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額怎么算(excel表格銷售額怎么算)
前沿拓展:
銷售額怎么算
計算方法:銷售額=銷售量×平均銷售價格 營業額:是指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計算方法:營業額=平均交易單價×交易次數 或營業額=產品平均單價×銷售數量 營業額也被叫做”流水”. 就是只有你的產品或是商品在交易中的總量金額,這個指標是不除去如進貨或是原材料等費用的。
(報告出品方/作者:天風證券,繆欣君,張若凡)
1.海光信息:國產CPU領導者
1.1.基于AMD技術授權,自主研發高端處理器
基于 AMD 技術授權,自主研發高端處理器。海光信息成立于 2014 年,主要從事高端處 理器、加速器等計算芯片產品和系統的研究、開發,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 海光協處理器(DCU)。公司產品起家于 AMD 技術授權,并**開展研發,截至 2021 年 末,海光 CPU 系列產品海光一號、海光二號已經實現商業化應用,海光三號處于實驗室驗 證階段,海光四號處于研發階段;海光 DCU 系列產品深算一號已經實現商業化應用,深 算二號處于研發階段。
中科曙光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與 AMD 合資成立兩家子公司。中科曙光主要從事高端計算 機、存儲、安全、數據中心產品的研發及制造,由**科學院計算所控股,是海光信息第 一大股東,持股 27.96%(IPO 發行后)。公司第二大股東成都國資(含成都產投有限、成都 高投有限、成都集萃有限),持股 17.00%(IPO 發行后)。藍海輕舟為公司員工持股平臺, 持股 6.09%(IPO 發行后)。 2016 年 2 月,海光信息與超威半導體(AMD)成立合資公司海光微電子(海光信息持股 49%)和海光集成(海光信息持股 70%),兩家合資公司分別于 2016 年 3 月與 2017 年 10 月與 AMD 簽署《技術合作協議》,AMD 將高端處理器相關技術及軟件許可給兩家合資公 司,許可在**(包括**、澳門、****地區)服務器和工作站的用途而銷售、進口、出 口、分銷合資產品。
公司主要產品為海光 CPU 和海光 DCU 系列產品。高端處理器是現代信息系統設備中的核 心部件,在大規模數據處理、復雜任務調度和邏輯運算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 據應用領域、技術路線和產品特征的不同,公司高端處理器分為海光 CPU 系列產品和海 光 DCU 系列產品。
海光一號是公司第一代 CPU 產品,具體產品型號包括:31xx、51xx 和 71xx 系列;海光 二號是第二代 CPU 產品,具體產品型號包括:32xx、52xx 和 72xx 系列。海光 CPU 系列 產品兼容 x86 指令集以及國際上主流**作系統和應用軟件,性能優異,軟硬件生態豐富, 安全可靠,得到了國內用戶的高度認可,已經廣泛應用于電信、金融、互聯網、教育、交 通等重要行業或領域。 海光 DCU 系列產品以 GPGPU 架構為基礎,兼容通用的“類 CUDA”環境以及國際主流 商業計算軟件和人工智能軟件,軟硬件生態豐富,可廣泛應用于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 商業計算等應用領域。
海光 CPU:主要面向復雜邏輯計算、多任務調度等通用處理器應用場景需求,同時兼容 x86 處理器架構,具備工藝制程、系統架構、軟硬件生態優勢。同時支持國密算法,擴充了安 全算法指令,集成了安全算法專用加速電路,支持可信計算,大幅度地提升了高端處理器 的安全性。
根據應用場景不同,海光將 CPU 分為3000系列產品、5000 系列產品和 7000 系列產品, 分別對應低端、中端、高端處理器,其中3000系列主要應用于工作站和邊緣計算服務器 等入門級計算領域;5000 系列主要面向政務、企業和教育領域的中低端服務器需求;7000 系列主要面向數據中心、云計算等復雜應用領域。目前在售的海光 CPU 產品主要為海光 二號產品,即 7200、5200 和 3200 系列產品,同時海光三號已經完成產品驗證,海光四 號處于研發階段。 自 2018 年來,浪潮、聯想、新華三、同方等多家國內知名服務器廠商的產品已經搭載了 海光 CPU 芯片,并成功應用到工商銀行、**銀行等金融領域客戶,**石油、**石 化等能源化工領域客戶,并在電信**的數據中心類業務中得到了廣泛使用。
海光 DCU:屬于 GPGPU 的一種,其構成與 CPU 類似,結構邏輯相對 CPU 簡單,但計算 單元數量較多。海光 DCU 全面兼容 ROCm GPU (類 CUDA)計算生態,可較好地適配、 適應國際主流商業計算軟件和人工智能軟件,軟硬件生態豐富,可廣泛應用于大數據處理、 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計算密集類應用領域,主要部署在服務器集群或數據中心,為應用 程序提供高性能、高能效比的算力,支撐高復雜度和高吞吐量的數據處理任務。
