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日元等于多少**幣(24萬日元等于多少**幣)
前沿拓展:
當地時間7月8日上午11點30分左右,正在奈良縣進行演講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遇槍擊,搶救無效**亡。據悉,在宣布安倍**亡前不久,其妻子剛從東京趕到奈良縣立醫學院附屬醫院。
當地時間8日,救治醫院表示因傷勢過重,安倍晉三于當地時間17時03分被確認身亡
據報道,安倍的每年的保安費用僅人力成本就超過2億日元(約1120萬**幣),身邊一直陪伴他的是號稱曾徒手擊敗10名壯漢、斃敵只需0.2秒的女保鏢。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8日上午,一名41歲男子從安倍身后三米處連開兩槍,正中胸口,安倍在被襲擊后失去意識,一度陷入“心肺功能停止”狀態。案發之后,兇手立即被負責保護高級政治人物和官員安全的**安全警察逮捕,但外界對安倍警備安保能力的懷疑依然存在。
據悉,日本首相退休后便與普通人無異,不再享有秘書、警衛、司機和專車等特權。但安倍所受到的待遇不一樣。
現場安保來自警視廳警護課
在安倍遇刺后,日本警視廳召開記者會,就事發當時的現場安保情況進行了通報。日本警視廳表示,受此次事件的影響,警視廳成立了由警備局長牽頭負責的對策室,并不斷收集各種情報。
據透露,日本警視廳警護課派了安保人員跟隨安倍到訪奈良縣。在演講現場,奈良縣**也派出了警備人員一起負責安倍的安全保護工作。其中一項主要職責就是警戒演講現場的可疑人員。
嫌犯被捕現場
據介紹,日本在任的**大臣擁有多名專業安保人員對其進行貼身保護。像安倍這種擔任過**大臣一職的政要,退任之后可以享受由**提供的專業安保人員的保護。像這種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到地方上舉行演講,通常都會由當地都道府縣一級的警察機構、政**地方負責人等一起提供安全保護。現在,日本警察廳正在就當時演講現場的安保情況等進行調查。
據日本媒體報道,在記者會現場,多位記者要求日本**就當時的情況、安保力量是否存在問題等作出更詳細的說明。對此,日本**表示,現在正在進行進一步的確認。
**嫌疑人手持自制槍支
另據報道,襲擊安倍的**嫌疑人山上徹也于2002年至2005年曾在日本海上自衛隊擔任過3年的低級別海上自衛官。他行兇所用的**是他自己制造的,**正在調查他是如何獲得造槍器材的,并且還在調查他的造槍方法。日本**表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山上徹也沒有特殊的思想方面的背景,今后將重點調查他行刺的動機。
“興師動眾”的私宅安保
據媒體此前報道,在安倍卸任2個月后(2020年11月)就曾有消息人士透露,當前有30名戒備人員輪班24小時負責保護安倍安全,警察平均年收入約700萬日元,因此可以估算出,安倍的每年的保安費用僅人力成本就超過2億日元。
據日媒2021年報道,岸田文雄出任日本首相之后,“前任首相”安倍仍然使用公款維持著其私宅的保安體系。在安倍私宅附近被稱為“山手路”的路段,東京都警視廳的面包車等車輛24小時待機,前往其私宅的路口處設有路障,并有警察從早到晚持續站崗。而位于安倍私宅數百米附近的麻生太郎的私宅前僅有一名警察在執勤。
通往安倍私宅的道路被**設置路障
一名長年居住在安倍私宅附近男性稱,“我一直很在意森嚴的戒備,但現在我已經習慣了這些警戒車輛的存在。但是,這種情況到底要持續到什么時候?”
有意見認為,安倍的私宅戒備能力之所以能持續至今,是因為其在日本政界影響力仍不容小覷。不過,仍有不少日本人對他“懷恨在心”,今天在奈良刺殺他的嫌犯在受審問時就表示,他“就是想殺了他”。
“日本第一女保鏢”在哪里
在槍擊案現場的視頻中,人們發現了一位女性在為安倍近距離查看傷情。人們不禁想起,此前被譽為“日本第一女保鏢”石田萌美。
安倍遭槍擊后,石田萌美檢查其傷勢
據介紹,石田萌美于1988年出生于日本的一個保鏢世家,其父親曾擔任過多位日本政界人物保護任務。受父親影響,石田繼承了父親的衣缽。18歲石田萌美就拿到劍道三段段位。2011年10月,年僅23歲的石田被招進東京警視廳警衛科,為前首相野田佳彥當保鏢,野田下臺后又成為了安倍的保鏢。
練習忍術的石田萌美
因為長相酷似日本電視劇《保鏢》里的女主角真木洋子,石田萌美一經曝光馬上就爆紅網絡,擊中了無數日本宅男的心。但是,很少有媒體采訪到這位女保鏢,警視廳的答復是:“意想不到的走紅已經讓石田本人十分困擾了,我們難以安排進一步的采訪。”當然,作為從事警衛工作的**人員,走紅并不意味著可以做好本職工作。
日本保鏢有一項考核,要求保鏢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需要迅速掏槍保護目標任務,并且能擊中嫌疑犯。據報道,這項考核要求從拔槍到射擊的時間不能夠超過0.5秒。石田萌美只需要0.2秒就可以完成拔槍和射擊,并且她的射擊準確率在98%以上。
石田萌美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絲毫不弱于男性。于是,“斃敵0.2秒”,“徒手擊敗10名壯漢”,“護兩任首相周全”等標簽讓她穩居“日本第一女保鏢”的位置。
工作中的石田萌美
在本次槍擊案中,安倍的警備人員不但沒有發現嫌疑人的靠近,還讓其有機會拿槍射殺安倍,甚至連防彈衣也沒有讓安倍穿上。或許是安倍太過于信任他的安保人員,可在突發事件面前,保鏢也并不能夠保證萬無一失。百密中的疏漏究竟在哪,還需等待日本當局的調查。
紅星**記者 范旭 實習生 馬笑玥
編輯 郭宇
(下載紅星**,報料有獎!)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90546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