是怎么買的呢?
之前政策嚴格,北京二套動輒8成首付,資產多的人有,但是這么多現金一直備著的少。首付哪里來的?
置換來的!
賣掉之前的房子有個200-300萬,然后自己手里的200-300萬,湊合500-600萬的首付,去買800-1000萬的房子。
我想買房,我的需求是…………但是,我得先賣掉我的房子……”
我的需求是……這幾套房子都還可以,我家的房子能不能掛你這里,得賣掉才能買……”
以上是不少讀者跟我們的對話節選……用盧俊的話來說,現在的市場是一手二手房深度糾纏的……
想要滿足自己的合理住房需求,就得賣掉現在的房子,才能去買“合理”的房子。
也就是改善置換,包括我本人。
南昌大部分的人口,以及想置換的房子都在限購區。因為限購的政策,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房子的流動,導致部分合理的改善置換需求得不到釋放。
也許制約這個流動性的主因不是限購,但是限購的放開,一定會有些幫助。任何政策的微調都會對市場產生不小的影響……
這是需求端的釋放!
3
高總價賽道供應少
上周有個圈內飯局,席間還在聊南昌幾年都沒有什么高端大平層出來,數來數去就是明園三期+華僑城的海嶼,就是六期的197/238的大平層。
供應著實不多,明園更是不動聲色地結束了銷售,樓下的別墅也走得不錯,總價都是500萬以上的。
去年那么慘烈的市場,很多地方跌得鬼哭狼嚎,但是還有逆勢漲價的房子。具體我就不點出來了,不是不舍得告訴你們,是說了只會讓你們更受傷。
為什么能做到逆勢漲價呢?
無非就是供需關系緊張,供需關系優質的房子,哪怕如此市場都不畏波動。
因為接下來,我就要想建議南昌增加改善產品的供應了,來相對的熨平一下這緊張的供需關系。
合理的住房需求,還有個前提:堅持房住不炒。
我相信即便我不建議,管理部門已經有這個想法了。
比如我們可以看【鄭州19條】(最近的**先鋒)的第十條:(十)提高商品住宅品質。落實《河南省綠色建筑條例》,嚴格高容積率、低綠地率項目審批程序,對低容積率、高綠地率、環保節能和立體生態建筑予以政策支持,對銷售限價給予一定比例的上浮,逐步增加高品質住宅供應量。
少供應高容積率的高層密集住宅小區,鼓勵低容積率的生態建筑。我建議,在九龍湖的南部尚未開發區域,將宅地的容積率調低,可以打造一個低密的生態小鎮,就像當初對“紅角洲”的**一樣。
箭頭的部分,有條件做個小“麓湖”圖片
將這一片都建設成為沒有高層住宅的片區,這樣既滿足了改善產品的供應,又實際地減少了住宅的總體供應,畢竟做高層那供應量就是洋房的3倍了。
同時,這也是我認為該取消限購的第四條理由,也是最重要的一條。下面解釋!
4
樓市預期改變,房子過剩
作為一個草根,我沒有權威的統計數據,但是憑這么多年接觸市場的感受,就是南昌的房子大概率是過剩了……
有人曾問過我一個蠻天真的問題:XX小區這種戶型,當時怎么賣的出去?
XX小區就是一個比較早的小區,畢竟曾經戶型設計百花齊放,怎樣的都有。為什么戶型爛都能賣得出去?
因為房子會漲價唄!
為什么會漲價?
因為稀缺!
開發紅谷灘、開發象湖新城的時候,南昌整體的商品數量并不是很多,但是人口涌入、內生住房需求(小孩長大分家、結婚),讓當時的樓市主要矛盾是解決居住的問題,所以“剛需”一詞也是誕生于那個年代。
有房子就不錯了,還糾結戶型?
天地樓都不用折價銷售的年代,跟現在的矛盾點完全不一樣。
為什么現在天地樓這么難賣?而且還要折價很多?
一個原因:問下自己,我們現在買房是因為沒地方住么?
剛需依然有,只是已經不是主要矛盾了!
幾十年了,**可曾見過大量的homeless?
我們不是沒地方住,買房是想住得更好,那我為何要買差樓層?
就是這個道理嘛!現在因為便宜而去買房的人依然有,但是越來越少了!
那么請問:這跟取消限購有什么關系?
關系大了!
供應不足的年代,為了保障大家都有,才采取限制購買的政策嘛。就像當年的買個什么東西,都得有個票。
現在是供應不足的年代么?
現在是過剩的年代,還有必要限購么?
庫存這么大,誰愿意買,讓他買唄!尤其是限購區的二手房,誰愿意買,多買一些,釋放更多的購買力出來。另外,看看我們的限購區,新房供應量非常有限。
更關鍵的是,經過幾年的房住不炒,已經非常大程度上地改變了炒房的預期。市場也教育了不少炒房者,上了一堂“深刻”的風險課。
炒房之風其實已經得到了抑制……不少人開始在房子上做減法,不重量,只重質。
未來房價小幅反彈,并不具備炒房的盈利空間,倒是有利于市場活躍……
大幅度反彈還是政策不允許的!
5
南昌取消過限購么?
取消過!
2011年2月1日,南昌第一次實施限購政策,以家庭為單位,家庭名下不超過兩套。家庭=夫妻雙方+未成年子女。
2014年7月14日,南昌市取消部分區域限購,東湖、西湖、青山湖、青云譜繼續限購。
其實當時這幾個板塊也沒啥新房供應……
2014年8月12日,南昌全域取消限購。
2016年10月8日,南昌出臺第二次限購政策,以個人為單位,名下不得超過一套。區域劃定差不多是這樣的……
2017年3月8日繼續擴大限購范圍。這個政策一直持續至今……
2022年X月X日?
也許南昌并不會全面放開,畢竟這并不是一個純市場問題。
只是我個人認為,到了該解除的時候了……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06477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