Fabless 經營模式,專注芯片設計。公司產品設計過程大致可以分為架構設計、電路設計、 微碼系統設計、安全模塊設計、仿真模擬、產品設計、流片工藝優化、基板及封測工藝開 發、硅后驗證等環節,公司主要制定芯片的規格參數與方案、進行芯片設計和驗證、交付 芯片設計版圖等,向晶圓廠采購定制加工的晶圓,向封裝測試廠采購封裝測試服務,期間 公司輔以工藝管理和測試支持,其中海光 CPU 裸片封裝由封測工廠完成,DCU 裸片封裝 由晶圓代工廠完成。
銷售模式以直銷為主,少量采用經銷模式面向中小客戶。在直銷模式下,公司直接參與客 戶的公開招標或商務談判,達成意向后,公司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在經銷商模式下,經 銷商會購買公司產品并向終端客戶進行銷售,公司會對經銷商提供相應的技術培訓和技術 服務。直銷是公司主要銷售模式,目前公司已經與國內多家主要的服務器廠商建立了戰略 合作關系,2021 年公司直銷營收 21.94 億元,占比 94.97%,2020 年公司引入偉仕佳杰作 為經銷商,以滿足中小客戶需求。
1.2.業績持續高增,研發投入高
營收持續高增,21 年扭虧為盈。公司近年營收高速增長,2021 年營收 23.1 億元,同比增 長 126%,我們認為,公司營收高增主要源于:1)信創國產化需求下,服務器廠商對國產 CPU 需求增加;2)2020 年公司海光二號 CPU 系列產品規模化出貨,2021 年公司深算一 號 DCU 系列產品規?;鲐?,產品線進一步豐富。出貨量增加公司規模效應體現,2021 年實現歸母凈利潤 3.27 億元,扭虧為盈。 2022 年 1-9 月預計業績維持高增。根據公司招股意向書,2022 年 1-9 月公司營收預計 36.7-40.8 億元,同比增長 170%-200%;歸母凈利潤預計 6.1 -7 億元,同比增長 392%-465%; 扣非歸母凈利潤 5.6-6.4 億元,同比增長 591%-690%。
7200 系列收入占比較高,DCU 產品開始規?;鲐洝:9舛?CPU 是公司目前主要在售 產品,2021 年營收 17.80 億元,占比 77.03%。7000 系列產品主要面向數據中心、云計算 等復雜應用領域,應用于高端服務器。作為 7000 系列第二代產品,7200 是目前公司主打 在售產品,2021 年實現營收 12.21 億元,占比 52.85%。2021 年公司深算一號 DCU 系列產 品規?;鲐?,當年營收 2.39 億元。
電信、金融、互聯網是公司產品主要終端應用行業。2019 年公司教育行業收入較多,主要 原因系國家級教育科研項目中科院大氣所“模擬器裝置”項目采購需求較多所致,2019 年開始持續在互聯網、交通、電信行業市場推廣,2020 年、2021 年,公司推出海光二號 CPU 處理器、深算一號 DCU 處理器,豐富了產品線,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基于海光處 理器的產業生態環境,基于前期電信、金融、互聯網等行業對公司產品的測試和認可,公 司在電信**集采、金融行業入圍等方面市場份額增長較快,2021 年公司電信、金融、 互聯網行業營收分別為 3.84 億元、2.62 億元、2.00 億元。
規模效應下毛利率持續提升。公司營業成本由直接成本、間接成本構成,其中直接成本包 括直接材料、封裝測試,直接成本占營收比例較為穩定;間接成本包括自研無形資產攤銷、 知識產權費、其他制造費用,其中知識產權費根據許可協議向 AMD 支付按海光集成銷售 額計提,2021 年知識產權費 1.02 億元,占營收比例約 4.43%。公司近年毛利率逐年提升, 主要源于規模效應下間接成本中的自研無形資產攤銷占營收比例降低,2021 年毛利率 55.95%,7000 系列、5000 系列、3000 系列毛利率分別為 65.56%、63.76%、27.12%。
研發投入高,資本化率較高。公司研發費用占比較高,2021 年研發費用 7.45 億元,研發 費用率 32.23%,公司研發費用主要由人工費用、股份支付、折舊攤銷構成,2021 年分別占 比 51.16%、19.44%、18.49%,其中折舊攤銷主要系外購無形資產的攤銷。公司研發支出資 本化率較高,2021 年研發支出 15.85 億元,資本化率 53.02%,主要系 AMD 已授權技術風 險較低,資本化率較高。我們認為,未來隨著公司產品的技術創新程度顯著提升,包括更 先進工藝的引入、更具擴展性的系統架構設計、更高性能的微結構研發等,研發資本化率 有望降低。
2.CPU/DCU行業分析
2.1.CPU:計算機運算與控制核心,x86是全球服務器主流架構
2.1.1.計算機運算與控制核心,應用于服務器、PC、移動終端等各個場景
