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免稅款(減免稅款怎么做賬務處理)
前沿拓展:
減免稅款
減免稅款先做處理: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貸:營業外收入再做月末結轉:借: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 未交增值稅這樣未交增值稅就是扣除減免稅款以后的實際應交增值稅。
丨來源:**稅務報微信
一**稅收優惠來了!
國務院客戶端服務號開通啦!
拓展知識:
減免稅款
一、正面回答
減免稅額是減稅金額和免稅金額的統稱,所得稅減免稅額是企業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時候,能夠減免的稅額,比如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00萬以下的小微企業可以按5%繳納企業所得稅,而一般企業為25%的所得稅稅率,這個5%和25%之間的差額20%就是減免稅額的部分。
二、分析詳情
減免稅稅是對某些納稅人或課稅對象的鼓勵或照顧措施。減稅是減征部分應納稅款;免稅是免征全部應納稅款。減稅免稅規定是為了解決按稅制規定的稅率征稅時所不能解決的具體問題而采取的一種措施,是在一定時期內給予納稅人的一種稅收優惠,同時也是稅收的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具體體現。
三、減免稅分為哪些
1、法定減免:是減免稅的一種分類。凡是由各種稅的基本法規定的減稅、免稅都稱為法定減免。它體現了該種稅減免的基本原則規定,具有長期的適用性;
2、臨時減免:又稱困難減免,是指除法定減免和特定減免以外的其他臨時性減稅、免稅,主要是為了照顧納稅人的某些特殊的暫時的困難。
3、特定減免:是根據社會經濟情況發展變化和發揮稅收調節作用的需要,而規定的減稅、免稅。特定減免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在稅收的基本法確定以后,隨著國家政治經濟情況的發展變化所作的新的減免稅補充規定;二是在稅收基本法,不能或不宜一一列舉,而采用補充規定的減免稅形式。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746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