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圓通快遞寄件收費標準(圓通快遞寄件收費標準2021)

前沿拓展:

圓通快遞寄件收費標準

隨著電商的火爆,現在各大快遞物流行業也都發展十分快速。圓通快遞也是平時很常用的一家快遞,那么,圓通快遞是怎么收費的呢?圓通快遞收費標準是什么?有不少用戶在選擇圓通寄快遞的時候,都會提前關注相關的費用信息,下面一起來看下關于最新的圓通快遞收費標準價格表介紹。

圓通快遞怎么收費?

江浙滬8元不限制重量,安徽,廣東,福建,山東,江西,北京,天津,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海南,陜西,遼寧,云南,四川,重慶,貴州,寧夏,吉林,甘肅,青海,黑龍江,山西,廣西首重15元續重12元,內蒙古首重20元續重18元,新疆首重28元續重22元。

以上僅為參考價格,具體的首重及續重價格以寄件所在地公司的標準為依據。

圓通快遞收費標準怎么查詢?

1.打開圓通的官網“www.yto.net.cn”,然后再點擊導航欄,點擊“運費查詢”。


11月17日,圓通速遞回應“‘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泄露”一事稱,疑似有加盟網點個別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竊取運單信息,導致信息外泄。公司向當地**部門報案,并全力配合調查。相關**嫌疑人于9月落網。

此事引發的關于個人信息泄露的討論仍在繼續。南都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圓通”此次“內鬼”事件并非先例:此前,包括圓通、順豐等在內的多家快遞公司都曾被曝光有類似的個人信息泄露事件,也有“內鬼”受到了懲處。

“內鬼”之外,消費者隱私被竊取的方式還包括面單拍照、系統軟件漏洞等。南都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快遞信息買賣生意在網絡盛行。其中,快遞單號可自助購買,而個人信息齊全的“快遞面單”公然在網絡售賣,1元可買到1條。個人信息買賣已形成黑色產業鏈。

事件:圓通被曝“內鬼”泄露40萬條個人信息,嫌疑人已落網

近日,有媒體曝光,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賬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下游**人員,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泄露。針對此事,11月17日,圓通速遞官方微博做出回應。

圓通快遞寄件收費標準(圓通快遞寄件收費標準2021)

圓通速遞在回應中表示,今年7月底,公司總部實時運行的風控系統監測到圓通速遞河北省區下屬加盟網點有兩個賬號存在非該網點運單信息的異常查詢,判斷為明顯的異常**作,于第一時間關閉風險賬號,同時立即成立由質控、安保、信息中心、網管以及河北省區組成的調查組,對此事件開展取證調查。

調查發現,疑似有加盟網點個別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利用員工賬號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竊取運單信息,導致信息外泄。公司隨后向當地**部門報案,并全力配合調查。相關**嫌疑人于9月落網。

圓通速遞稱,公司核心業務系統均通過了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從技術層面和管理層面著力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并稱將持續通過“制度+技術”手段,完善信息安全風控系統,對內部賬號進行實時**,主動發現違法違規行為。

類案:多家快遞公司曾被曝有“內鬼”,上千萬條個人信息被泄露

隨著快遞物流行業的發展,信息安全泄露問題愈發嚴峻。

南都記者梳理公開資料梳理發現,“圓通”此次“內鬼”事件并非先例:此前,包括圓通、順豐等在內的多家快遞公司都曾被曝光有類似的個人信息泄露事件,也有“內鬼”受到了懲處。

早在2012年,就有媒體報道稱,包括申通、圓通、中通等多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單號的信息被大面積泄露,單號被放到網上公開售賣,價格從0.4到2元不等。

2013年,圓通速遞被曝出快件信息泄露,引發關注。據媒體2013年12月報道,“www.17s.cm”這個網址除了幫助電子商務賣家互刷信譽沖擊“皇冠”,還自稱與上海圓通公司合作,長期出售快遞面單信息。圓通公司向上海青浦**報案后,**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經分析,該網站所發布的快遞面單信息均真實有效,注冊該網站的會員都可以通過網上支付平臺購買面單內的公民信息,包括快遞單號、收貨人姓名、收貨人手機號、收獲地址等。

**進一步調查發現,網站注冊人陳某伙同張某開辦網站,設立了“快遞單出售”功能模塊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每條信息售價0.9元,每天出售約900條。這些信息都是在圓通公司工作的“內鬼”林某提供,張某以每月500元的價格大量購買。截至案發,已經出售公民個人信息20余萬條。

此外,2018年5月,湖北荊州中級****宣判一起與快遞公司有關的涉公民信息泄露案件。該案以順豐員工為信息泄露主體,形成了以快遞**商、文化公司、無業游民、****分子等多方參與的黑產鏈條。判決書顯示,2016年11月,荊州市沙市區解放路派出所在對轄區企業進行安全檢查過程中發現,順豐荊州某網點倉管汪某頻繁登錄公司內部系統查詢,有較大嫌疑。法庭判決書稱,事件起因是順豐荊州公司主動報案。