CPU(**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計算機運算和控制核心,是對計算機的 所有硬件資源(如存儲器、輸入輸出單元)進行控制調配、執行通用運算的核心硬件單元。 CPU 的本質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于解釋計算機指令和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并負 責控制、調配計算機的所有軟硬件資源。CPU 主要包括運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等模塊, 其中運算器負責執行運算和測試,控制器負責提取指令、進行譯碼、控制數據流動方向, 寄存器位于 CPU 內部和內存類似,能夠在處理指令時暫時存儲個數字能使運算變得更快。 CPU 的運作原理可分為“取”、“譯”、“執行”:CPU 從內存中提取指令,由解碼器譯碼, 將指令轉化為控制 CPU 其他部分的信號,最后由運算器進行運算和測試。
CPU 指令集(Instruction Set)是 CPU 中計算和控制計算機系統所有指令的**,可分 為復雜指令集和精簡指令集兩類。指令系統是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的接口,計算機的程序最 終需要轉化為“指令”才能在 CPU 上運行。CPU 按照指令集可分為 CISC(復雜指令集) 和 RISC(精簡指令集)兩大類,兩類指令集是基于兩種不同的指令集思路進行設計,擁 有不同的特點:CISC 指令豐富、尋址方式靈活,以微程序控制器為核心,指令集長度可變, 功能強大,復雜程序執行效率高,x86 架構是 CISC 的典型代表;RISC 指令結構簡單、易于 設計,具有較高的執行能效比,ARM、MIPS、Alpha 架構是 RISC 的代表。
CPU 應用領域包括服務器、PC、工作站、移動終端和嵌入式設備等場景,面向不同場景 的 CPU 在架構、功能、性能、可靠性、能效比等技術指標也存在一定差異:1)服務器 CPU 芯片在性能、可靠性、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等方面要求較高,是數據處理能力最強、設計 工藝最復雜、可靠性最高的處理器,通常具備多個核心(8-64 核),支持多路互聯,功耗 較高;2)個人計算機包括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其 CPU 需要平衡性能與功耗,單顆處理 器核心在 10 核以下,主要為單路,具備較少 I/O;
3)工作站是一種高端**計算機,主 要為單用戶提供比個人計算機更強大的性能,尤其是在數據并行處理能力和圖形處理能力 等方面;4)移動終端包括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等,CPU 具有低功耗、輕量化等特點, 關注對多媒體功能的增強;5)嵌入式設備需要具有高穩定性和低功耗,其 CPU 對環境的 適應能力強,體積小,且集成度高。 x86 和 ARM 是目前全球 CPU 主流架構,具備成熟生態體系。
x86 架構由 Intel、AMD 主導, Intel 早期憑借與 Windows **作系統形成 Wintel 生態擴大市場份額并構建生態優勢,占據 桌面和服務器 CPU 市場;ARM 架構憑借指令系統開源、異構運算、可定制化等優勢,與 Android **作系統形成 AA 體系,占據廣泛手機生態,海外廠商包括高通、蘋果、三星等。 國內 x86 架構 CPU 廠商主要有海光信息、兆芯,ARM 架構 CPU 廠商包括華為鯤鵬、華為 麒麟、飛騰,另外龍芯中科基于 MIPS 架構,申威基于 Alpha 架構。
國產 CPU 三大技術路線發展,海光基于 AMD 技術授權**研發。芯片架構有多種授權方 式,以 ARM 架構為例, ARM 提供三種授權方式:架構、POP、處理器授權,其中架構授 權是 ARM 會授權合作廠商使用自己的架構,方便其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設計處理器;POP (processor optimization pack,處理器優化包)授權是處理器授權的高級形式,ARM 出售 優化后的處理器給授權合作廠商,方便其在特定工藝下設計、生產出性能有保證的處理器;處理器授權是指授權合作廠商使用 ARM 設計好的處理器,對方不能改變原有設計,但可 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產品的頻率、功耗等。
目前國產 CPU 廠商海思半導體的鯤鵬處理器和天津飛騰處理器兼容 ARM 指令集,與眾多 軟硬件廠商完成了大量的適配工作;龍芯中科處理器采用 LoongArch 指令集;成都申威處 理器采用 SW-64 指令集;海光和上海兆芯的產品兼容 x86 指令集,具有良好的生態,且 應用遷移轉換成本低。海光基于與 AMD 簽署的《技術許可協議》獲得技術授權,并** 開展研發工作。
