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建筑企業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前沿拓展: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建筑施工企業所得稅怎么算:
1.建筑業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應納稅所得額;
2.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3.假如是查賬征收的,沒有成本資料,無法算出應納企業所得稅數額;假如是核定征收的,大概要征1%到2%的企業所得稅(所得率4%-8%,各地不等)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式:按造價2.5%征收。稅務機關核定的所得稅率(%)(按稅收總額核定應納稅所得額)取總價10%,應繳所得稅按造價10%乘以稅率25%計算。
建筑施工企業所得稅計算方式:按調整后利潤總額計算納稅額。
一、施工單位企業所得稅征收有兩種情況,這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項目地在你的公司注冊地以外的地區,需在項目所在地國稅進行預繳0.2%的企業所得稅,然后在你公司進行企業所得稅進行季度或者年度申報的時候進行抵扣。
第二種是,項目地和你的公司注冊地相同,則只要在季度或者年度申報企業所得稅就行了。
二、對于怎么計算,企業所得稅目前有兩種征收方式:
查帳征收與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
查帳征收:適用財務會計核算規范的企業,按收入減成本費用后的利潤找適用稅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是對能夠正確核算收入而不能正確核算成本費用的企業適用。
查帳征收與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關鍵是看你的利潤率與核定應稅所得率誰高,如果是利潤率高,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就會少繳稅,否則就會多繳稅。
三、工程款進度的支付方式
1、按月結算。即實行旬末預支或月中預支,月終按工程師確認的當月完成的有效工程量進行結算,竣工后辦理竣工結算。
2、分段結算。即雙方約定按單項工程或單位工程形象進度,劃分不同階段進行結算。如對一般工業民用建筑可以劃分為基礎、結構、裝飾、設備安裝幾個階段。每階段工程完工后,進行結算。高層建筑也可以把每完成一層作為一個結算段。公路工程也可以分為基礎層和面層兩個結算段等。
3、竣工后一次結算。建設項目較少,工期較短(如在12月以內)的工程,可以實行在施工過程中分幾次預支,竣工后一次結算的方法。
4、雙方約定的其他結算方式。 發包人和承包人可以結合具體工程的建設規模、工期長短,合同價款多少,選擇工程進度款的支付方式和相應的結算時間。
企業所得稅12項費用的扣除比例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咨詢企業所得稅各項費用扣除比例的問題,尤其是幾項特殊行業的扣除比例總是容易出錯。為此,小編精心整理了企業所得稅12項費用稅前扣除比例的相關知識點,我們共同來學習一下~
一、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
政策依據: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714號)第三十四條
二、職工福利費支出
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政策依據: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714號)第四十條
三、職工教育經費
1.一般扣除比例
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政策依據:
《** **關于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1號)第一條
2.部分特定行業企業扣除比例
(1)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符合條件軟件企業的職工培訓費用,應單獨進行核算并按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政策依據:
《** 國家**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27號)第六條
(2)經認定的動漫企業自主開發、生產動漫產品,可申請享受國家現行鼓勵軟件產業發展的所得稅優惠政策。
政策依據:
《** 國家**關于扶持動漫產業發展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5號)第二條
(3)核力發電企業為培養核電廠**縱員發生的培養費用,可作為企業的發電成本在稅前扣除。企業應將核電廠**縱員培養費與員工的職工教育經費嚴格區分,單獨核算,員工實際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得計入核電廠**縱員培養費直接扣除。
政策依據:
《國家**關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公告2014年第29號)第四條
(4)航空企業實際發生的飛行員養成費、飛行訓練費、乘務訓練費、空中保衛員訓練費等空勤訓練費用,根據《中華****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可以作為航空企業運輸成本在稅前扣除。
政策依據:
《國家**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公告2011年第34號)第三條
四、工會經費支出
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政策依據: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714號)第四十一條
五、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支出
自2008年1月1日起,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
政策依據:
《** 國家**關于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27號)
六、**組織工會經費支出
非公有制企業**組織工作經費納入企業管理費列支,不超過職工年度工資、薪金總額1%的部分,可以據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政策依據:
《****組織部 ** 國家**關于非公有制企業**組織工作經費問題的通知》(組通字〔2014〕42號)第二條
七、業務招待費支出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政策依據: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714號)第四十三條
八、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
1.一般扣除比例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 15% 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政策依據: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714號)第四十四條
2.特殊行業扣除比例
(1)對化妝品制造或銷售、醫藥制造和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2)對簽訂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分攤協議(以下簡稱分攤協議)的關聯企業,其中一方發生的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稅前扣除限額比例內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可以在本企業扣除,也可以將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按照分攤協議歸集至另一方扣除。另一方在計算本企業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限額時,可將按照上述辦法歸集至本企業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不計算在內。
(3)煙草企業的煙草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一律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政策依據:
《** **關于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 **公告2020年第43號)
九、手續費和傭金支出
1.一般扣除比例
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以下規定計算限額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其他企業:按與具有合法經營資格中介服務機構或個人(不含交易雙方及其雇員、**人和代表人等)所簽訂服務協議或合同確認的收入金額的5%計算限額。
政策依據:
《** 國家** 關于企業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29號)第一條
2.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企業扣除比例
企業委托境外機構銷售開發產品的,其支付境外機構的銷售費用(含傭金或手續費)不超過委托銷售收入10%的部分,準予據實扣除。
政策依據:
《國家**關于印發<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31號)第二十條
3.保險企業特殊扣除比例
保險企業發生與其經營活動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額的18%(含本數)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部分,允許結轉以后年度扣除。
政策依據:
《** **關于保險企業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公告》(** **公告2019年第72號)第一條
十、研發費用支出
1.一般扣除比例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政策依據:
1.《** 國家** 科技部 關于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8〕99號)
2.《** **關于延長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的公告》(** **公告2021年第6號)
2.制造業企業扣除比例
制造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
政策依據:
《** **關于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公告》(** **公告2021年第13號)
十一、公益性捐贈支出
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含縣級)以上****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用于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政策依據:
《** 國家** 關于公益性捐贈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結轉扣除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15號)
十二、企業責任保險支出
企業參加雇主責任險、公眾責任險等責任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政策依據:
《國家** 關于責任保險費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公告2018年第52號)
以下幾個方面問題可以咨詢:
1、高管、企業股東、高薪員工、銷售提成、年終獎金的個稅優化;
2、公戶提現、無票支出多,缺進項票導致利潤虛高繳稅多需要合法節稅;
3、因為社保入稅,導致企業替員工繳納的部分過高,用工成本高、人力成本高;
4、企業外部勞務人員、**員工、臨時員工(群演、顧問、專家、網紅、主播等)、臨時員工的薪資發放,需要獲得合法票據;
5、返傭費過高、居間費過高,需要獲得合法票據;
6、自然人代開,個體戶核定等業務。
拓展知識: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一、正面回答
企業所得稅詳細計算公式
直接法: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間接法: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二、分析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
三、企業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適用稅率20%;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適用稅率20%;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適用稅率15%。
所得稅率是企業應納所得稅額與計稅基數之間的數量關系或者比率,也是衡量一個國家企業所得稅負高低的重要指標,是企業所得稅法的核心。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2046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