判決書顯示,河北順豐快遞員杜某從2015年10月起,與順豐荊州某網點倉管汪某夫婦聯系,以每條兩元購買客戶信息。夫妻倆出售個人信息4000余條,獲利8497元。杜某截至2016年底被抓的一年多時間里,共出售用戶隱私1.9萬余組,獲利16萬余元。

據悉,此案查獲涉嫌被泄露的公民個人信息千萬余條,涉及交易金額達200余萬元。嫌疑人涉案金額在數十萬元,以杜某最高為16萬元,其余人從幾千到兩三萬不等。

個人信息買賣已形成黑色產業鏈。上海市**局有關負責人曾向南都記者介紹,黑客或內鬼盜取信息,中間商從他們手中獲取大量信息并建立數據庫,信息使用者從他們手中購買信息用于精準推銷,甚至用于**、敲詐勒索等下游**。除黑客攻擊外,包括物流行業在內的多個行業是信息泄露的“重災區”,部分從業者將個人信息當作商業信息非法買賣,非法獲取及出售公民個人信息呈現職業化趨勢。

亂象:快遞單號可自助購買,個人信息齊全的“快遞面單”1元1條

南都記者了解到,除“內鬼”泄密之外,目前消費者隱私被竊取的方式有還有面單拍照、系統軟件漏洞以及外掛等。南都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快遞單買賣生意在網絡盛行,個人信息齊全的快遞面單1元就可買到。

圓通快遞寄件收費標準(圓通快遞寄件收費標準2021)

10月17日,南都記者以“快遞單號購買”作為關鍵字在網絡搜索,發現數家公開售賣快遞單號的網站。南都記者進入“xx單”網,注冊登錄之后,“單號中心”一欄中有“選購快遞單號”“批量購買單號”“電商自動配單系統”等選擇,買家可根據快遞的發貨地址、收貨地址和快遞類型自助購買。

圓通快遞寄件收費標準(圓通快遞寄件收費標準2021)

快遞單號自助購買頁面。

南都記者注意到,每條快遞單號的售價為0.5元,購買快遞單號需要先充值,每次充值至少需要充10元。一次性充值20元能送**VIP,而一次性充值500元則送100元,單條快遞信息售價降至0.3元,并且還能成為**,推廣能享受20%的提成。

在客服的指導下,南都記者以0.5元購買了一條11月13日發貨地為廣州市番禺區,收貨地為北京市朝陽區的快遞信息,獲取了該快遞單號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但該網站售賣的快遞單的信息并不完整,未提供收貨人姓名、手機號碼以及具體的收貨地址等詳細信息。

據了解,出售的快遞單號主要供電商平臺的賣家**使用,賣家通過制造虛假交易來提高自身的銷量和信譽度。有些賣家還會購買快遞**,填寫地址后發送**裹,或者在里面紙巾、石頭等價值不高的東西,保留底單以防電商平臺抽查。

與快遞單號不同,快遞面單則包括更多信息。除了單號外,還包括寄件人姓名以及收件人姓名、**、準確地址等。

圓通快遞寄件收費標準(圓通快遞寄件收費標準2021)

賣家提供的快遞信息Excel文檔。內含單號、收件人地址、姓名等個人信息。

“本工作室長期大量誠心出售實時面單(照片1元 文檔2元 拉群50元)”,南都記者在某社群平臺發現了一條出售快遞面單的帖子,并與對方取得了聯系。“照片的不做了,現在都是做文檔形式的。”這位賣家表示。隨后,其發來一個內含2000多條快遞信息的Excel文檔給南都記者“作測試使用”。

南都記者在該文檔中看到,每條信息都包含快遞單號、收件人的姓名、手機號碼、收貨地址以及寄件人姓名。其中,從名稱來看,寄件人多為商家,收件人位于全國各地。

南都記者隨機選取了幾個快遞單號進行查詢,發現確為有效單號。查詢網站顯示,這些單號均來自韻達快遞,相關快件均已在此前不久的11月8日左右被簽收。

據該賣家介紹,這些快遞信息來自各個快遞公司,歷史信息每條1元,實時信息每條2元。問及這些信息通過何種方式得到,對方則表示“渠道你別管,肯定安全”。其還表示,“客戶”每天都需要從其這里獲得幾百、幾千到幾萬條不等的信息。

懲處: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屬**行為

快遞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問題一直受到高度關注。

2018年5月起實施的《快遞暫行條例》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建立快遞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戶信息等電子數據,定期銷毀快遞運單,采取有效技術手段保證用戶信息安全。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

出售或泄露個人用戶信息的快遞企業或將面臨重罰。《條例》明確,若違背上述規定、情節嚴重,最高可處以10萬元罰款,并可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此外,南都記者了解到,《刑法修正案(九)》將“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整合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擴大了**主體和侵犯個人信息行為的范圍;“兩高”發布的《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公民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識別信息和活動情況信息,即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信息通訊**、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刑法》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處罰金。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案件中,竊取、銷售快遞信息的人員大多被處以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并處以罰金。例如,上述湖北荊州中級****宣判的涉及公民信息泄露案件中,19名嫌疑人被判1年至3年不等的**,并處罰金。其中,快遞員杜某被判處**三年,并處罰金**幣20萬元。

出品:南都新業態法治研究中心

采寫:南都記者 吳佳靈 實習生 歐陽霈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92447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