2.1.2.全球服務器出貨量持續增長,x86是全球服務器主流架構
全球服務器市場穩健增長。根據 IDC 數據,2021 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約 1353.9 萬臺,銷 售額約 992.2 億美元,近年整體保持穩健增長。我們認為,隨著更多的經濟及社會活動由 線下轉移至線上,對于數據存儲及運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服務器市場需求有望 維持增長態勢。x86 是全球服務器 CPU 主流架構。在全球范圍內,由于 x86 架構 CPU 起步早,具備成熟 生態優勢,因此目前 x86 仍是全球服務器 CPU 主流架構。根據 IDC 全球服務器跟蹤報告, 2020 年全球 x86 服務器銷售額 826.5 億美元,較 2019 年增長 3.31%,銷售量 1180 萬臺, 較 2019 年增長 1.82%,2020 年全球 x86 服務器銷售額占比達到 90.8%,銷售量占比達到 97.3%。
2020 年** x86 服務器出貨量約 344 萬臺,雙路服務器占比 88.8%,互聯網、**、電 信行業是主要需求方。根據 IDC 統計數據,2020 年全年,** x86 服務器市場出貨量為 343.9 萬臺,同比增長 8.1%,市場規模為 218.7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5%。我們認為,隨 著國家推進數字經濟、新基建以及東數西算等項目建設,** x86 服務器市場需求未來幾 年需求或仍然比較旺盛。IDC 數據顯示** x86 服務器以雙路服務器為主,2020 年雙路服 務器占比達到 88.8%,近年占比持續提升。從銷售額看,2020 年**服務器市場的前五大 行業依次為互聯網、電信、**、金融和服務。
2.2.DCU:GPU是AI加速方案首選,市場規模有望持續高增
海光 DCU 系列產品以 GPGPU 架構為基礎,兼容通用的“類 CUDA”環境以及國際主流 商業計算軟件和人工智能軟件。GPU(圖形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又稱顯示 核心、視覺處理器、顯示芯片,是一種專門在個人電腦、工作站、游戲機和一些移動設備 (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上做圖像和圖形相關運算工作的微處理器,GPU 基于大吞吐 量設計,擁有更多的 ALU 用于數據處理,適合對密集數據進行并行處理,擅長大規模并發 計算,因此 GPU 也被應用于 AI 訓練等需要大規模并發計算場景,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 等,這類 GPU 也被稱為 GPGPU,即作為協處理器應用在 AI 服務器中,相比于顯示 GPU, GPGPU 增加了專用向量、張量、矩陣運算指令,提升了浮點運算的精度和性能,以滿足不 同計算場景的需要。
GPGPU 已廣泛用于商業計算和大數據處理,如天氣預報、工業設計、基因工程、藥物發 現、金融工程等。在人工智能領域,使用 GPGPU 在云端運行模型訓練算法,可以顯著縮短海量訓練數據的訓練時長,降低人工智能的應用成本。
服務器是 AI 核心基礎設施,GPU 服務器是 AI 加速方案首選。根據 IDC 數據,2020 年中 國 AI 基礎設施市場規模為 39.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6.8%,并將在 2024 年達到 78.0 億美元, 其中 2020 年服務器市場規模占 AI 基礎設施的 87%以上,承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AI 服務 器通常搭載 GPU、FPGA、ASIC 等加速芯片,利用 CPU 與加速芯片的組合可以滿足高吞吐 量互聯的需求,為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 AI 應用場景提供強大的算力支 持,支撐 AI 算法訓練和推理過程,三種 AI 加速芯片中,GPU 由于具備更高的浮點運算能 力,在 AI 服務器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
2019 年平均每臺服務器配置 8.02 個 GPU。一臺 GPU 服務器通常搭載多個 GPU 加速芯片, 根據 IDC 數據,2019 年** AI 服務器出貨量為 79318 臺,同比增長 46.7%,每個服務器 配置 1-20 個 GPU,加權計算平均每臺服務器配置 8.02 個 GPU 加速卡。隨著 AI 對算力要 求提升,我們預計服務器對 GPU 芯片需求將越來越多。
AI 芯片市場規??焖僭鲩L。AI 應用正處于技術和需求融合的高速發展階段,隨著技術的成 熟及數智化轉型升級,AI 內在需求增加將拉動 AI 芯片市場增長。根據億歐智庫數據,2021 年我國 AI 芯片市場規模達到 426.8 億元,預計未來 5 年復合增速 42.9%,2025 年達到 1780 億元。我們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進步,應用場景將更加多元化,GPGPU 通用性 好和軟件生態系統完善的優勢會進一步展現出來, GPGPU 有望繼續占據 AI 芯片較**例 市場份額。
3.海光CPU產品生態、性能優勢明顯,信創加速核心受益
3.1.基于AMD授權,x86架構生態優勢明顯
x86 架構在 PC、服務器中擁有統治地位,生態優勢明顯。Intel 于 1978 年推出的 8086 微處 理器,此后基于 8086 處理器基本架構向后迭代,而 x86 泛指一系列基于 Intel 8086 且向后 兼容的**處理器指令集架構。Intel 和微軟各自憑借自身規模效應和技術優勢,使其產品 Windows 和 Intel CPU 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結成了“Wintel”技術聯盟。
Wintel 技 術聯盟的基本特點是基于 x86 架構優化各類軟件應用,使得 x86 架構具有顯著的產業生態 優勢。在**作系統領域,Windows 和 Linux 均兼容 x86 架構;在應用軟件方面,得益于對 **軟件開發商的指令集開放與應用平臺**作系統一致性,顯著降低了技術開發門檻,使 得 x86 架構下的軟硬件環境的成熟度相較于其他架構具有明顯優勢。目前 x86 架構 CPU 在 桌面、工作站、服務器領域具備絕對優勢,2020 年全球 x86 服務器銷售額占比達到 90.8%, 銷售量占比達到 97.3%。
AMD 近年份額上升,Zen 架構優勢被證明。目前全球 x86 架構 CPU 市場基本由 Intel、AMD 兩家公司占據,AMD 于 2017 年推出基于第一代 Zen 架構的銳龍 1000 系列,后續又推出多 代“Zen”架構,從“Zen+”一直到“Zen 3”,其產品系列包括 AMD 銳龍臺式和移動處理 器、AMD EPYC(霄龍)CPU 和 AMD Threadripper CPU 等。近年 AMD 憑借 Zen 架構的推 出市場份額不斷提升,根據 Pas**ark 統計數據,2022 第一季度 AMD 在 x86 架構 CPU 中 市占率已經達到 34.1%,其中桌面 CPU 市占率 41.4%,服務器 CPU 占比 3%。
公司已成功開拓浪潮、聯想、新華三、同方等國內知名服務器廠商客戶,開發了多款基于 海光處理器的服務器,利用高端處理器在功能、性能、生態和安全方面的獨特優勢,聯合 整機廠商、基礎軟件、應用軟件、系統集成商和行業用戶,建立了基于海光高端處理器的 產業鏈。目前海光 CPU 已經應用到了電信、金融、互聯網、教育、交通等行業,公司根植 **本土市場,更了解**客戶的需求,能夠提供更為安全可控的產品和更為全面、細致 的解決方案和售后服務,具有本土化競爭優勢。2021 年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 21.08 億元, 占比 91.23%,其中第一大客戶收入 15.24 億元,占比 65.95%,浪潮信息、華碩電腦是 2021 年公司第二、第三大客戶,收入分別為 2.68 億元、1.19 億元。
海光 CPU 兼容 x86 指令集,生態系統優勢明顯,占據國產 x86 服務器絕大部分市場。海光 CPU 處理器性能參數與國際同類型主流處理器產品相當,支持國內外主流**作系統、數 據庫、虛擬化平臺或云計算平臺,能夠有效兼容目前存在的數百萬款基于 x86 指令集的系 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具有優異的生態系統優勢。我們認為,海光 CPU 基于 AMD 授權自主 研發,兼容 x86 指令集,使得其具備較高的應用兼容性,較低的遷移成本,在國產生態中 有望受益于 x86 完備生態體系。
3.2.公司核心技術領先,CPU性能指標優異
公司擁有高水平研發團隊,研發人員占比 90.2%。高端處理器研發和生產壁壘較高,是資金 密集型和知識技術密集型結合產業,對人才要求較高。公司自成立之初將人才戰略作為公 司發展戰略核心內容,已經擁有一批專業的高端處理器研發團隊,多數核心研發人員具有 二十年以上高端處理器研發經驗。公司已經在北京、成都、蘇州、上海等地建立了近千人 的研發團隊,從事處理器微結構設計、SoC 架構設計、處理器安全、IP 設計、驗證測試、 物理設計、封裝設計等工作。截止 2021 年末,公司員工總數 1143 人,其中研發技術人員 1031 人,占比 90.2%,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 786 人,占比 68.8%,2021 年研發支出 15.85 億 元,同比增長 45.48%,占當年營收比例達到 68.6%。
掌握高端處理器研發核心技術。公司基于 AMD 技術授權**研發,完成了海光 CPU 和海 光 DCU 芯片的設計和生產,掌握了一系列高端處理器設計、驗證、優化等核心技術,多個 核心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截至 2021 年末,公司擁有已授權專利 179 項(其 中發明專利 136 項)、154 項軟件著作權和 81 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知識產權。截 至 2021 年末,公司無形資產賬面價值 38.18 億元,其中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賬面價值分 別為 5.91 億元、31.83 億元,專利技術主要為 AMD 對海光子公司出資的專利,非專利技術 主要系 AMD 的非專利技術授權費、公司自行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購置、自行開發賬面 價值分別為 13.57 億元、18.26 億元。
產品性能優異,CPU 對標 Intel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核心數、主頻是 CPU 重要的性能指標, 與此同時,內存通道、內存主頻、PCIe 通道等參數直接影響處理器 I/O 性能,也是處理器 重要性能指標。海光 CPU 使用先進的處理器微結構和緩存層次結構,改進了分支預測算法, 使得每個時鐘周期執行的指令數得到顯著提高;依托先進的 SoC 架構和片上網絡,海光 CPU 集成了更多處理器核心;采用先進的工藝制程和物理設計方法,實現了處理器高主頻設計, 使海光 CPU 產品具有優異的產品性能。
對標 Intel,海光 7000 系列 CPU 對標至 Intel 至強鉑金(Platinum)、至強金(Gold)產品, 5000 系列對標至強銀(Silver)產品,3000 系列對標至強銅(Bronze)產品,公司將海光 7285 與 Intel 同期發布的 6 款至強鉑金系列產品進行性能對比(能夠反映 Intel 2020 年發布 的主流 CPU 產品的性能水平),海光 7285 CPU 的 SPEC CPU 2017 的實測性能與國際領先 芯片設計企業 Intel 同期發布的主流處理器產品的實測性能總體相當。
公司募資投向下一代處理器研發。公司 IPO 擬公開發行 3 億股普通股,募資約 91.48 億元, 投向新一代海光通用處理器研發、新一代海光協處理器研發、先進處理器技術研發中心建 設、科技與發展儲備資金四個項目,分別投資 28.78 億元、18.56 億元、24.14 億元、20 億 元,其中新一代海光通用處理器將采用先進工藝制程,相比前幾代海光通用處理器,其功 能、性能、能效比都將得到顯著提升,達到同期國際主流處理器同等技術水平。
3.3.**政信創滲透率逐步提升,行業信創加速推進,公司核心受益
2019 年開始我國信創產業加速,以**政為主的“2+8”體系開始全面升級自主化和可控化 信息產品。信創在國內呈現出“2+8”體系(**政+金融、電信、交通、電力、石油、航空 航天、教育、醫院行業)。根據滲透率可劃分為 3 個梯隊,**政和金融處于第一梯隊,電信、 交通、電力、石油、航空航天處于第二梯隊,教育、醫院領域滲透率最低,處于第三梯隊。 在**政的示范作用下,信創產業在加速向其余 8 個重點行業擴展。
**政信創:區縣下沉+電子政務拓展,**政信創滲透率逐步提升。2020 年 7 月**政公文系 統**試點啟動,已覆蓋到部委、省級、地市級,下一步有望下沉到區縣級,同時電子政 務系統國產化也有望開啟。行業信創:加速推進,金融行業引領規?;涞?。自 2020 年末開始,金融行業國產化應用 案例出現,2020 年 11 月金融信息技術創新生態實驗室成立,標志金融信創進入實質性落 地階段。2021 年金融信創進入二期試點,試點范圍擴大,試點深度要求提高,金融行業引 領行業信創規?;涞?。
CPU 是信創生態核心產品,國產化比例較低。我國信創產業國產化水平較低,一旦在核心 技術、底層架構、標準、生態受到**,便可能遭遇“卡脖子”的困境。在信創產業生態 中,CPU 與**作系統是最核心產品,信創核心邏輯在于形成以 CPU 和**作系統為核心的國 產化生態。CPU 作為信創核心產品,基本被國外 Intel 與 AMD 壟斷,2020 年我國 CPU 國產 化率僅為 0.5%。
海光 CPU 是國產服務器主打方案之一。目前我國通用服務器國產化比例提升,在近兩年三 大電信**集采中有所體現,且國產 CPU 以鯤鵬 920 系列、海光 7200 系列為主。例如, **電信 2021-2022 年服務器集中采購項目中,分 7 個標包共計采購 19.9 萬臺服務器,其 中基于國產 CPU 服務器采購 53401 臺,占比 26.83%。根據億歐整理的近年三大**服務 器集采情況,國產 CPU 服務器占比位于 20%-40%,其中海光在國產服務器中占比在 40%左 右。
“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國產 CPU 有望受益。2022 年 2 月,國家發改委、**網信辦、 工信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 古、貴州、甘肅、寧夏等 8 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 10 個國家數據中心集 群,正式啟動“東數西算”工程,每年投資額或超 4000 億元。10 個集群每個集群具體承 載算力樞紐內的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建設,作為數據計算、存儲核心,“東數西算”工程 的實施有望抬升服務器行業景氣度,國產服務器,尤其是具備成熟生態的 x86 服務器也有望在其中占據一定份額。
4.盈利預測
我們認為,隨著**政信創持續深化,尤其是行業信創加速推進,公司相關產品將加速放量, 其中 7000 系列、5000 系列應用于行業信創的中高端 CPU 產品或將更為受益。與此同時, 公司持續進行產品迭代,后續海光三號 CPU、海光四號 CPU、深算二號 DCU 未來有望陸 續量產,提升公司產品競爭力。 我 們 預 計 公 司 營 收 2022-2024 年 營 收 分 別 為 55.05/85.50/126.11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 138.27%/55.31%/47.50%。
公司營業成本由直接成本、間接成本構成,其中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封裝測試,間接 成本包括自研無形資產攤銷、知識產權費、其他制造費用。我們認為直接成本及間接成本 中知識產權費占營收比例較為穩定,規模效應下間接成本中的自研無形資產攤銷占營收比 例將降低將提升公司毛利率,同時規模效應下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費用率將持續降低。我們預計公司 2022-2024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0.40/16.77/25.33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 217.89%/61.30%/51.00%。
公司主要從事 CPU 和 DCU 產品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我們選取瀾起科技(內存接口芯片 設計)、寒武紀(人工智能芯片設計)、龍芯中科(處理器及配套芯片設計)作為可比公司, 考慮到寒武紀未盈利,以及公司處于業績快速增長階段,凈利率未達到穩態水平,我們選 取市銷率(PS)作為估值指標。2022/2024 年可比公司 PS 均值分別為 23.89/12.29 倍,分別對應公司 2022/2024 年估值,我們認為公司合理市值區間為 1315-1550 億元,合理股 價區間為 56.6-66.7 元/股。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拓展知識:
銷售額怎么算
100/(1-0.4)=166.7(銷售價) 驗算:(166.7-100)/166.7*100=40%
銷售額計算的公式如下:
1、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或征收率)
2、 含稅的銷售額=銷售額*(1+稅率)
【銷售額的確定】
一般情況下的銷售額的確定:
1、銷售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2、價外費用(即銷售方的價外收入)是指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滯納金、賠償金、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但下列不包括在內:
①向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
②受托加工應征消費稅的貨物,而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③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的代墊運費。
a、承運者的運費**開具給購貨方的;
b、納稅人將該項**轉交給購貨方的。
④納稅人代行政部門收取的費用,符合以下條件的,不屬于價外費用,不征收增值稅:
a、經國務院、國務院有關部門或省級****批準;
b、開具省級以上**門印制的財政票據;
c、所收取款項全部上繳財政。
⑤納稅人銷售貨物的同時代辦保險而向購買方收取的保險費,以及向購買方收取的**買方繳納的車輛購置稅、牌照費。
3、消費稅稅金。由于消費稅屬于價內稅,因此,凡征收消費稅的貨物在急癥增值稅額時,其應稅銷售額應包括消費稅稅金。
擴展資料:
定義
價外費用是指納稅人向購買方價外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下列項目不包括在內:
(一)受托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二)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代墊運輸費用:
1.承運部門的運輸費用**開具給購買方的;
2.納稅人將該項**轉交給購買方。
(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代為收取的**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
1.由國務院或者**批準設立的**性基金,由國務院或者省級****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2.收取時開具省級以上**門印制的財政票據;
3.所收款項全額上繳財政。
(四)銷售貨物的同時代辦保險等而向購買方收取的保險費,以及向購買方收取的**買方繳納的車輛購置稅、車輛牌照費。
計算方法:銷售額=銷售量×平均銷售價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銷售額
銷售額怎么算
1、銷售額=銷售量×平均銷售價格
2、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或征收率)
3、含稅的銷售額=銷售額*(1+稅率)
4、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或征收率)
5、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
6、價外費用是指納稅人向購買方價外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下列項目不包括在內:(1)向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2)受托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3)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的代墊運費:承運 部門的運費**開具給購貨方的;納稅人將該項**轉交給購貨方的。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銷售額怎么算
咨詢熱線 ZI XUN RE XIAN
您好,我們常常聽見某某人說“銷售額”,請問,什么是銷售額?怎么計算?
專業解答
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應稅消費品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
銷售額,不包括應向購貨方收取的增值稅稅款。如果納稅人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中未扣除增值稅稅款或者因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而發生價款和增值稅稅款合并收取的,在計算消費稅時,應當換算為不含增值稅稅款的銷售額。其換算公式為: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者征收率)上面提到的價外費用,是指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但下列項目不包括在內:1.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代墊運輸費用:(1)承運部門的運輸費用**開具給購買方的;(2)納稅人將該項**轉交給購買方的。
2.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代為收取的**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1)由國務院或者**批準設立的**性基金,由國務院或者省級****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2)收取時開具省級以上**門印制的財政票據;(3)所收款項全額上繳財政。
詳情
官方電話
官方服務
官方網站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3464537.html